金融(2): 銀行的收入

普通人
Finance 404 : 人生財技
8 min readMar 15, 2020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存錢進銀行會有利息呢?為什麼銀行為我們保管資產的時候不收費還會付利息,到底銀行怎麼賺錢?答案很簡單:因為銀行提供服務的同時其實在向我們借錢,所以他們便需要付利息。

存錢進銀行 = 借錢給銀行賺錢

Photo by Paul Fiedler on Unsplash

銀行怎麼運用我們的存款賺錢?

銀行的業務通常分為幾個範疇,比如匯豐一直有四大業務,分別為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工商金融、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環球私人銀行。

匯豐於2020年2月宣布重整以上架構,由四大業務精簡為兩大業務:

  • 工商金融和環球銀行的中後台部門 ->工商金融和環球銀行
  • 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環球私人銀行 ->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

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其實銀行賺錢的方式不外乎一下四種:

  1. 淨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 (NIM)
  2. 商戶交易 Interchange
  3. 手續費 Fees
  4. 投資 Investment

第一種賺錢方式: 淨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NIM)

Photo by Precondo CA on Unsplash

當我們存錢到銀行後,其實銀行會把我們大部分的存款借出去,譬如為其他客戶提供樓宇按揭(Mortgage)、稅務貸款、信用卡貸款等等,除了私人貸款,甚至可以借錢給一些公司和集團,讓他們拓展生意。

淨息差(利潤) = 貸款利率 (收入) — 存款利率(支出)

銀行提供貸款的時候會向借款人收取利息,這些利息往往會高於客戶存款的利息。所以存款利息便是銀行的支出,而貸款利息便是銀行的收入。銀行從中賺取的利潤稱作【淨息差(NIM)】,又名為淨利息收益率。

那麼到底這一部分的利潤有多深呢?

最大淨息差(最高利潤)=最低貸款利率 (最低收入)-最高存款利率(最大支出)

當我們用最低的貸款利率(稅季貸款)減去最高的存款利率(定期存款),便等同是最高收入減掉最高支出,這時候得出的便是最低的利潤。

那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最低貸款利率和最高存款利率的項目是什麼:

較低息的無抵押貸款:稅季貸款

在近年的低息環境下,樓宇的P按或H按(有關P按或H按的資料請參考其他文章)很多時的封頂位也可以低於2.5%,因為樓宇按揭可以用樓宇作抵押品,所以息率會較低。如果與信用卡貸款這些年利率高達30–40%的無抵押貸款相比,稅季貸款在各項私人貸款中的息率已經算是很低。

我們來看一下一些銀行於2020年推出的稅季貸款息率是多少:

以花旗銀行為例,實際年利率低至2.01%:以月平息0.09%,貸款額HK$1,500,000及還款期12個月計算。相信大部分的市民也借不到150萬的貸款,所以根本得不到最優惠利率。

恆生銀行2020年稅季貸款利率 source: 恆生銀行網頁

私人貸款中利息比較便宜的稅季貸款利率其實也不低

以上是恆生銀行2020年普通客戶稅季貸款利率的圖表,其實大部分貸款額和不同還款期的利率都在3–6%之間,貸款額少的利率甚至可高達10厘。

恆生銀行的最高貸款額為每月人工的12倍。

例子1:

月薪 30,000 x 12 = 貸款額36萬

12個月還款期的利率為3.58%

60個月還款期的利率為6.47%

例子2:

月薪 84,000 x 12 = 1,008,000

12個月還款期的利率為2.68%

60個月還款期的利率為3.73%

代表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客戶(優越理財客戶的利息會稍微在低一點點),要拿到2.68%的最優惠利率,你每個月的人工至少要高於8萬,那麼你才可以借超過100萬。重點是,你需要在12個月內還清這100萬,否則年利率也會超過3.5厘。

較高息的存款項目:定期存款

相信大家都知道定期存款相比普通存款的利息已經高很多,如果單純放錢進銀行戶口而不是做定期的話,基本上是接近沒有利息的,有人稱這現象【零息時代】。當然如果做外幣定期的話利息會比港元定期高,但同時也需要承受外幣匯率波動的風險,不能算是單純的存款。

稅季貸款 — 定期存款 = 較低的利潤

以上我搜羅了幾家年利率比較低(低於3.5%)的銀行或財務公司提供的稅季貸款,然後與個別銀行的最高3個月港幣定期存款年利率比較(兩間財務公司不提供定期存款,另外一間銀行需要設定金額才能顯示年利率,所以沒有包括他們的資訊),計算出淨息差。

從圖表可以看到,大部分的銀行把我們的存款借出去的話,最差的情況下也可以得到1–2.5%的利潤。因為銀行管理的資產規模龐大,由數百億到數萬億不等,所以即便扣除燈油火蠟、人工和租金開支後,賺取的金額仍然十分之大。

信用卡利息收入

Photo by Webaroo on Unsplash

如果大家沒有全額還清信用卡貸款(即係冇找清卡㪤),發卡機構(銀行/American Express/銀聯/財務公司)會從未還清的金額中收取利息。信用卡的利率大部分都在25%以上,可達到35%或更高的水平。如果遲還卡數的話,銀行還會收取手續費(Late Fee/Late Charge),通常是$200/$300。這時候,銀行便能賺取四分之一甚至是三分之一的利潤。舉個例子,他們把我們的存款當信用卡貸款借出去的話,每$10,000可賺取$3,000,每一百萬便是三十萬的利潤。

第二種賺錢方式: 商戶交易 Interchange

Photo by rupixen.com on Unsplash

當我們使用信用卡或EPS付款的時候,商戶通常需要支付商戶交易費,可理解為手續費。這些手續費一部分會有Visa/Mastercard/AE收取,一部分會流入商戶使用的銀行,最大的部分則是流向顧客使用的銀行。銀行收取的商戶交易費包括處理信貸和借記交易的費用。

商戶交易費一般由信用卡公司決定,手續費會根據付款方法而有所不同(無卡支付 contactless payment、網上支付 online payment、手機支付 Mobile payment 如 Apple Pay、Google Pay),亦會因提供商而異,比如Visa/Mastercard會向商戶收取大概1.95%,American Express(AE)則高達3%(手續費高昂是很多商戶不支持AE卡的原因)。商戶交易費的構成方式是,它是交易的百分比加上基本收費。

例如,假設商戶交易費為2.00%+ $ 0.10,顧客購買了$ 100的貨品,則商戶要支付的總交換費為$ 2.10,所以它實際將獲得$97.90,而$2.10的費用將會轉入發卡機構的戶口,然後分配給不同的Visa/Mastercard/AE/銀行/EPS/Apple/Google等服務機構。

有時候會看見「信用卡最低消費為$200」等告示,可能是因為顧客要消費滿一定金額,商戶在扣除手續費後才有賺。

過去幾年,企業(Visa/Mastercard/AE等等)一直在努力降低商戶交易費,希望吸引更多的商鋪和餐廳使接受他們的支付方式。這樣可以擴大市場佔有率,而市場大了,營運費用的佔比也會下降,他們也可以賺更多錢。

第三種賺錢方式: 手續費 Fees

Photo by Josh Appel on Unsplash

這裏指的手續費是銀行直接向用戶收取的費用,包括但不限於透支費、國外ATM提款費、股票戶口交易費、股票存倉費、基金交易費、按揭手續費、提取貸款手續費、信用卡遲還手續費、戶口行政費等等,總之就是一堆沒完沒了的手續費。

(以前很多銀行會向存款額低於$5,000的戶口收取每月$50的行政費,但2019年開始很多銀行都取消了這項收費)

第四種賺錢方式: 投資 Investment

Photo by Rick Tap on Unsplash

即便是普通市民也可以透過投資增值財富,銀行裡面那麼多專業人士又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呢?由於管理的資產數目不菲,所以銀行的投資部門在面對眾多的投資選擇(股票、債卷、貨幣、商品等等)時更需要謹慎。每一個投資決定,無論是買一支基金或者是投資一家公司之前必須要經過深思熟慮,因為涉及的金額實在是太龐大。

不少大型的銀行會有自己旗下的保險公司,推出各項的投資、人壽、意外、危疾保險,這些也是不錯的投資。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請俾多啲掌聱 :)

--

--

普通人
Finance 404 : 人生財技

札根香港的90後,熱愛廣東話與繁體中文。 A blogger from Hong Kong. I write and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