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餃
餃子是一門學問。我愛吃親手包的餃子。
小時候吃過全聯賣的機器水餃,機器包的餃子即使再悉心汆燙,起鍋後吃起來還是覺得「皮肉分離」,彈性疲乏的水餃皮,滋味沒那麼好。我非常愛手工水餃,不僅是因為手工包的餃子皮筋性較好,更因為從一顆餃子裡頭的餡料,可以看見一個故事,從中窺探一些什麼。就像「韭菜盒子」,裡頭塞了滿滿的食材。
吃餃子的機會雖多,但包餃子產生更深的記憶。兒時常跟著母親包餃子,從市場買來的豬絞肉、韭菜、冬粉、香菇混在一起,搭配上香油,母親的餃子不是每次都同一口味,隨著當時的心情決定其中的素材。我常拿著橘色的「餃子塑形器」,捏著水餃皮,用湯匙裝滿餡料,再用手指沾一點水,把餃子閉合起來。跟著器皿一摺一摺的,把餃子捏出來。有時候捏得不好,一下鍋就開口笑;後來母親學會了透過拇指及虎口的力量來塑形,捏出來的是元寶狀,更緊實,可以包更多的料、下鍋也不怕鬆散。
燙水餃是我最早學習的料理,將水煮沸後,把水餃通通丟下。看著牆上的時鐘轉了一圈又一圈,通常六分鐘是個關卡,我會關切一下水餃的動態;有時候把鍋蓋整個蓋住,悶住滾燙的水,讓溫度升高些。心情不好時沈默的燙著水餃、吃著餃子。
菠菜水餃、虱目魚水餃、白菜水餃、絲瓜水餃、韓式風味水餃、咖哩水餃,自「皮」到「餡」都能置換不同口味,水餃透露出一地的文化、一人的手藝。燙餃子吃的終究不是餃子,而是風情。
我在北京時吃過很好的東北餃子,麵食文化本來就是中國北方很特殊的代表,倒是完全忘記裡頭的餡料了,只記得在皮與餡之間,穠纖合度得剛剛好。後來我再去哈爾濱,在零下十多度的冬日裡走近一間賣餃子的店,滿懷期待吃到道地的東北餃子,但卻不若當時在北京吃的那麼合胃口。十五個餃子兩人分食,只留下慘淡的白菜印象。餃子好不好吃,取決於燙法,更取決於準備餡料的當下,當餃子皮一闔上,多少斤兩就已底定。有時候面對人生不也是這樣?我們不能決定最後燙出來的成果,但可以決定放入什麼食材。
前天又吃到餃子,是大學好友和他的室友親手包的。認識十年的我們,長成了不同的形狀。我想起以前會大買麥當勞的他,這次竟然親自去市場採購,在聚會前坐在小桌上,一手一手的捏著水餃,用耐心和愛心把皮一點一點捏上的情景。那種餃子吃起來格外好吃,吃著餃子的同時,我想起十年前我們坐在東吳大學望星廣場,一刀一剪的做著美宣品,用大紅色鋪陳出巨大設計的畫面,也是一點一滴的把活動辦起來。
何處是歸鴻? — — 驀然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