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版圖變化,用數據分析微軟的商業策略

--

這個科技巨頭的策略會怎麼發展?

分析動機

雖然沒有收購成功,但這兩家公司還是很有趣

前陣子沸沸揚揚的Tiktok收購案剛告一段落,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追了這個消息很久,尤其美國短影音玩得很瘋,社交娛樂這塊大餅很多科技巨頭很早就想做了,在企業財務上收購正成為擴張版圖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軟的策略其實很聰明,熟悉財務的人可能聽過微軟隱藏獲利的手法之高明,這點其實也跟它為何收購Tiktok有關,學金融的人可能更在意「是否只有微軟能收購TIktok?」答案為是,其中牽涉到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以及微軟在走的消費者策略, 但今天的主題不會討論到那麼難的問題(需要一些比較深的財務知識),主要還是想看看微軟其他併購相關的策略有什麼可以探討的,其中我自己對「零售」這一塊最有興趣。

微軟收購Tiktok 目前利益最大的應該是對它自己雲端運算的協同效應(synergy)與「接觸消費者終端」,因為Tiktok可以觸及到非常龐大的社交場景與消費個人,所以我更好奇的是:「它為什麼要這樣做?」,畢竟我們每天都在用Office ,照理來說他應該是個To C的企業,這樣做對「C端的個人」的影響是什麼呢?站在企業的立場「動機」又是什麼呢?

於是我決定來試著分析看看,嘿!沒想到這一連串複雜的事件其實用數據來看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深挖一下就能了解「為何微軟需要補足消費終端這一塊?」而這也解釋了「為何」並且確認了「市場傳微軟收購能夠加強其在面向消費者領域」的假說。剛好暑假開發了一個Python 商業分析的套件,主要可以讀取各國(歐美中日韓臺)等任何市場的財務、財報資料、並且提供一些自己常用的分析邏輯、會計的函數來方便做後續分析,最近剛告一段落,就想試試看把這套工具拿來應用在公司分析上,看看有了自己開發後的工具分析上會多順手。

先從資本市場反應開始

微軟歷史股價資料,美股代號:MSFT

股價持續上漲,在兩年內提升兩倍左右,相當於如果我在2018年時購入,到了2019年資產會翻上兩倍。這是非常驚人的,雖說科技股在產業中的成長本身就高,但歷史這麼久的微軟在今日投資人依然對他保持信心,這點是我們所好奇的。所以接下來我想去看看它的財報,了解其獲益成長來源。

可以看到在ROI的部分穩定增長,且近四年複合增長率高達22%,這樣子到底高不高呢?我們來跟同為科技股巨頭的AMZN、FB比較一下:

facebook 見下:

Amazon 見下

兩張科技巨頭的表我們也讀進來了,接下來就是分析他們的ROI變化,我們將三隻財報資料存入list 並命名為industry,接著使用會計分析的函數:方便比較的折線圖就出來囉!

ROI analysis

mean就是產業平均,這邊我們可以看到MSFT在ROI的回報上是非常猛烈的,一路竄升,甚至超越了本來強勢的Facebook,由於我們並不是想做個股比較,這樣其實只是說明microsoft的增長是非常不錯的,那麼我們就好奇:「這個增長是怎麼來的呢?」

此時就可以回頭看這份商業分析的報表,我們可以直接看ROE下方的組成來分析歸因:

dupont analysis

獲益成長主要Driver:獲益率

通常公司提升營收的手段主要有兩種,在管理顧問的Profit & Loss 類型個案中,Profit = Profit rate * Quant ,一方面就是提升收益率,另一方面就是提升賣出的量,不同產業的P&L手段並不相同,比如說零售業、代工廠在利益率上就很困難,大多依靠賣出的量來提升獲益,所以你可能會發現零售業的策略主要是在展店數、展店效率上、而代工廠很有可能會放在產能優化、產品良率的提升上…

但是對於微軟這種科技公司來說,提升賣出的量是很困難的

科技業產品的滲透率往往是呈現一種爆發增長,比如你可能在一個月就發現身旁的人都在用蝦皮、公司的人可能改用microsoft teams而非zoom,這種滲透是非常快的,但相反的在量上可以獲取的利潤就不多,因為這種「使用量」通常是不收費的,企業賺取的往往是成交手續費、會員版等「加值」服務上,也就是說,科技工具的產品價值往往體現於「add value」上,提升營收的手段往往是提高profit rate,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MSFT主要的增長手段在於profit rate的提升,成長率很可怕的是13.75%,跟其他科技公司相比之下也是呈現上漲:

Profit rate plot

但是是什麼導致了profit rate的增長呢? MECE思考下,一種是降低成本,另外一個是提升獲益,我們先看成本上有沒有戲:

cost analysis

配合年報分析原因

這邊可以看到除了R&D cost在上升,銷售、行政、管理等成本比重都持續在降低,所以R&D cost 為什麼降不下來呢?這邊就要上網找找年報了,我們可以看看年報描述:

MSFT annual report

可以看到R&D主要的投資在於AI、Game、business process等等… 但是!Sales and marketing同時也有這些東西,然而比重也不見提升,比較有可能的是這個「AI engineering」的部分,想是為了因應雲端市場的激烈競爭(對手都是Amazon、Google那種等級),所以必須投入R&D的佔比。

營收提升

我們可以看看年報中的segment 佔比,我們可以看到微軟主要有三大營運事業體,年報還可以看到更多細分與官方解說,這邊我就簡單講一下微軟的主要三個事業:

statement from MSFT
  • 商業流程:這邊就是大家熟悉的軟體Office 365、Skype、one drive那些,另外LinkedIn其實也是微軟的哦!
  • 智慧雲:公有雲市場上的第二名 : Azure就是微軟的智慧雲,其他包含Github、SQL server等等,這些也是微軟的
  • 個人電腦:Windows、PC配件、Xbox 遊戲機等等…
財報數據

我們可以看到收入最高的是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也就是office 365那些!而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持續增加,主要是LinkedIn這一塊的業務成長,這也讓我們看到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併購案,替微軟這一塊看似成熟的業務注入新的成長動能,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型企業會收購新創公司,為的就是打造成長飛輪。這裡也顯示了另外一塊策略的成功:把軟體單賣變成訂閱制的服務(Office 365)

這部分我其實蠻驚訝的,主力增長來自於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而不是intelligent cloud的雲端業務,因為我一直以為雲端市場的高速增長是微軟營收、利潤成長的主因,但是可以看到這一塊業務的增速放緩(26% -> 21%),結合上方的營收其實可以看出端倪:

  • 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的縮減成本非常成功,使得revenue增速放緩但是income反而成長
  • intelligent cloud 的revenue增速加快,但是income放緩,我覺得這有兩點可能,外部跟內部,外部來自於雲端計算市場的競爭加劇,阿里雲主要在亞洲市場,而歐美打得非常激烈(公有雲的廠商其實非常多,包括Oracle、SAP等其實都有,只是前幾個真的太大了)
Cloud market data

內部來自於R&D cost(前面提到) 微軟的解釋是engineering cost 上升,但是強調產品gross margin improvement Azure是提升的,而這其實也是為了因應外部競爭,怎麼說呢?我們把市占率最高的Amazon研發成本與微軟比較一下:

競爭者研發費用比較

整個平均都被Amazon狠拉高,微軟甚至低於他們的平均,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微軟的研發成本降不下來的原因之一,因為研發實力可能會跟不上。

研發費用

還有一塊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就是「personal computing」的穩速增長,income有微幅上升,來自於先前我們知道的sales cost減少,但是這個cost是怎麼減少的呢?回頭去看成本減少的原因很棒,但我們也可以看看未來的變化:

新聞媒體的消息:關閉實體店

就商業界而言,新冠疫情 (COVID-19) 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並促使電子商務業績成長,微軟2020/6 宣布將永久關閉實體零售店面,未來將專注於線上商店 Microsoft.com 的投資。微軟表示,關閉實體店面將使本季度產生 4.5 億美元的資產減損費用、或每股 0.05 美元的稅前費用。在此消息公布後,微軟股價應聲下跌。

可見股價真的不一定能反映一家公司的前景XD 正如Wedbush 分析師 Dan Ives 所言:雖然實體門市在過去確實為公司創造營收,但隨著數位化時代的快速發展,未來民眾亦將逐漸擴大線上消費的比重。且因為數位化的關係,將可以提供更系統化的教育訓練,在顧客服務上更集中。

這裡我們也可以窺見零售版圖的小趨勢:「線下店轉為體驗店,銷售交由線下」

這就好比博客來跟誠品聯手的概念,消費者在線下逛書店、瀏覽商家與一次性逛整個書城,再到價格優惠的電商消費,這麼自然不過的現象其實早就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

商業分析:轉型尋求成長動能

數位化只是其中一個原因,這其實從產業趨勢就能感受到,畢竟無風不起浪,這是整體性必然的趨勢、不見得是公司個體的主因。我主要歸納為三點:

  1. 實體店的存續不必要
  2. 財務數據的收入板塊移轉啟示
  3. 文化與轉型思維:To B to To C

實體店的存續不必要

實體零售對於MSFT的意義是?

從數據上來看,這麼做其實可以削減掉大量的銷售、營運成本,實體店的開支可以轉移到線上銷售來提供更好的數位服務。另外微軟真的需要實體店嗎?最知名的xbox 就線下體驗、線上消費轉移成本極低。加上他不比蘋果的品牌效應,價格敏感度的不同使得微軟開實體店並無法帶來太多效益。線下匯聚的基本上都是流量,也就是消費者路過所帶來的「流動性資產」,微軟的產品屬性甚至不若書本有消費者的實體印象,說真的實體銷售店對微軟的定位是模糊的,還不如轉型為體驗店來帶動轉化率,流量靠線上即可。雙重來看,「帶不來流量,也帶不來轉化率」那麽這塊商業單位就顯得有點雞肋。

財務數據的收入板塊移轉啟示

另外有沒有注意到我們還要討論微軟營收的最後一塊:Personal computing,這一塊營收我們上面已經看到了是水平增長的,也就是說是非常穩定的業務,這一塊的營收占比是三種業務中最低的,成長就微軟而言也是最低的(甚至不到雙位數成長),從這裡我感覺到微軟是想要轉移營業重心到雲端服務上,關閉實體店其實也可以解讀為是一種業務端的「轉型行動」。

文化與轉型思維:To B to To C

將客戶板塊遷移尋求成長

自從新任 CEO Satya Nadella上任之後,他就不停強調微軟的未來在於雲端運算,重軟體、輕硬體的雙軌文化讓零售業務轉移到線上就合理許多,客戶的轉型也是,微軟過去很明顯是「to C」的商業服務商,零售商店服務的對象也是那些個人服務的買家、消費者,但是現在雲端運算來了,「to B」的商業包括MS teams、Azure data platform、IaaS等等都是打造微軟的雲端生態系,作為底層基建者,這個巨人所迫不及待的是提供向上的服務,包含資料存儲、運算、演算法模型等等… 重心轉移將銷售費用比重挪到研發,因為這是一塊面向企業、高科技的市場,其實更早之前微軟就放過了windows phone,所以這一次的關閉實體店又暗示了微軟在個人消費領域的轉移。

當然這股關店潮也跟美國的實體零售壓力有關,比如Sears、Rockport等零售商都提交破產申請,加上疫情之下減少人們外出,這宛如東風使得零售商的銷量下降、連帶促使微軟下了這個決策。

當然後續包括關閉IE等等行為,都讓我們看到這個巨人的大動作,這篇分析其實也是想告訴大家:

數字很有趣,但是需要基本知識的支撐,好比年報、新聞,才能知道與分解這些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那麼以上,就是這次的:科技版圖變化,用數據分析微軟的商業策略,歡迎對商業分析的讀者追蹤,下一篇文章見!

歡迎想學習Python資料科學、商業分析、金融知識的人一起交流!本部落格的內容全部都是基於「分享」的實作、理論兼顧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所有對資料科學領域有興趣的人們,長期關注可按左手邊的Follow!若喜歡我在 Medium 的內容,可以拍個手(Claps)這邊想做個實驗,好讓我知道你/妳喜不喜歡這篇文章:
拍 10 下:簽個到,表示支持(謝謝鼓勵!)
拍 20 下:想要我多寫「商管相關」
拍 30 下:想要我多寫「資科相關」
拍 50 下:我有你這讀者寫這篇也心滿意足了!

敬請期待下一篇!或是您也可以逛逛我的其他資料科學文章:

數據分析系列

Python資料科學系列:

看我用金融的概念解釋AI:

人工智慧商務系列:

如果想跟著我實作資料科學,開始寫程式必知必會基礎系列:

--

--

戴士翔 | Dennis Dai
Finformation當資料科學遇上財務金融

外商分析顧問,Ex- Apple Data Scientist,曾在FMCG巨頭/日商管顧/MBB管顧/高成長電商從事商業分析與數位轉型,專注分享管顧、商業、數據分析的思考。分析/演講/合作歡迎來信:dennis.dai.1011@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