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自己的,但这句不是她的

fungtasia
fungtasia
Published in
2 min readMay 28, 2016

--

杨绛_univs
(图片取自http://campus.univs.cn/)

对新加坡人来说,杨绛的名气肯定没有钱钟书来得响,所以,5月25日,杨绛105岁离世,本地媒体并没有太大幅度的报道。

社交媒体上反倒是见到不少专题、悼念与追思的痕迹,尤其转述杨绛语录的更多。我在Instagram阅读了一则手写杨绛短文的字帖,甚是有共鸣,尤其当中一句“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十分认同,于是转发到FB,以飨众友。

今早报章一则简短新闻,写杨绛生前遗嘱,身后事从简,“不设灵堂,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留骨灰”,留下的书籍、手稿以及字画等,全捐赠国家。新闻末,引述了这段话:

人民文学出版社证实,网络流传的杨绛《一百岁感言》,包括“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等文字其实不是她本人所作。该出版社说,在他们出版的《杨绛全集》中并没有收录这样的文字,“既然全集里都没有,自然是假的。市面上好多说是杨先生的文字其实都不是。”

甚是令人气馁。

最近“感染”手写新喜好,到处寻找美文佳句作为抄写的材料,一来为自己贫乏的阅读生活增添一些文气,也希望借由分享,惠及网上友人。过去多年的新闻工作训练,在搜寻的当儿,也特别在意查证来源和出处,却很泄气地发现,网上美文佳句泛滥,但来源、出处总没个准。注明是某著名作家的佳句,再仔细搜证,往往是假货一则。即便是看起来相当“专业”的美文佳句收集站,也充斥了许多乱套作者的例子。

网上流传的许多美文佳句确实很优秀,但我总不明白为何注明原创作者或出处这么困难?扭曲总有它的根源,那里有令人费解的心态。或许是自信不足的体现,创写了佳句,却需要套名家来让它流传。但这样的流传,有何意义呢?

网上假货很多,除了实体假货,假信息、假内容、假文学、假人、假灵魂,无假不有。

所以,阅读更显重要。假如自己老老实实读了杨先生的文字,自然就不会上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