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數據優化使用者體驗?以信用卡產品為例

User journey — 我們怎麼透過數據賦能使用者體驗?

在數據發展階段中,「數據變現」是一個許多公司還無法達到的層級。目前業界有許多的公司依然偏向第一種層級,也就是商業智慧上的報表檢視、對過往的資料做固定格式的review。少部分公司朝向第二階段,也就是預測性、前瞻性的數據洞察,包括預測存貨銷量、廣告點擊預測等等……

那麼,該如何從第一階段前往第二階段呢?關鍵點就是「從業務著手」。

使用數據的最根本方法其實就是「優化現有的業務」,包括使用者體驗這一塊,我本身並不是設計與體驗背景,這篇文章想要從資料與「解決問題」的角度來談談該如何使用數據優化使用者體驗,包括在產品開發以及產品優化:「我們要怎麼做?」

有什麼想法與討論都歡迎提出:)

整體流程

Ask -> Catch -> Make sure
  1. 詢問你的顧客:為什麼使用我們的產品,你們想要達成什麼?
  2. 捕捉客戶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決定,以便改進他們與企業、產品、服務交互的接觸點
  3. 確認你的客戶為了支持這項決策,需要什麼樣的資料?

在這套方法中,我簡單設計了一個信用卡企劃的案例來說明,當然重點還是在上述的方法論與流程,case 只是方便我說明的工具,無關乎特定廠商或是產品,當然也不限定於產業,所以這套方法是完全可以套用到任何組織以及商業場景中的。

詢問你的顧客:為什麼使用我們的產品,你們想要達成什麼?

比如信用卡好了,想像用戶收到信用卡帳單的通知時,他們會有哪些反應,這些反應是否會成為他們「放棄你服務的關鍵點」?

舉例來說,Mike是一位公司經理,在他收到女兒信用卡帳單的時候,他嚇到了,因為這筆帳單通知:「您的信用額度將要用完。」

對Mike來說,他並不是使用者,不過卻是付費者。這件事情似乎很嚴重,包括:「女兒最近的消費支出很大?」、「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心中滿滿的疑問,不過實際上,他應該會更在意「女兒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的?」

於是他找來女兒,問她說:「你現在最擔心的是什麼?」

女兒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一下子就刷了那麼多錢,收到帳單的當下她也感到很困惑,但是警告般的標語讓她的感受從好奇變成緊張,她無法相信自己成為一個高消費的月光族。

「那你覺得該怎麼改善呢?」 Mike問道。

或是,首先必須釐清這個問題出現在哪裡?

也許消費真的很驚人吧,但是,為什麼這份信用卡帳單並沒有告訴我這些?也許在我瘋狂購物到一半的時候,銀行就應該通知我:「你已經快刷爆了!」、「這不是你的正常消費!」,而不是在之後寄給我一份帳單與通知:

這種事後通知,說不定會讓我剪掉這張卡,改去辦一張購物優惠專屬的卡

為什麼呢?因為這張卡只能讓我看到表面上的「購物上我需要再節省一點、花得更划算一點」,但是沒有「這張卡應該怎麼幫助我」。

許多消費者的念頭都是如此,也許這正好替自己掌握了消費行為,但是對於發卡銀行、或者發卡商來說,這不是他們樂見的。既然不樂見,也許從「客戶體驗流程」改善,其實就可以解決這種剪卡的風險。

對於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問客戶就知道了

比如Mike問女兒該怎麼解決她的問題時,她提出了三個方案:

  1. 什麼購物行為最耗費我的使用額度?
  2. 依照我之前的刷卡行為,什麼時候會用完我的信用額度?
  3. 什麼時候會是下一次配發額度的時間?

透過詢問,Mike去分析了一下這三個問題,並且總結出:

  1. 電商購物最耗費使用額度,尤其是買熱門推薦商品,好比啤酒肚腰包。
  2. 依照之前的跟風(?購物行為,五天後將會用完信用額度。
  3. 您的帳戶在每個月13號都是我們的信用額度累計起點。

於是Mike想,也許這個是銀行可以解決的問題,亦即在數位金融上,透過即時的通知與「回應消費者的疑問」好比上述三項資料與計算,來控制消費者的花費,並且讓他們更能掌握自己的消費行為。

讓信用卡從理財產品變成財富顧問,也就是從產品思維跳到諮詢思維

而這樣的服務,僅僅用到了基本的統計描述與迴歸分析,但是因此讓使用者對這張信用卡更加信任,且對於數位金融App的依賴性也提高,因為「數位App與信用卡的搭配,解決了他的需求,回答了他的問題。」

捕捉客戶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需要決定,以便改進他們與企業、產品、服務交互的接觸點

了解了女兒的使用情況之後,Mike心想:「如果今天的第二個問題改變了一下答案,是不是根本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問題:「依照我之前的刷卡行為,什麼時候會用完我的信用額度?」

如果分析之後答案是「下一次額度配發前,這樣的使用模式不會用完。」那麼這次的討論似乎就變成一個浪費客戶時間的事件,因為這是一個誤報,但是銀行說不定連這樣的分析都沒有做到。

也許銀行可以做得更好些?比如建議顧客一個合適的解決方案,一段可以產生具體行動的訊息,Mike心想:

  1. 建議顧客:我們發現您在蝦皮購物(連結)上的花費創了歷史新高,我們建議您可以…(開支表)
  2. 告訴顧客:我們發現目前您購買的這項產品在淘寶網站(連結)上的價格便宜30元,您確定要下單嗎?(結帳跳轉)
自動導到類似的比價頁面?

也許這樣會好些?畢竟我也不需要擔心不理性的消費行為、或者花費時間去比價了,而這些都是數據處理就可以做到的,比如一個實時的通用爬蟲、價格排序、價格控管的公式、模型即可做到。

確認你的客戶為了支持這項決策,需要什麼樣的資料?

提供少一點但精確的選項,會不會更好?

回到第二個問題,如果反過來想:「依照我之前的刷卡行為,什麼時候會用完我的信用額度?」

答案如果變成:「您已經用完了,或者再一天會用完。」

怎麼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我是有意識的在消費,我的確想多花一點,也許是因為聖誕節的交換禮物、過年的佈置與大掃除,有沒有其他「互惠」的解決方案呢?

  1. 在通知之後,跳出按鈕選項:要不要升級,並提供價格方案以及建議
  2. 要不要付錢購買另外一款產品,好比自家的電商購物卡、兩張一起辦的優惠是什麼、什麼時候截止、多少人都在用?

這種倒是很常見於數位工具,比如Evernote、Trello、Spotify等等,但是這些數位產品的缺點就是:「常態性的要你升級」。

有沒有辦法在「顧客剛好需要的時候」就跳出升級、或者讓顧客有「賺到的感覺」呢?這部分的數據分析上就有比較高的要求,包括可能要建立一個精準的預測模型、注意哪些客戶值得升級等等……

更進階一點的,我們可以透過預測升級的專案來呼應到其他的數據分析專案,包括客戶流失問題。客戶流失的問題是很可怕的,必須小心注意,但是許多公司往往鎖定錯誤的客戶來挽回、也沒有考慮錯誤的交叉銷售很浪費。最致命的是許多公司的資料科學家,並不了解如何正確把商業問題(客戶流失)對應到資料科學問題,有時候他們會覺得這只是一個分類模型,但是以客戶流失來說lift model 說不定對churn prediction 更有效,問題並不是只靠一個分類模型就能夠解決。

也因此,透過檢視顧客流程與分析方案,我們可以更了解該如何使用數據優化使用者的體驗。

數據優化體驗方案,檢視企業收入結構

通常在一個行業內:20%的顧客貢獻超過100%,60%的顧客沒有貢獻,20%創造了負利潤。

你是否在挽回一個對公司負營收的顧客呢?

而使用數據的目標包含:

  • 讓更多客戶進入到價值範圍
  • 對於沒有貢獻的顧客用一種更低成本的方式來維持關係

透過企業優化與顧客的生命週期互動,維持關鍵客戶帶來大量商業價值。我們也可以從這張圖看到「營收機會」:

待越久的顧客,對於企業的價值會越來越高
  • Revenue Growth:ABS上升的利潤,可以用關聯分析做交叉銷售
  • cost savings : 透過節約成本而提高的獲利能力,比如用時間序列來預測存貨需求,減少存貨成本與提升存貨週轉率,回扣企業策略。
  • Refer : 有些人帶貨能力很好,並不能只用money來定義客戶價值,比如青少年、學生雖然不一定有錢,但是傳播效果佳(包括經常使用社群軟體、透過補習班、球場建立區域網絡,以點向外擴張)會傳播給一個地區的其他人,建立市場知名度。雖然有點舊了,不過雷神巧克力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Premium:對於價格敏感度不高的人提升售價,好比Uber透過物理動量與心理模型來檢視司機對派單價格的接受程度(這個方法非常有趣,學理上也有強力根據,有機會可以寫一篇獨立分享,Food panda、Lyft等共享經濟平台也可以套用)

那麼以上,就是用數據優化服務體驗的分享,其實生活上隨處可見有流程優化的地方,比如您可以試著思考看看上述信用卡的例子套到電信產業,好比手機流量快用完了該怎麼辦… 練習思考「我需要什麼樣的數據」來解決這個問題,說不定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產品機會點哦!

歡迎想學習Python資料科學、商業分析、金融知識的人一起交流!本部落格的內容全部都是基於「分享」的實作、理論兼顧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所有對資料科學領域有興趣的人們,長期關注可按左手邊的Follow!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可以拍個手(Claps)這邊想做個實驗,好讓我知道你/妳喜不喜歡這篇文章:
拍 10 下:簽個到,表示支持(謝謝鼓勵!)
拍 20 下:想要我多寫「商管相關」
拍 30 下:想要我多寫「資科相關」
拍 50 下:我有你這讀者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

敬請期待下一篇!或是您也可以逛逛我的其他資料科學文章:人工智慧商務系列:

Python資料科學系列:

看我用金融的概念解釋AI:

如果想跟著我實作資料科學,開始寫程式必知必會基礎系列:

--

--

戴士翔 | Dennis Dai
Finformation當資料科學遇上財務金融

外商分析顧問,Ex- Apple Data Scientist,曾在FMCG巨頭/日商管顧/MBB管顧/高成長電商從事商業分析與數位轉型,專注分享管顧、商業、數據分析的思考。分析/演講/合作歡迎來信:dennis.dai.101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