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系統 Freedom Systems是一間從Business Model到組織文化都很彈性的公司。圖為工程師的ticket儀表板被拿來玩動物森友會。

成為資訊科技業B2B行銷實習生,不會coding也沒關係|實習心得

--

我在自由系統 Freedom Systems擔任B2B行銷實習生約半年,在這之前,我完全沒有IT相關背景或知識,也不知道自己在「行銷」這塊領域的目標在哪裡。就只是因為想見識一下B2B的世界,便一腳踏進這個聽起來有點fancy的產業。

P.S. 這裡的實習制度不是那種「Training➡Project➡Final Presentation」的Program型實習,而是很落地的實戰型實習(當然還是有Mentor帶領和定期 Review),表現OK就有很高機會轉正。

📌我將分享的是
一、關於自由系統這間公司
二、身為一個 B2B Marketing Intern
・淺談我的面試
・實習的那些日子
・Career Talk:文組生的資訊科技業之旅
三、心得與公司文化Features
・指數型成長動能X穩健的商業模式
・快速失敗,快速修正
・職缺分享

關於自由系統 Freedom Systems這間公司

有鑑於公司規模尚小,Business Model也很新,先來簡單介紹一下。

我們是以資訊科技為專業的管理服務提供商MSP(Managed Service Provider),將雲端訂閱服務模式(IaaS, PaaS, SaaS)應用至資訊科技領域 — ITaaS(IT as a Service),意即我們將企業所有IT需求整合為「一站式的服務平台」,透過訂閱制彈性購買,從Server、NAS、Switch、Infra、網路架構、軟體授權及硬體採購、資訊安全管理、其他雲端服務(雲端備份、雲端資安、虛擬機器等)皆可做客製化的規劃、代管、維運或技術支援等服務。企業藉此可以提升資訊管理效率,並降低總持有成本及風險成本。

用不太精確但較易懂的白話文來說就是「資訊(IT)委外服務商」。

這種商業模式的特點在於,「Vendor-locked-in」的服務模式不像傳統SI易受景氣或專案性質影響,也不受特定產品綑綁,可以依照商業合作需求彈性調整(如我們和研華合作之Azure IoT CSP模式),加上團隊專業性質全面,不容易被競品複製,還有很多可發展性。

公司照片 — 老闆的收藏。公司的會議室都是用鋼彈來命名的。

淺談我的面試

據說我們的Mentor收到將近200封履歷,幾乎皆為台政大學生(因為只Po在兩校工作版),我們經過第一輪團體面試,第二輪個人面試,最後錄取兩人。這場面試體驗是我大學以來最好的其中之一了,Mentor當時問的問題不算刁難,但問得很關鍵而能看出鑑別度,結束後面試官還依序給予建議,對於學生來說是很好的機會練習。

其實我的口才很差又很容易緊張,要謝謝當初三位面試官循循善誘XD我認為我回答得不算極好,但我對於廣告行銷有一點點實務經驗,再加上事前針對公司產業做過功課,只要將兩者應用縫合就算過關。故建議即便是實習也千萬不可以抱持著「我就是不懂才來學習」的心態,尤其是在僧多粥少的行銷職缺中。

那些實習的日子

實習生的工作內容和正職沒有太大的差別,大概也就工作天數、薪水算法和責任大小有點不同。作為inhouse marketing,工作內容多少有點包山包海的感覺,我只能很粗暴的分為以下幾大項目:(⭐代表工作量佔比)

  • Marketing Campaign⭐⭐⭐⭐⭐
  • Digital Marketing⭐⭐⭐⭐
  • Content Marketing⭐⭐⭐⭐
  • Partnership + Co-marketing⭐⭐⭐⭐⭐⭐
  • CRM(Account-based MKT)⭐⭐⭐⭐⭐
  • Media / PR⭐⭐⭐
  • Visual Design / Web UI⭐⭐⭐
  • Branding⭐⭐⭐
  • Social Media⭐
  • Ad-hoc Project⭐⭐

項目彼此之間是重疊的,在一波campaign裡你需要顧及所有細節。例如實習期間我主動提案了「內容行銷企劃」,從專案流程與管理、議題操作與發想策略、媒體曝光與推播、數據優化與複製模式、視覺統一呈現,每個節點與問題都必須想好相對應的solution;執行後,跨部門溝通、執行技術上的難關、預算問題也會一一浮現。行銷跨度雖大,但「策略思考/邏輯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擔任MKT最核心的需求條件

小補充,我從來沒有在公司加班超過6:30(下班時間為6:00),除非有一些設計或提案我習慣在靈感豐沛的半夜加工。行銷人應該能懂這種感覺😉

今年和微軟合作參展2021 CYBERSEC台灣資安大會,臨場demo時,作為行銷還要有點業務能力XD

Career Talk:文組生的跨領域之旅

大學階段我雙主修文學和廣告,實習經驗也聚焦在廣告和媒體,再加上我對能力很自卑,讓我的求職視野很窄,當初會踏進資訊科技產業真的是無心插柳,現在卻直接踏上不歸路。如果你也是非技術背景想進入ICT產業的新鮮人,可以參考我的以下小小觀察:

  1. 較高的進入門檻+較高的薪資發展
    資訊科技業起薪和可發展性確實較高,進入的知識門檻也高。所以,願意提供完整教育訓練的公司和願意花時間引導新人的主管都很珍貴,想像公司要培育一個能cover所有IT專業的業務要花多少成本?如果你的學習能力夠強,並能適應業界生態,紮穩根基後是很有發展空間的。
  2. 你的專業才是你的優勢
    我們部門多數是企管系出身,行銷則是廣告系背景。非工程專業背景並非劣勢,重點在於怎麼將你的專業好好應用。舉例來說,很少工程師能做商業提案、將技術語言轉成商業語言。專業難以靠短期訓練而成,故能成為個人價值所在,其他知識都可以靠訓練和經驗獲得。
  3. 如何快速累積實戰經驗
    就我觀察,資訊科技業蠻看重資歷深淺、實戰經驗和證照。如果要接觸到一定規模的案子,或是和C-level交涉提案,在大公司可能熬很久也不見得遇得上機會,但若在小公司,因賦權較大則能夠比同儕更快累積作品集和戰功。我的部門前輩平均不到30歲,但他們的能力與經驗早已超越業界很多資深管理階層。
自由系統徵才_廣編
實習第一份工作是撰寫專訪文章,應該也算是文院+傳院專業應用的範例

假如給你無限的資源和空間,你可以成長多少?

自由系統的企業宗旨之一就是給年輕夥伴足夠的空間去自由發揮,這點真的沒在開玩笑。過去我習慣的工作模式是:拿著有限的廣告預算達到特定的KPI,或是主管給我明確的指令去做某件任務,很難接觸到公司發展核心目標,我相信這也是各位20–22歲職場菜鳥的日常。但在自由系統,沒有人告訴我「應該做什麼」,或是「限制在哪裡」,而是我來制定做什麼、怎麼做、為何要做

具體來說有多「自由」呢?主管會與我們溝通公司目前想推什麼項目,而從制定策略、執行Campaign到舉辦活動都讓實習生參與,甚至連絡媒體、與原廠接洽、實際操刀數位廣告,我和我的Partner都接手過。我的Daily routine是自己制定的,專案的規劃與管理也是自己主導的,因為這裡信任工作夥伴的專業度和責任心,也期望工作夥伴不要被制度綁手綁腳。

還記得畢業前第一次被拉進Hank的辦公室討論人生,我老實地說,以前實習沒有過決策經驗、談判經驗,很ㄘㄨㄚˋ。Hank說:沒有人知道正確答案,所以要請你以你的專業帶我們前進。要是你接受這份挑戰並且扛過來,你就會變很強。

進公司前我非常好奇B2B Marketing究竟在做什麼?也期望能透過實習獲得解答,但實習後我才意識到「期待別人告訴我正確方式」是學生思維,必須及早擺脫,才能轉換成職場思維。不管是哪一種領域的行銷,如果無法獨立思考、跳脫框架,就只能一直做別人做過的事。

實習的尾巴和微軟合作擔任資安研討會Owner

一個重視學習的職場

很多人會說學生才有犯錯的權利,出社會後就會珍惜可以「學習」的機會。

Hank曾經和大家分享「不要害怕失敗」的職場心法,愈早失敗愈早學會,所以公司很願意提供年輕夥伴資源和機會,用他的話來說:「做老闆的都不怕賠錢了,你們還怕什麼?」

行銷是個跨度很廣的職位,三不五時就需要研究各式各樣不同的第三方工具或技術。例如Java script、軟硬體技術問題、綁code……很多「理論上知道但沒實際操作過」的技能都需要自己摸索。此外,工作環境的資訊很多,步調也很快,我們經常一邊Survey行銷上的資料、一邊研究技術上的術語,還要掌握不同Stakeholders之間的利益權衡……不得不說在挫敗和挑戰真的會激發人類的潛能。

Hank不只經常提供產業最新資源給大家,有經驗的前輩也會開課,甚至鼓勵大家去上課或考取證照,提供彈性補助(根據某年輕主管所說,公司供他上課考照的錢已經超過數十萬)。業界的步調很快,工作也很消磨心神,進入職場後比起在學校時更需要督促自己學習,我認為提倡學習的公司文化很重要,代表職場環境有穩健的成長動能,也代表公司尚處於發展上升期

自由系統_徵才招募
今年參加Yourator X Appworks X 政大的徵才活動,向同學分享公司文化&職涯心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