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滲透你我生活的龐大商機(上)-真無線耳機 TWS

Min Lin
Fugle
Published in
8 min readAug 29, 2019

--

最近走在路上你可能會發現越來越多人戴著無線耳機,除了最常見的 AirPods 外也開始有各種不同的品牌樣式。真無線耳機 TWS ( True Wireless Stereo ) 除了輕巧方便外,戴上它更有一種走在時尚尖端的不凡感。這代表著一個新潮流的興起,而背後的商機更是充滿著無限想像。

今天這篇文章將會帶你了解以下幾件事:

TWS 的市場概況及成長空間

台灣的相關個股有誰能受惠?

TWS 未來的應用場景及終極想像

自從 Apple 在 2016 年底推出 AirPods 以來,真無線耳機( 以下稱 TWS ) 就漸漸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普及被接受,再加上近來藍牙技術 5.0 的發展、傳輸量、速度及距離的大幅提升,以及越來越多手機都取消了 3.5mm 耳機接孔,造就了 TWS 的需求不斷增加。

而 AirPods 的成功,也吸引了各大廠商如 Sony、華為、小米、甚至 Amazon 都進軍搶攻這個充滿想像空間的市場。根據 Pew Research Center 研究,目前 TWD 存量約 3 億台,全球智能手機存量約為 50 億台,以此計算 TWS 目前滲透率僅約 6%。此外, TWS 由於較容易丟失,因此未來出貨量更有可能比智能手機的每年 14 億部更多,以 TWS 目前年出貨量不到 1 億組來看,未來還有非常非常大的成長空間。

Data Source: KGI

AirPods 仍稱霸著 TWS 市場,但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雖然 AirPods 建立了難以被取代的品牌價值,但由於 TWS 的商機實在過於龐大,除了專業耳機廠,各大手機品牌華為、小米等也都開始搶攻此市場,並用各種如生物辨識、低價策略等招式搶佔不同客群,瓜分市佔率。越來越多競爭者進入這個充滿夢想的市場,然目前除了AirPods 外其餘品牌的客戶忠誠度並不高,所以可預見未來幾年 Apple 市佔率隨市場擴大(分母變大)持續下滑,但依然能穩坐龍頭,而其餘廠商則是會相互廝殺的更激烈。

Data Source: Counterpoint Research
Data Source: KGI、公司官網、自行整理

TWS 的浪潮下,台廠有誰能受惠?

下圖為 AirPods 的拆解圖,可看到他體積雖然很小但製程卻非常精密複雜,而且因力求輕巧易攜帶,許多零件都需要客製化設計。以下將介紹台股中 TWS 的主要供應商,並分析有沒有哪些個股有特別強勁的潛在成長力。

Data Source: iFixit
Data Source: 自行整理

以下四種元件是我認為未來會跟隨 TWS 快速成長,甚至有望高出 TWS 的成長幅度,並且產業進入門檻較高的類別。

晶片

受 TWS 體積狹小的限制,IC 設計廠必須有強力的晶片整合能力,將藍芽、MCU、電源、音效晶片等各類單晶片有效整合。目前還是以美國的高通 ( Qualcomm )、博通 ( Broadcom ) 主宰著此市場。而台廠相關的概念股則有聯發科 (2454)瑞昱(2379)新唐 (4919)原相 (3227)笙科 (5272)盛群 (6202)宏觀 (6568)、絡達。

其中瑞昱在此領域技術較深厚,目前已打入小米、華為等大廠的供應鏈,在非蘋陣營佔有一席之地。瑞昱 2019 上半年每股即賺了 6.35 元,稅後淨利年增率高達 75%,目前本益比約 14 –16 倍,未來如果能持續擴展 TWS 業務那麼成長將十分可期,則目前的股價也不算貴。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深入追蹤研究。

但要注意的是目前越來越多晶片供應商爭相投入此領域,使 TWS 晶片的 ASP 在 2019 Q3 跌價超過 20% ,目前價格已快速跌落至 1.5 美元左右的水位。可想見未來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並可能形成寡占市場。

MEMS 麥克風

微機電系統 ( MEMS ) 麥克風為 TWS 必備零件,但因為設計及製造複雜而且以往應用不多,因此國內一直沒有很多廠商在做也很少有人做得起來。國外大廠有 AAC、歌爾股份。而國內較具代表性的廠商有鈺太 (6679),他以往主要是專攻 NB 市場,最近則因搭上 TWS 熱潮營運開始突飛猛進,但目前股價已有一段漲幅且本益比也來到 30 多倍,並不算便宜。

較值得注意的還有持有鈺太 2.91% 股權的大股東加高 (8182) ,除了能認列鈺太的利益外,更重要的是他還是鈺太 MEMS 麥克風的組裝廠,因此也搭上了 TWS 的熱潮。此外,加高 (8182) 的本業石英元件在即將來臨的 5G 時代也可能被大量採用,未來營運成長十分可期。加高目前本益比約 13 倍左右,評價也不算太高。

鋰電池

TWS 分為耳機和充電盒,一組就需要使用至少 3 顆電池,對比以往有線耳機不需使用電池的情況,是一個需求量從完全沒有到超級大爆發的結構性改變,為符合 TWS 的特性,電池的生產需要客製化,如針狀、鈕扣型的電芯。在縮小體積時同時還要考慮續電能力,製程非常精密困難,能做的廠商也不多。因此我認為 TWS 電池將是近幾年一個爆發成長的產業。目前國外大廠有中國的欣旺達、紫建電子、德國的 VARTA 等。

興能高 (6558) 則是國內少數專注在客製化中小型鋰電池的公司,且手握關鍵技術, TWS 已佔 60% 的營收比例,這讓他從去年掛牌後一路飆漲了一倍以上。然目前本益比約 25 倍,股價並不算便宜。但如果他能持續搶佔這個爆發性的大市場,並打入更多大廠的供應鏈,那麼還是十分值得關注研究。

低功率 VCSEL 感測元件

隨著越來越多 TWS 加入自動感測、AI 語音助理等功能,低功率 VCSEL 從以往的乏人問津搖身變為市場新寵。根據 DIGTIMES 統計,一組 TWS 約需使用 4 顆低功率 VCSEL 元件,且使用量有望再隨 TWS 功能更加多元而增加,是個有望較 TWS 出貨量高出 4 倍的潛力產業。

目前相關概念股以光環 (3234)、AirPods 獨家供應商華立捷 (3688) 為主,兩間公司都極力在發展並找尋合作對象,投資人可持續關心他們的資本支出、公司策略及出貨狀況,來決定他們的投資價值。

除了上述四種類別外,還有很多相關概念股,如揚聲器的美律 (2439)致伸 (4915),組裝代工廠英業達 (2356),軟板廠耀華 (2367) 等也都有搭上 TWS 的熱潮,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再深入研究!

TWS 未來的終極想像:下一個主流穿戴式終端電子產品

未來的 TWS 除了更輕、續電力更強、音質高好外,還有產家目前在嘗試的功能方向,如主動降噪、AI 語音助理、骨聲紋辨識、健康監測、電子支付甚至音樂的雲端串流等。

講到這,我們先回顧一下Apple Watch:

Apple watch 於 2015 年推出,揭示了新穿戴裝置的可能,過去這 5 年,各類型的智慧手表逐年推出,在尚未能完美的解決電池續航力的前提下,智慧型手環成了中期的替代品,整個產業在最近 5 年來呈現高速成長,也造就了許多公司股價的上漲,而接棒的就是 TWS。

TWS 的出現,代表了下一個 10 年新穿戴式產品的方向。透過將運算單元放進耳機,配合上耳機天然的語音互動能力,大大強化了耳機做為智能終端的可能性,因此,未來的耳機只會更智能、更多元連接、更強的終端 ( edge ) 運算能力,當然,還要更省電,在這個想像下,耳機從一個買一副戴 5 年的耐久性消費財,轉變為像智慧手機一樣會每年換代的產品 ( AirPod 已出到第 2 代 ),一代比一代新,一代比一代更強的現象會變成常態,推使著消費者一年一年的消費,如此一來,耳機也變為消費型電子產品之一,未來的需求以及可能的相關營業額,預期將呈現倍數成長,這是 TWS 對我們投資人而言最重要的商業判讀。

想像一下帶著無線耳機,在最自然、輕鬆的狀態下以語音下達命令給 AI 助理,然後 TWS 再將指令傳達給智能音箱,最後由智能音箱控制家中的智能家電,達到最輕鬆、最不耗力、不用特別走去音箱旁大聲下達命令的真正的萬物互聯的境界。智能居家將會改變未來我們的生活型態,而 TWS、智能音箱的問世將是下個世代不可或缺的主角。

今天關於 TWS 的研究大概就到這邊,不過既然都提到智能音箱了,所以下一篇文章將會研究物聯網時代的另一位主角:智能音箱!在報告中同樣將會分析他的市場概況、未來成長以及哪些台股可以受惠。

自我揭露與聲明: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並無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空方部位,且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建倉。我與本文所提到的公司沒有商業關係,撰寫本文僅為分享,並無收取任何報酬。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 現在體驗玉山證券 FugleTrade ,讓年輕人專注成長的投資帳戶

🏝 下載 iOS App: https://apple.co/2SjERjs

🏝 下載 Android App: http://bit.ly/2Slefys

--

--

Min Lin
Fugle
Writer for

台大財金。Fugle富果投資研究員。堅信價值投資,並從產業及財報分析出投資機會。同時也是個三國迷,也會寫一些歷史趣聞。哈囉我搬家囉,以後文章將會更新在新的blog: https://minlin.home.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