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片更版 ] 集保分佈

Fugle 麥米
Fugle
Published in
5 min readMay 13, 2018

--

為什麼要觀察「集保分佈」?

集保分佈反映股票持有人的集中程度,通常我們相信大股東對於公司和產業會有更深入的了解,因此當大股東持股增加時,可能反映大股東看好未來發展;當大股東持股減少時,可能就有風險存在。

什麼是集保分佈?

我們可以把集保庫存想像成一家股票銀行,當你買賣股票,股票會在集保所內虛擬流動。

你知道嗎?以前的股票是一張張像紙一樣的實體資產,因此電視上常常會出現「某家公司股價跌到下市,股票變成壁紙」等新聞。後來,政府為了推動有價證券無實體化(電子化),於是出現了「集保」這個名詞。集保,是指股票所有人把持有的股票,經證券商轉存至集中保管公司,由電腦統一保管,以降低不必要的手續和風險。

Fugle 一直以來都有提供集保分佈的資訊,如下圖。

上圖:為 Fugle 更版前的「集保分佈」卡,以友達及群創為例。

趁著這週更版,我們將集保分佈這張卡片,根據投資人的使用習慣和需求重新設計與調整。

快跟著小編的腳步來看看集保分佈卡有什麼改變吧 🙌

更版後 Fugle「集保分佈」卡:

以下圖台積電為例,圖上的黃色部分,代表的是大股東的持股比例(右側 Y 軸座標),並標記出最近一年的最高最低比例(如下圖所見 94.20%)。藍色的折線,則代表大股東的人數走勢,具體人數顯示在浮動的資訊窗(如下圖大股東人數 2,332人)。

那所謂「大股東」是如何界定呢? 依據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公開的集保股權分散表資料,常見將持有單檔股票 400 張以上的股東們,視為該檔股票的大股東。 而 Fugle 則讓使用者可以自己用圖左側的選擇拉條,選擇自己想認定想研究的大股東分級。

上圖:改版後的「集保分佈」卡,以台積電為例。

1. 兼具設計美感與清晰資訊

有別於集保所與市面上其他提供同樣資訊的研究網站或軟體,我們將投資人關心的大股東持股比例,直接以顯眼的黃色區塊搭配山形圖的方式呈現,方便投資人快速地判讀大股東的持股趨勢變化。

2. 簡易切換個人化需求

Fugle 以最貼近投資人的研究需求,設計出「0 張以上、 20 張以上、50 張以上、400 張以上、1,000 張以上」五種常見的股東持股張數分界選擇,簡易拖拉切換,供投資人更有效率進行研究。

除此之外,考慮到部分投資人對於 raw data 有研究需求,我們也將這些大股東人數、大股東持股比率、大股東持股張數、股東總人數、集保張數等資料,以周為單位,透過表格的方式呈現近一年的資料, 讓投資人可以很快地切換並找到所需的資料。

3. Y 軸自適應

你發現了嗎?當你點選(或拖拉)左邊的大股東持股張數分界時,集保分佈圖的 Y 軸數值也會跟著改變唷!這是當初這張資訊圖卡在設計上的小巧思。

由於部分個股的大股東持股比例,在以 0 — 100%為 Y 軸的範圍內,變化實在是微乎其微,在這樣的情況下,並無法真正有效地透過資料視覺化呈現給投資人。很可惜的,目前大部分股市資訊網站都是採取這樣的做法。

因此經過左思右想,我們覺得 Y 軸自適應是個很好的解決辦法,自動調整適合的刻度大小,使曲線差異能夠更為明顯,將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變化有效地透過資料視覺化呈現給投資人,更容易看出大股東的持股比例變化!

「集保分佈」卡還可以怎麼使用?

除了看單支個股的集保分佈圖與 K線圖的關係,投資人也時常面臨一個挑戰,如何在一個產業鏈中挑選出適合投資的標的? 例如:面板雙雄友達與群創,究竟值得投資的是友達 (2409)?還是群創 (3481)?因此 Fugle 提供投資人,可以便利的比較多支個股標的,作為一個投資研究的參考資訊。

使用 Fugle 比較多檔股票,以群創與友達的集保分佈卡為例。
使用 Fugle 比較多檔股票,以群創與友達的集保分佈卡為例。

看到這,你可能會想問小編:『對啊!所以要推薦我買群創?還是友達?』很抱歉小編只能回答:『根據投信投顧法,不管是小編還是 Fugle ,我們都不能提供任何投資建議的!』不過,我們會盡力透過提供豐富的視覺化資訊,幫助你做投資研究和決策!

以上就是關於「集保分佈」這張卡片,我們希望帶給 Fugle 投資朋友的幫助。 現在就試試看,到 Fugle 搜尋你有興趣的股票 + 集保分佈 。

有任何想法或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你的掌聲,將如同燃料,持續幫助 Fugle 飛行,謝謝!

🏝 現在體驗玉山證券 FugleTrade ,第一個專注成長的投資帳戶

🏝 下載 iOS App: https://apple.co/2SjERjs

🏝 下載 Android App: http://bit.ly/2Slefys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追蹤、還有賞50下拍手,謝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