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 / 服儀解禁 — 撕掉制服底下的性別標籤

從男裙到無限制服
板橋高中制服去二元化的歷程

賴春錦|新北市板橋高中校長

「你們學校真的有男生穿裙子上學嗎? 」

這是一年來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一年多前,板中因為服儀刪除對性別的限制而受到媒體關注,當時外界把焦點放在男生居然可以在校園中穿裙子;有些人認為板中譁眾取寵,有些人則表示支持認同;這一年來,尚有關心後續發展的人,總在不同的場合提起這件事,覺得板中的作為會對校園生態產生衝擊影響。

近年來,許多教育法規與學校規章因帶有威權象徵而逐步修正,學校在制服的規定也受到挑戰。以往制服象徵著對學校的認同、方便管理及友善弱勢的論點也受到挑戰,而學生應納入參與決定制服的決策,並認為制服應該要尊重學生獨特性與感受的論點,開始受到重視。

2016 年教育部公布「高級中等學校訂定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之原則」提到,為維護學生人格發展權及身體自主權並鼓勵學生學習自主管理,學校應設常設或任務編組之服裝儀容委員會,委員會中有學生代表。學校對於違反服裝儀容規定之學生,得視其情節,採取適當且合乎比例原則之輔導或管教措施,並不得加以處罰。因此,各校對於服儀穿著的要求,也從過去以集體規範及方便管理為主,到現在開始重視學生意願與強調自主權。

104 學年度板中透過民主程序,逐步解除服儀的限制,開放學生制服、運動
服的混搭;也不再有制服換季的限制,以學生的冷熱需求自主換穿冬夏季制服。2019 年 6 月板中在校務會議中以無反對票通過,刪除對男、女生制服規定的文字。在原先「男生穿著深藍色長褲」、「女生穿著深藍色下裙(長褲),穿裙子時期長度不得短於膝蓋上 10 公分」的兩條規定,修改後為「穿著素面制服褲(裙)子,以藍黑色為主」(註)。服儀的規定去掉「男」、「女」的文字,這是學校服儀打破性別二元框架的宣示。事實上,為了2019 年 6 月 29 日的這一天,我們已經花了幾年的時間在醞釀準備。

註:2019 年 6 月板橋高中校務會議修訂之服儀規定內容

許多學校的制服都有男女不同的版型、顏色的設計。但是卻再製了性別刻板
印象及性別二元論的思維。另外女生制服常有裙裝的設計,裙裝的設計,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女生的活動,忽視女性之身體自主權。臺南女中和臺中女中的學生,過去都曾為了能夠穿著運動服短褲進出校門而發起連署,並在校園內的公開場合集體脫褲爭取自主權。兩所女中的自主集體行動,最終影響了校方以「雅觀」為由的管理決策,翻轉校園運作機制中的權力不平等關係。

而板橋高中原先的運動服設計是男生穿著白色有領的 Polo 衫運動服,女生穿著粉紅色圓領運動服,這種帶有性別刻板印象的制服最先受到檢視。在 2017 年,由師生共同的參與討論,透過甄選設計、打樣及票選,最後產生了新一代的運動服。運動服上有設計感的板中英文簡稱 PCSH ,灰白色的色調,圓領的 T恤,方便學生運動或外出,適合每一位板中學生穿著,算是踏出了板中對服儀去性別化的第一步。

從 2017 年紐西蘭南島小學 Dunedin North Intermediate 、 2018 年日本千葉縣的柏之葉中學的「無性別制服」開始,已經有多所學校省思並重新設計制服的樣式。在 2018 年 6 月,英國 80 家公立中小學也宣佈開始推行「性別中立」的校服政策,未來將允許男生穿裙子到學校上課,藉此保護跨性別學生的權益。甚至韓航空服員的制服也採無性別的設計,無性別制服在各界發酵。板中的新款運動服與各國開始推行的無性別制服,可以說是符應了制服去性別化的共同作為。

2019 年 5 月校慶前夕,由學生會所辦理的「板中男裙─裙聚效應」活動,因為我到議會接受質詢後,受到社會上許多的關注。批評與讚譽者,壁壘分明,更不乏誤解或扭曲本質的意見出現。「打破性別刻板、尊重氣質差異」是板中師生的共識,也是我們性別平等的宣言。「男裙只是表徵,不管穿著什麼服裝,我們都要學習成為有一個有著基本尊重、同理與禮貌的人。」這是當時校慶系列活動之一,學生會在男裙週的影片中提到「為了他們,我們願意再勇敢一次」、「用更多的包容,帶來更多的笑容」的訴求,用行動支持每一個板中人。在這過程中,孩子的同理尊重及無比的勇氣,是我們師長的驕傲。

身為校長,雖然面對外界許多的關心與壓力,但想起那些不被了解的孩子,他 / 她們被孤立或被霸凌,就覺得我這點壓力應該不算什麼。畢竟我有支持我的學校、學生、老師和校友及外界許多的力量。我個人認為:在面對不同立意團體時,要堅持性別平等的理念,我支持師生的活動,但也要勸阻他們不要站到第一線,以保護規劃和辦理此活動的同學。在這樣的理念下,學校盡量維持男裙週的活動辦理的初衷,減少外界的力量干擾介入,讓活動順利的完成。

由於「裙聚效應」活動的辦理,讓板中師生在性別平等的議題上,有了更多對話與討論,逐漸凝聚成一股強大力量與共識。隨即在六月校務會議的提案,通過服儀的解禁。

學校是教育場所,不能因性別而有不平等的規定。不論學校內的硬體設備、教學環境,都應公平為每一位師生設計規劃,沒有誰能或不能。不能因性別而限制學生任何的可能性,這是最基本的平等。

板橋高中從男裙週到服儀規定的修改之後,陸續在其他高中發酵,學校應重視學生主體特質及身體自主權的作為,也開始在校園裡受到關注與重視。而板中推動的歷程,雖然不盡理想,但深化校園決策機制的民主化,以及讓性平教育真正落實學生校園生活裡的目標,在這幾年中逐步實現。

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獨特而不同,我們深知校園中的弱勢就是與眾不同的孩子,我們用理解、支持、尊重和用愛去包容理解每一個孩子,希望性別特質不同的孩子,都能在一種溫暖友善的氛圍中成長;祈願每個不同的人,都能在這個世界找到安身之處。板中解禁制服這一小步,竟能引起大眾的關注,或許正代表著我們做得實在太少。性別平等之路,我們還要繼續前進,期盼大家共行,一起打造美麗而繽紛的校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