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新知 / 當「我」打開性別之眼

性別「意識」* 了嗎?

謝于婷 / 臺北市立景美女中美術兼課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生

*性別意識:個人對於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某種印象,包含了許多面向,是一個多元、動態的存在,是連續的過程(畢恆達,2004;Gerson & Peiss,1985)。源自於長時間累積而成的價值觀,內化成為穩定的意識。因著意識的狀態,影響個人的言行、與行為表現,以及價值判斷。

人,是很獨特的存在。每一個人有其特質與形象;因其個性、思維之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表現。我是一名中等教育的美術老師。這是一段從自身出發,經歷校園性別觀察、發現、省思的歷程。過程中,經歷迷惘與衝擊,都成為教育路上更好的養分。

用「心」聽.見不同

「啊噁~穿裙子!」男學生A看見男學生B在課堂上的創意扮裝,發出高亢的語調說著;一旁的男同學、女同學們齊聲哈哈大笑。

哇!你們看,OOO比女生還會扭!真厲害!」女學生A對著男學生C驚呼。

老師,你知道OOO嗎?我好喜歡那個學姊,她好可愛!不知道要不要去跟她表白?」女學生B於下課後向老師喜悅地分享著。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在校園及教室場域裡,可以聽見各種不同的聲音。而我們自己的性別意識樣貌如何?是否有敏銳的意識,發現、觀察,並且給予適合的回應?

從「發現」開始。透過與人相處,我發現自己對於人的「差異」特別敏銳;因著不同性別的教育環境,單性別教育或混和性別教育環境,學生年齡,以及性別不同而造成學習表現上的差異,甚至是教學過程中學生性別氣質的展現與性傾向的討論。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特別在乎「性別」?回溯了過去,發現原來玫瑰少年一直在我心中。玫瑰少年葉永鋕的故事雖然發生在我很小的時候,卻是很大的性別事件衝擊,對當時候的我埋下了一顆種子,是影響我性別意識的重要開展,使我打開眼睛,看見原來有人跟我「不一樣」。也許幼年時還不懂,但確實因為一個起點,我開始會去關注與我不同性別氣質的人,以及他們如何表現自己的方式,對於刻板印象及歧視有很大的感受力,開始傾聽人的聲音,真實地認識他們的不一樣,培養了現在我在校園職場中對於性別的敏銳觀察。

當我開始成為一名教師,第一次於校園觀察到學生在課堂中所表露的性別歧視,以及學生性別認同及性傾向的流動,更加開啟了我對於性別教育的好奇與探索。我知道,我能因著場域及身份的關係,發揮教師的角色,引導學生從校園時期就能打開眼睛,透過藝術的多元,去看見及省思那些不同,也能適當地關心那些給予不公平或承受不公平對待的孩子,讓他們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提升性別意識,破除性別刻板印象,並且能認識及表達自己。

校園的性別觀察

曾經有一個高一上過我的美術課的女學生,在高三學測放榜後,特別來找我聊天。已經考上大學的她,跟我分享著她對於大學的規劃,說到升大學後會不會交不到男朋友的問題,因為她覺得剪了耳上短髮,外表及個性都過於陽剛,會不會讓人誤會他是女同志,沒有男生喜歡,反而吸引到的都是女生?她也跟我分享,她主動問了身邊性傾向是女生的女同學,自己是否對於她們會有同性的吸引力。我沒有給她什麼答案跟建議,只是聽她說,試著去理解她的想法與擔心,肯定她對自己的認識及了解,也鼓勵她去享受這個過程。

我覺得這是很特別的一次談話,在談話中被衝擊了好幾次,第一,原來學生他們私底下能這麼自然地分享性向的話題,而教師在課堂中是否提供他們自在、安全的空間,讓他們在受教育的階段,就能開始好好地認識自己,並且調整那些可能存在的刻板印象。第二,她讓我想到身邊有些朋友及家人,會將短頭髮、打扮中性、氣質陽剛的女生看成男生,認為看起來很「man」或是打扮「中性」的女生,性傾向就是喜歡女生,可看出自然流露的性別刻板印象。曾經一位朋友跟我說過,「我會喜歡一個人,是因為他的氣質與靈魂,不是因為他的性別。」然而,在真實地與不一樣性別氣質、認同、性傾向的人接觸過後,尤其是到了校園之後,密切地與大量的學生接觸,聽見她們與我分享的故事,讓我更能真正去了解有這麼多的不一樣。每一次與學生的談話,都使我更加認識這間學校的學生的性別意識樣貌以及流動的狀態。

因著我的關注,不斷觀察到身邊與性別相關的事情,我也開始察覺自己的性別意識,我問了自己,學生為什麼會選擇來跟我分享這些私事?我的性別意識呈現何種樣貌?我是否在授課或談話的過程中,無意識地流露出了我的性別意識?不經意的性別意識表露是否帶有刻板印象?或是讓學生有安全感及感受被接納?我是否還能再多做一些什麼?其他老師們又是如何以他們的校園角色與如此多元性別的學生們互動呢?因此我開啟了一個研究,走進不同性別教育環境的高中校園,於混合性別班級、男生班、女生班,觀察師生互動中教師與學生的性別意識表露狀態。性別平等教育的面向多元,透過與教師的談話,了解現階段一些老師們在藝術領域中,如何在「性別」這一塊引導學生思考。

意識「無意識」

你是否意識到了你的性別意識狀態?

多篇臺灣碩博士研究結果顯示,教師會不自覺或有意識地,在教學中傳遞與自身性別意識相同的理念,其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教學實踐時,容易加入自己的價值與判斷。當我們無意識流露的性別意識中帶有性別刻板印象,而學生沒有良好的敏銳判斷力時,則很容易於教室互動中再製性別刻板印象。

以性別觀點為出發點的觀察,透過外在的刺激,確實可以提升性別意識。我原本以為自己是一個很開放、接受多元性別的老師,但在走進不同性別教育環境後,發現生理性別的優先分類,還是一個基本的二元分類法。當時該課堂中不同性別的學生混合而坐,從遠方看,有一名長髮及腰的學生,從外表看並不能明顯看出其生理性別,動作顯露出的是較陽剛的氣質。而我訝異的是,我為什麼遲疑了?因為留著長頭髮的就是女生嗎?還是動作較陽剛可能是男生的機率較高呢?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被放置在性別框架中,但也因為如此,我發現了自己依然存有的性別印象。當我開始不去定義性別時,反而能更加關注學生的氣質及學習展現。發現教師與學生們的互動中,確實會自然地表露其性別意識,有些是有意識,有些可能是無意識,都是其性別意識實踐於課堂中的表現;包括不同性別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身體界線、教學的內容、說話的方式等等。例如搬東西,會不自覺請「壯丁」、「男同學」協助,此時不妨調整為請「力氣大」的同學協助。又例如分組時,許多老師們會刻意安排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同一組,以互補其特質及學習表現上的差異。

除了教室觀察,在與每一位老師聊天的過程中,也都使我有新的看見,了解老師們的性別樣貌,其教學實踐與性別教材解讀。在深入談話的過程中,教師開始回溯其生命中經歷的性別相關經驗,層層剝開,看見一些事件經驗開啟性別意識發展,以及性別意識的轉變,也使他們更瞭解自己,並且加深對於教學與性別的觀點。我發現,有時候不是為什麼我們不思考、不改變,而是我們沒看見這一塊,不知道我們需要調整;在與教師們的對談中也可以觀察到教師透過口語所流露出的性別意識,有時候並非真正的刻板印象,而是已經習慣使用的性別詞彙。

還記得第一次閱讀游美惠(2002)攸關陽剛與陰柔的文章時,性別氣質²(Gender Expression)「陰柔」、「陽剛」的形容詞彙才出現在我的認知,內容中深入探討陽剛及陰柔的概念,以及校園情境中如何影響學生的性別氣質建構,回應了我在學習歷程中,對於多元性別氣質差異的感受,不應該再以生理性別及社會刻板印象去綁定其應該表現之性別氣質,而是以「陰柔」、「陽剛」取代那些時常被使用的「像男生」、「像女生」的口語表達。「剛柔並濟」調和著性別氣質的比例,就像是顏色的調和,透過不同比例能混合出各式各樣的色彩。當我開始有更明確的理解,而非只是一種感覺之後,我知道我能選擇用更好的詞彙去描述。「陰柔」、「陽剛」的詞彙,因著社會對於性別議題的重視,以及108課綱的教材編修,開始出現在美術課本中,不只提供了教師教學的材料,也引導學生能對性別相關的議題有更多認識及思考。從先有這樣的意識開始,讓教師有更多性別相關的材料可以帶入課程,在教學場域與學生開啟溝通,提升性別意識。

[2]還記得第一次閱讀游美惠(2002)攸關陽剛與陰柔的文章時,性別氣質2(Gender Expression)「陰柔」、「陽剛」的形容詞彙才出現在我的認知,內容中深入探討陽剛及陰柔的概念,以及校園情境中如何影響學生的性別氣質建構,回應了我在學習歷程中,對於多元性別氣質差異的感受,不應該再以生理性別及社會刻板印象去綁定其應該表現

用「愛」相待每一份差異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

也許在看見或聽見差異的時候,可以先緩一緩,先問問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再做出反應。社會心理學家Arie Kruglanski(1993)提出閉合式認知(Cognitive Closure)的概念,人在未知、具有不確定性的情況發生時,會感到焦慮、害怕。因為現有的認知與過往的經驗不同,對個體造成混亂與疑惑,在無法判斷、無法掌握之下而產生恐懼。這個時候如果有柔軟平靜的心,能降低著急想解決內心不安而產生的歸因。

成熟就是一種對「未知」的接納。³
Maturity has everything to do with the acceptance of “not knowing”.
― Mark Z. Danielewski, House of Leaves

[3]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當我們跳脫性別,用「愛」的眼光接納那些不同,就能避免複製刻板思維、框架他人。

如何避免再製性別框架給學生,必須意識到自己的性別意識,認識自身性別意識的樣貌以外,還需要省思自己的性別意識是否透過言語、行為無意識地傳遞。因此我特別重視這些細微的思維,調整自己給學生的回應。藝術教材的性別解讀,亦會受到自身的性別意識影響,影響選材及述說的方式。性別平等教育不只是教師於正式課程中融入性別議題,而是平常即會從教師性別意識流露於潛在課程。教師自己要常常讓活水流進心裡,不斷省思,從我的經驗中,札記或是深度談話,都是很好的歷程。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給他們一個安全的環境,透過傾聽、同理,讓每一個孩子感受到愛與接納,能面對不同的聲音,並且有勇氣發聲,打破刻板,對抗歧視。Freire的理論中指出教師是一位學習的引導者與啟發者,能透過從學生的經驗中帶領學生討論及思考(簡妙娟,2017;Freire,1996)。當一顆種籽落在土裡,土壤的本質是否能讓種籽長的又健康又好?教師於校園中就像園丁,澆灌學生,讓他們成為養份富足的土質,讓每個孩子心中「愛」的種籽都能在學習歷程中成長茁壯,用包容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差異,欣賞每一份獨特,成為彼此的祝福。

圖 / freepik / storyset

參考文獻

簡妙娟(2017)。〈Paulo Freire 哲思與教學的反思與實踐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 6(11): 96–106。

陳育淳(2006)。性別議題融入視覺藝術教育之課程行動研究實例。《師大學報:教育類》,51(2):91–119。

游美惠(2002)。攸關陽剛與陰柔:《性別與教育》(Gender and Education)期刊論文(2000–2010)的熱門 議題探討。載於臺灣女性學學會、張盈堃、吳嘉麗(主編),陽剛氣質:國外論述與臺灣經驗(46–65 頁)。 高雄:巨流。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2):117–146。

Freire, P. (1996).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Gerson, J. M. & Peiss, K. (1985). Boundaries, negotiation, consciousness: Reconceptualizing gender relations. Social Problems, 32 (4), 317– 3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