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新竹》反省會

yi-zheng zhou
支流企劃室
Published in
9 min readDec 21, 2019

--

2019年末,也許只是為了處理「這一年有沒有白活?」的焦慮,我們舉辦了一場反省會,一方面當成一種thinking aloud(大聲地自言自語)的自我整理(所以各位聽到也算是「偷聽到」);另一方面真的不希望我們自己跟市府兩個單位閉門造車,希望能跟地方有多一點溝通,因此有了這個活動。

這裡算是把我自己檢討的部分整理出來,也把當天我聽到的一些意見記下來。

一、對「內容」的意識

行人/支流之所以慢慢走到現在這樣 – – 不只是一家出版紙本書或者文字為核心的出版社,主要是對於「內容」可以發揮的「影響力」有不同的想像,簡單可以說成一句話:

內容是最好的槓桿:可以深化到血液裡成為認同;可以實體化成為商品、服務(旅遊)或者品牌。

同時,對文化的理解來說,如果光譜一端是本質論,另一端是建構論。我們是偏向建構論那一端。一個地方「理論上」總能找到一些可以施力、深掘的點,但無論有沒有,它都是需要再三詮釋,甚至爭奪,然後打磨成人人接受的形象。所以我們在做的事情,經常是:

文化的建構與詮釋:找到槓桿,施加力道,成為「地方特色」。

但是我們最愚蠢而掙扎的地方在於,為了要適應不斷變動的現代社會,我們期待的是一個能有包容力的社群,而不想成為助長排外的文化建構者,所以,我們在製作內容的時候,也經常思考:

要建立邊界,也要打破邊界。(族群邊界、世代邊界、「先來後到」邊界。)

二、「內容」策略

以我們對內容的意識,我們建立一些我們自己算是熟練的「取得」策略,乃至之後「發展出來」的呈現模式。

值得補充的是,上述這張表說出了另一個重點,在「發展」之前的「文字」、「內容」或「故事」本身有獨立性,也有相當的閱讀樂趣。但是我們的發展流程中,它經常不停留於此,更可以繼續發展,變成類似在後面運作的程式語言,在前端(介面端)則是由編輯建立某種圖形介面,讓更多人可以接受、理解。(我們也從來不會期待所有使用者都用console下指令來控制電腦吧?圖形介面與滑鼠不是最終成為完全的主流嗎?)

以這樣的「非文學」類型的內容策略,我們規劃出《in新竹》的主要架構:

三、《in新竹》內容架構

其實就算沒有上述的說明,我們規劃的架構也跟一般「規律」出刊的雜誌差異不大,但我們一直在實作上都一些核心概念:

  1. 爛主意比沒主意好。
  2. 失敗不是問題,但如果要失敗,越早〔認清〕失敗越好。

因此,我們很快速發展一個初始架構,根據1.原則,爛沒有關係,但根據2.我們要每期快速檢討。換句話說,製作雜誌對我來說最愉快的事情在於,發現有要調整改進的地方,下一期就改。它是一個實驗場所、遊樂場(playgound),我們有機會從中找到最好的地方刊物實踐模式。

以下就是我們的初始架構:

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期之後的反省,我們放棄了一開始的文史路數的專欄就是〈新竹產業歷史故事〉與〈路上觀察學〉,主因是我們覺得在台灣已經(或者曾經)有雜誌做得比我們好得多。因此〈新竹產業歷史故事〉變成〈新竹新鮮事〉,而〈路上觀察學〉變成偏向沒有目標的〈漫遊〉紀錄(符合赤瀨川原平等人強調考「現」的定義)。

四、四期的快速回顧

每一期我們都有一些討論與爭論,然後慢慢有些會繼續延續,有些中途放棄。我們用hashtag的方式快速介紹:

主編:楊琇茹 專題攝影:陳敏佳

#繪本思考:我們希望專題部分有強烈的視覺呈現,而且是視覺帶著文字走,而非反過來。之所以說繪本,我們期待在不閱讀文字的狀況下,也能說出一個故事。

#街頭訪談:我們希望藉由街頭訪談,了解某個產業實際狀況,而不是只有老闆一家之前。以這集為例,我們訪問各種來新竹定置漁場的顧客,老闆梁一拿到雜誌,就津津有味地看這個欄目,因為過去沒有機會了解自己的顧客。這個精神後來我們一直繼續在四期保持下去,未來也計畫繼續是刊物特色(雖然有點辛苦)。

#非單一美學:簡單說,在一開始,我們不希望做成文青雜誌(至少在設計風格上),文青雜誌受眾明確,但同時也排除了許多消費者。我們後來廣鋪理髮店通路一種「雅俗共賞」的思考方式。

主編:楊琇茹 第一專題主編:劉盈孜 第一專題攝影:林盟山 第二專題攝影:佐藤悟

第二期

#長期追蹤:由於一開始希望從新竹具特色的一二級產業開始介紹,所以一方面需要看老天給不給我們面子,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極為機動,並且規劃完整,以這一期的好香米為例,我們從2018年底開始規劃,就必須要積極聯繫農會大哥與產銷版各個成員,清楚了解每個流程。也要跟他們打好關係,這樣他們當天要收割或者做某個動作的時候,才會記得要打電話聯繫我們。

#從對談到演講的內容槓桿:製作這本刊物的前後,我們得知中川政七商店正好要來台參加文博,所以我們想盡辦法聯繫中川政七(作者的書由我們出版,並且提案請中川政七會長或者社長就《城市與工藝》這個主題與新竹市長對談。為了此事,我們先向中川政七社長簡報整個構想,沒想到隨即接到訊息,中川會長本身願意來新竹(後來他來台行程就是下飛機直往新竹)。因為機會難得,所以1.我們特別找了過去上下游合作過的日籍攝影師近藤悟,讓中川會長在攝影現場能更自在、溝通更順利。2.我們在新竹舉辦一場中川政七的演講活動,在中川先生的要求下,為了讓時間毫不浪費,所以我們也第一次嘗試了舉辦同步口譯。(冒冷汗)

主編:華郁芳 專題攝影:Dino

#巷弄文化:在新竹,做「摃丸」這個主題過於理所當然,所以勢必希望提出一些全然不同構想。基本上,我們的出發點是1.呈現出在地人吃摃丸的實際狀況、真正的摃丸文化;2.我們希望藉由這個風貌,吸引大家走入市區,更不是買網購可以獲得的「新竹摃丸」。它的特色其實跟所有舊城一樣,厲害的在地食物都在觀光客不知道的地方。

這一段可以看我們另一篇的思考:

#型錄雜誌:為了讓上述的巷弄文化呈現出來,我們改變了這一期的編輯架構,另採「型錄式」的策劃,大量的店家介紹,版面緊密。每個店家可能只有三百字以內的介紹,但都花了約兩小時以上的訪談,只為了找出最關鍵的標題與切入點。

#時間感:在這一期我們推出〈新竹新鮮事〉專欄,希望開始介紹新竹的新店家、新產品。藉著雜誌的時間感,希望大家因為想要知道這一季有什麼值得知道的東西,而閱讀這個刊物,作為我們初始希望這本刊物沒有時間性的這個優點跟缺點。

#漫畫與IP:這一期我們也推出用漫畫來說明新竹產物。我們設計了一位兇狠的老新竹人(吐槽),跟一位不斷提出白目問題的支流團隊記者(裝傻)。藉由這對組合的一搭一唱(太宅智繪製),讓大家知道一些新竹「常識」,希望累積久一點之後,他能夠成為新竹的某種IP。

主編:郭怡琳 專題攝影:宋修亞

#舊報導新切入:玻璃對我們來說也是屬於新竹刻板印象的主題,我們團隊對玻璃其實並不陌生,因為調查出版過相關出版品:

甚至還做過玻璃產品:

也許是太熟悉,我們在規劃時卻異常困頓。雖然有高峰路上各種工藝之家的名單,但要如何規劃出「產業」面貌?最後在激烈討論下,決定以「品牌」(主調)與「接班」(子調)作為本期核心企劃。搭配後面的新竹百年老店接班人的對話。

#網路田調:這一期的另一個改變是,我們使用網路問卷獲得大量資料,希望替新竹玻璃製造商問一些大眾普遍對玻璃製品的既有印象與使用方式。網路的好處是,不限於街頭,也不限於新竹,一方面可以知道全台的使用者的想法;也可以把新竹玻璃品牌藉著問券宣傳出去。

六、未來:

近期幾乎已經確定明年我們會繼續在新竹騷擾各種企業,報導各種故事。我們目前最明確的事情是:

a.利用街頭或訪談呈現地方聲音。

b.視覺再強烈、明確。也許是專攻某一族群,集中火力。(這是現場工藝櫥窗Ben給我們的醒悟。)

c.主題從第一年的一二級產業走向綜合型規劃。(例如漁香小老闆全力支持的《新竹百年產業》專題。)

d.做更多「以內容為槓桿」的企劃案,不要只停留在紙本而已。(發揮我們過去的專長。)然後希望想出更多雜誌的企劃方式,吸引消費或者激勵創新。

結語與致謝

2019年我們沒有覺得做得非常好,但我們可以確定努力保持快速改進的節奏,並且多方聽取意見。希望2020能稍微再好一點。

四期下來需要感謝的人太多,無法一一詳列,幸好大部分都在刊物裡面感謝了:P(喔,可能還是要經常救援我們的翁子恆、劉盈孜與設計丸同連合,當然還有新竹產發處的支持。)

此次活動感謝場地方工藝櫥窗(Ben、Eric等人的協助),感謝在地的鴻安堂大哥(都像我們工作人員的大哥了)、漁香的小老闆Jack、玫瑰色二手書店阿金、見域的共同創辦人王昱登、水木書店蘇先生、夜餘製豆的兩位創辦人及其朋友。還有陳光興老師、蘇淑芬「學姊」(總編輯角度出現了!)、陳瑞樺「學長」以及麗雲到場給予許多意見。(THE END)

補充:活動結束之後,我們一行人慢慢從工藝櫥窗走往火車站,途經東寧宮,發現有平安水可喝,到那時候,才覺得渴。才覺得說了好多話。

--

--

yi-zheng zhou
支流企劃室

Editor in Chief of Flaneur Culture Lab, Founder of Fork.work, 文化編輯者, and a patient of brain cancer./行人文化實驗室總編輯、支流文化創辦人以及步行愛好者、嚴格生酮飲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