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東西都學不完?「知識焦慮症」與「閃亮症候群」

00如是說
Coding Fighter
Published in
Apr 7, 2022
Photo by Milad Fakurian on Unsplash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種經驗,好不容易把一個知識或技能摸索地差不多的時候,又發現汪洋大海的新知識,怎麼學都學不完覺得好累…。

隨著年紀增長,常常會覺得如果停下腳步是不是會很快地被淘汰?尤其是在「工程師」這個領域。人生也因此一直保持在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後來我發現原來有一個名詞可以形容這個狀況,那就是「知識焦慮症」。

而伴隨著「知識焦慮症」,還有另一個症狀如影隨形,叫做「閃亮症候群」。由於自己也身陷其中,所以想來分享一下自己目前是如何試著去調適,以及記錄一下此時此刻自己的心理狀況。

什麼是「知識焦慮症」?

在現在這個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知識隨手可得,你可以足不出門就學習完一份完整的知識,只需要你家裡有電可以讓你用手機或電腦即可。

而所謂的「知識焦慮症」,指的就是面對現在龐大的資訊量,你害怕自己跟別人落差太大而卯足全力去學習,但卻發現時間根本不夠用,陷在一個「東西太多卻又沒時間學的狀況」。

嗯?這樣聽起來患有這個症狀的人都很有上進心呀!有這麼嚴重嗎?

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惡性循環:
發現很多知識不懂怕跟不上其他人 ➡ 定了一個時間拼命學習 ➡ 好不容易拼命學完發現還是一大堆不會 ➡ 覺得倦怠想冷靜一下自己 ➡ 經過一段沉澱覺得自己還是不能耍廢 ➡又發現很多知識不懂怕跟不上別人 ➡ 定了一個時間拼命學習…永無止境。

上述可以發現其中是帶有很多負面情感的,即使外面的人說你多厲害多厲害,你還是覺得自己不足,甚至深怕哪天被拆穿自己只是個「紙老虎」。

在繼續深度討論之前,我想先來提提另外一個因為知識焦慮症而引發的「閃亮症候群」,都有些概念之後再來分享我自己長久以來摸索的調整方式。

什麼是「閃亮症候群」?

閃亮症候群指的是你對於新事物感到好奇,而一直改變你的目標,無法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上。

這會導致什麼狀況?

我會分成兩種情形
1. 不同的目標一直切換(一下想做工程師、一下想做 Youtuber)
2. 同一個目標被不斷延伸(要學 A,在 A 的相關文章看到 B 跑去學 B,又在 B 的文章看到 C 又跑去學 C…。離自己的主要目標越來越遠什麼都學一半)

這裡我其實想針對的是自己當「軟體工程師」發生的第 2 種情形來做詳細討論。

但稍微提一下第 1 種的解決方案我認為就是:「保持樂觀、不輕易放棄。

「知識焦慮症」以及「閃亮症候群」的相關性

針對「閃亮症候群」,我們先來假設一種狀況好了,今天我們想學習怎麼「優化前端效能」,我們就去看了相關的技術文章。

看了相關技術文章之後我們發現了「Lighthouse」評分套件,就去看這個是什麼東西。

再來你就會發現這個其實可以做自動化跑分,也就是「Lighthouse-CI」,你就開始去研究。

又是一個再來,你就會發現自己對「CI/CD」不熟,跑去研究相關語法。

最後,你就會發現 「CI/CD」自動化部屬還可以配合「Docker」搞一些事,你就又開始研究 「Docker」。

你在一天之內非常快速地從研究「優化前端效能」這件事變成在研究「自動化跟 Docker」,可喜可賀。

然後很不湊巧你又沒辦法馬上理解 Docker 是什麼,你就會發現你今天好像什麼都沒完成?時間好少!➡ 知識焦慮症起手式開始。

嗯~曾經我也常常這樣的,甚至現在偶爾也會,但我在領悟一些心態跟方法之後,這些狀況有了些微好轉,因此想分享一下給大家。

解決辦法

  • 訂目標的迷思
  • 利用行事曆 + 上一些彈性時間按表操課

訂目標的迷思

我們當然知道要做一件事情之前,訂立一個目標會比較好達成,但你如果對於完成這個目標「所得到的回饋期待感太大」的話,反而會造成反效果。

這是什麼意思?

小明:我要在半年內學好 Html、CSS、Javascript 這樣我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從現在開始拼命!

結果半年過去了發現自己不過跟其他人差不多而已,又看到一堆框架要學。

小明:再三個月!我把 Vue 或 React…框架學好!一定可以找到好工作!

時間又過去了,沒想到學這些框架不過只是拿到門票而已,運氣不是太好,還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小明:唉!怎麼學都學不完(知識焦慮症)!轉職根本是騙人的找不到好工作啊!東西這麼多是要怎麼學得完…。

看完這則故事不知道有沒有人產生共鳴呢?其實這也不是新人轉職才會遇到的問題。每次當你突破一個階段,就會發現還有跟山一樣你觸碰不到的高手跟高深的技術等著你,檯面上有名氣的是一群,檯面下雖然沒有名氣但也是怪物等級的也是一群,於是又開始了知識焦慮循環。

接下來說說我自己是怎麼去調適的,但在這之前先推薦大家看看『原子習慣』跟『複利效應』這兩本書,會對人生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關於訂立目標,我認為沒有什麼是「一定」,認真學習幾個月之後一定會怎麼樣嗎?沒有!社會是殘酷的!很有可能你所期望的什麼都沒有!這很有可能導致你灰心喪志,又想放棄去找別的事情來做(閃亮症候群)。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換個心態來思考,雖然目標沒達成,期望的沒發生,但真的什麼都沒有改變嗎?怎麼可能!你累積的東西都在你的大腦裡慢慢發芽!

今天即使你灰心喪志了,沒辦法再給自己那麼長的時間去再拼一次。沒關係我們先把時間縮短,不要給自己的目標有太大的期待感,我們抱持一個心態:「就算我每天只花 10 分鐘專心學習,累積起來也是可怕的知識量,每天 10 分鐘一個月也 5 小時了,叫你現在專心學習 5 小時你會覺得很短嗎?其實滿長的對吧!」

當你有了這個心態,我就算每天只花很少很少的時間學習,自己其實都還在實際進步,那就算定的大目標沒做到又怎樣!我還是累積了我的知識為下一次做準備,沒什麼好怕的。

就算看到一堆東西不會又怎樣!我現階段有一定要會嗎?不會的話有什麼很大的影響嗎?我今天寫前端,人家都說工程師應該要通才,我居然不會任何一個後端語言…,那又怎樣!我再每天安排短暫的時間去給他累積起來就好了(當然你有辦法花更多時間是更好囉!),我明天後天甚至下個月沒有馬上學起來也不會影響我現在的工作,我只要有每天花時間往前邁進,不要停留在原地就好。

利用行事曆 + 上一些彈性時間按表操課

這是想解決我剛說的,你要學東卻一直延伸學到西去了,這時候「Google Calendar」是一個很好的東西,我知道很多人會用「子彈筆記」,但其實用什麼都可以,看自己習慣就好。

會選擇「Google Calendar」是因為「子彈筆記」我嘗試了一下發現有很多我想要的功能人工做不到。

第一是「提醒」:
他不能讓我設定什麼時候要自動提醒

第二是「重複事項的攥寫」:
假設我每週一、三都要在晚上 21:00 學習半小時的英文,手寫我就必須在每週的一、三位置一直寫一直寫…(也有可能是我沒有想到好方法 😆),「Google Calendar」可以自動幫我設定重複排程。

第三是「空間配置」:
常常要增刪改就會造成頁面空間不夠,而且刪改也滿麻煩的。

第四是「速度」:
時間很重要,打字比較快XD。

至於我是怎麼排定的呢?我會建議每天都有一個主要目的時間 + 上一個彈性時間。

比如以剛剛的例子,今天 13:00 ~ 16:00 想來研究一下「前端效能優化」,我可能會這樣排:

  • 13:00 ~ 16:00 前端效能優化
  • 16:30 ~ 18:00 彈性學習時間

這樣做有什麼好處?為了就是解決無止盡延伸下去的問題。

我今天在看「前端效能優化」,一路看到「lighthouse」我就應該先踩剎車了,因為現在我的目的是研究「前端效能優化」而不是後續那些「CI/CD」甚至是「Docker」。

但你說看到新東西就學哪有什麼不好,對呀!看到新東西想學當然好,於是後面的彈性學習時間就派上用場了。

我們可以利用後面的彈性學習時間來補足後面的「CI/CD」跟「Docker」。

總歸一句就是:「不要讓你的目標模糊了」。

以上大概是自己個人的小心得,但每個人價值觀不同,如果有人看了這些覺得有幫助的話,我會感到很欣慰能夠幫助到你(畢竟要寫這種心態的文章我覺得滿難的XD)。

那如果有人覺得我說得不對或是有更好的辦法也歡迎跟我交流交流,說不定我也可以因此受到幫助。

謝謝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