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一個世界迷霧的封存資料庫吧!

Ollix
世界迷霧
Published in
May 30, 2024

世界迷霧的多資料庫設計,讓你在保存路徑多了無限可能。以下來分享開發團隊自已是如何使用多資料庫的。迷霧的資料庫可以任意命名,以下所提到的資料庫名稱都可以任意換成自已喜歡的。

日常生活路徑

如果是自已平常的居住地生活圈,就直接記錄在 Primary 資料庫,這是最主要資料庫,幾本上所有的路徑都會合併進這裡。

旅行或長居路徑

基本上只要是出遠門或這輩子只會去一次的旅程,都會建立新的資料庫來記錄。如果是比較長時間的 Long Stay,通常就只會記錄在同一個資料庫裡,不會再細切成多個資料庫,當然你也可以按個人喜好來切分。

將路徑記錄在不同資料庫的好處是可以將路徑拆開來,舉例來說,作者曾三度造訪墨爾本,其中有兩次是作為 Digital Nomad 生活的 Long Stay,這三次造訪有一些路徑是重複的,但有了資料庫就可以將路徑完美的分開,每趟旅行結束後等整理完路徑(App 內編輯路徑功能正在內部測試開發中,敬請期待),再合併進 Primary 資料庫。

三次造訪墨爾本的路徑分別存在不同的資料庫裡

建立一個封存資料庫吧!

隨著記錄的旅程愈來愈多,資料庫也跟著變多,但偏偏這些個別記錄的路徑在合併進主資料庫後,有很大的機率也不會天天看,可能要等到某年某月某一天突然回想起這段旅程才會特地想看當年這段旅程的足跡。

所以當旅行結束且整理完路徑後,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建立快照(記得取個適合的名字)並上傳到雲儲。同時我在手機裡也建立個所謂的「封存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可以任意取名,這裡就叫它 Archive 吧。我會在 Archive 資料庫在雲儲對應的快照資料夾裡的第一層按照年份建立子資料夾,以上面的墨爾本為例,我的快照資料夾分別有 2019, 2023, 2024 三個子資料夾,然後再把之前每次最後整理完並上傳的快照,移到對應的年份裡。

這樣一來,我就可以把手機裡這些用不到的資料庫刪除了,同時也把這些資料庫在雲儲對應的資料庫刪除。等之後想要看某個旅程的路徑,只要先切到封存資料夾,然後再從雲儲上找到快照來回復即可。

BUT! 人生總是有個 BUT,如果自動同步是打開的狀態,所有的資料庫都會自動同步並和雲儲上的路徑合併,但封存資料庫的路徑可能隨時會變來變去,同步並沒有任何意義。因此還要記得要到 “設定 > 資料庫” 頁面將 “從自動同步排除” 這個選項給打開,這樣就可以避免自動同步封存資料庫了。

關於編輯路徑

在編輯路徑功能正式釋出前,還是可以先將快照放進封存資料庫,等之後功能上線再回復來編輯。不過如果你已經確認之後會編輯路徑的話,建議在整理完路徑前先不要合併進主資料庫裡,否則之後不管是要擦除或補路徑都需要分別在兩個資料庫操作,分開做的結果也肯定不會完全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