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_從經管角度解讀社工低薪困境

社工低薪困境不僅是關乎社會安全網構建的社會問題,也是關乎社會工作勞動市場健康發展的經濟問題

觀‧社工
社工‧觀
4 min readNov 22, 2018

--

低薪是社工業界高流動率的根本原因。低薪與僵化的薪資結構讓社工對個人發展前景產生疑慮,無數滿懷熱誠的社工轉身離開。社工低薪困境不僅是關乎社會安全網構建的社會問題,也是關乎社會工作勞動市場健康發展的經濟問題。

社福機構的普遍困境:資本能力不足與高效運轉的矛盾

社會工作勞動市場的特殊性在於,薪資大多是由政府經費或者大眾捐款。政府經費可能占許多非盈利社福機構整體財源的一半以上,甚至在很多中、小型機構或超過7、8成。當政府不能合理分配經費時,社福機構高效運作、社工的勞權維護則會受阻。

不管是輔助案、還是招標案,政府均未對「專案服務費」項目作出清晰的界定:是否包含了勞保健金額?是否有6%退休提發金預算?這些模糊地帶,造成了大部分社福機構將僱主應負擔的勞保健費用提前從薪資中扣除,多數社工拿到的薪水實際上遠低於政府標準。

此外,「專案服務費」包含項目模糊導致社福機構中出現「報高給底」與「回捐」現象。在補助案中,政府只提供一定比例的專業服務費,剩餘部分則是由機構自籌。比較著名的大型社福機構募款情形會比較樂觀,但小型社福機構則普遍存在自籌困境。景氣不好的時候,大型社福機構也會出現無法籌足服務資金的問題。

為了解決無法負擔的薪資缺口,多數社福機構通過「報高給低」的不足額給付來應對。除此以外,「回捐」也是常見的解決資金問題的方法— 機構瞞著社工,以補貼機構訓練費、行政費等各種名目,扣留社工薪水,然後操作成社工向機構的捐款。

同時,迫於資金困境,大部分大型社福機為了能建立適應內部的加薪制度、升遷結構,來提高優秀資深社工的留任率,常常是以降低新進社工的起薪作為前提。

一方面,社福機構希望提高人才留任率、高質量完成服務項目,另一方面缺乏來自於政府和社會有力的資金支持。社福機構只能犧牲社工部分勞動權益,來保證機構運轉。

社福機構的資金困境根源:政府對社會工作勞動市場的認知缺乏

市場運作的本質在於等價交換。社福業務外委本質是政府購買向社福機構購買服務。而由於政府缺乏多數社福服務項目的實際運作經驗,對所需成本沒有整體概念,從而無法精算成本,提供反映專業服務價值的價格。

此外,政府也未考慮社福機構內部的人資管理體制發展需要,以統一薪資標準衡量不同規模社福機構、不同性質社福業務以及不同資質社工。

「專案服務費」無法體現社工專業服務價值,社工薪資行情遭到破壞,社工專業水準得不到認可。

社福機構資金困境解決:增進多方對話,實現不同系統的協調運作

近年來,學者、社會機構、政府都在探尋低薪困境的解決之道。臺北市社會工作人員職業工會理事長沈曜逸認為,要解決社工低薪的困境,可以用國家制度來制定、規範改善社工薪資結構,達到具有合理的加薪與升遷制度。政府可以制定社工基本工資的標準,機構如果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聘雇更優秀的人才,就要高於這個制度。此外,社工年資需要納入給付標準體系,明確社工最低薪資底線,承認社工工作專業性。

除了要完善國家制度對社工薪資的規範以外,社會工作勞動市場的透明性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方面,政府與社福機構之間要制定明確、合理的的「專案服務費」制定標準,在精算服務成本的基礎之上,明確服務費用的內涵。實現政府與社福機構之間的「等價」交換,承認社工服務的專業性。另一方面,社福機構要實現薪資資訊的透明化管理,建立合理規範的升遷制度、員工福利保障體系。

而這需要社工、社會、政府、社福機構展開多方對話,打破信息壁壘,實現多個體制之間資訊的有效流通、運行方式的高度配合。

相關文章: 潛藏的社工殺手和社福危機:政府33K定價政策

--

--

觀‧社工
社工‧觀

關注社工議題,講述資深社工生命歷程、職業生涯以及人生哲學,分析社工體系發展新趨勢,為社工系學生、新入職社工勾勒社會工作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