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帚計畫(一)

yi-zheng zhou
支流企劃室
Published in
3 min readDec 16, 2019

--

一次旅行的二種視角

2014年第一次走進台南古廟開元寺,雖然那天天氣不是非常好,但是可能因為幾乎沒有什麼觀光客的清幽感讓我很開心,所以拿著爛爛的手機拍了很多照片。當然包括蔡草如先生的門神作品,還有詩魂碑。

回家之後在電腦螢幕前一張張瀏覽那次台南行的照片,好像從中看到了另一個在現場沒有感覺到的旅行,也同時進行:在當場,根據各種書與文章的介紹,循規蹈距地看了所有該看的歷史文物;回家之後,脫離現場過High的心情與行程時間壓力,開始以「另外一個人」(鬼嗎)的角度,好像看到了一些不同的東西(不是鬼)。

注意到了嗎?透過蔡老師的門神望出去可以看到掃帚。

掃帚,另一種文化意義

回家之後,自己反而為上面這張照片吸引。用事後諸葛的觀點,這些掃帚代表的是一個廟宇超過百年的日常生活。一方面,掃帚本身幾個月就需要替換掃頭,所以有一群無名的掃帚師傅會上山採竹,然後曬乾(或者不曬乾)做成掃帚交給廟宇僧人。僧人們利用這些掃帚清潔百年榕樹的落葉,然後掃進亞鉛簡單製作的畚斗,最後倒入黑色塑膠袋丟棄。

我在台北家中想像,以一個掃帚為起點,有一群無名的人有一種每日例行照表抄課的儀式,建立一個與自然(竹林)及空間(廟宇)的循環,讓我們走入廟宇時,產生靜逸,能夠放心觀賞文物或者誠心參佛。因為這樣,我從此對掃帚有了無比興趣。(當然另一方面,不知道哪部電影或者某本書也給我一些浪漫想像:那些拿掃把的僧人其實通常是武術最高深的。)

我自己認為,這是一種民藝觀,也是一種美學觀。這個文化角度跟明確有藝術家頭銜(例如蔡草如)的、有「精緻」手藝的、「可能是個好生意」的文化觀不太相同。

簡單說,掃帚(最好不是塑膠的)可以是一個線頭。我想要慢慢拉出來,看到一個日常生活為基礎,以匿名角色為主,與自然互動卻又與我們密切相關的世界。

掃帚收集計劃

抱著上述的前情提要,我們在2019年提出了台灣掃帚收集計劃,因為許多因素(將會於未來說明),多數在阿之寶團隊的協助下,終於在最近算是完成第一階段。原本要先推出一個展覽,作為自己跟被採訪師傅的一個交代,但因為另外一個波折,展覽被迫延後。所以我們決定先推出一個小桌曆,希望這些我們到處收集的台灣天然掃帚,能夠陪伴大家整理即將來到的2020,就像它們一直以來在台灣各地扮演的角色。

--

--

yi-zheng zhou
支流企劃室

Editor in Chief of Flaneur Culture Lab, Founder of Fork.work, 文化編輯者, and a patient of brain cancer./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支流文化創辦人以及步行愛好者、嚴格生酮飲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