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新知 / 當「我」打開性別之眼

涵蓋「跨性別共融性語言」的性健康教育

陳子良/《兩個爸爸》作者、同志議題倡議者、退休物理治療博士

隨著一般民眾對跨性別議題認知的漸增,了解性別認同的多元性,越來越多的家長、老師或社會服務與醫療等專業人士,開始覺察到自己的小孩、學生或個案是跨性別的可能性。然而當我們在推動適齡的全面性教育時,我們應該思考這些性健康教育教材與資訊是否與時俱進,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從傳統二元¹與順性別²(binary & cisgender)的語言,開始融入涵蓋跨性別與性別多元的語言。

[1]傳統二元,指的是傳統中將性別劃分為男性與女性的二分法。
[2]順性別,指的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相同者;相對的,跨性別指的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相異者。

跨性別的小孩通常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表現出他們的「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有異於他們的「生理性別」(或稱「指定性別」³)。當他們開始面臨性教育有關的議題時,常常會遭遇許多挫折與阻礙,會覺得被排除在這些傳統性健康教育之外(Stephenson, 2020),如果我們能夠在性健康教育中,融入涵蓋跨性別的語言,便可以為這些跨性別孩子移除一些障礙,減少他們可能遭遇的挫折與歧視。以下的例子,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這個議題的重要性。

[3]「指定性別」(sex assigned at birth),是指嬰兒出生時醫療人員在檢查性別特徵後,指定給嬰兒的性別,通常也稱為「生理性別」。然而這個指定性別有時會與孩子將來的性別認同不同,或與其真正的生理性別不同(後者是可能發生在間性人/雙性人/陰陽人――intersex的情況)。

阿皓是一個跨性別的男孩,他出生時的指定性別是女性,不過他從很小就開始清楚地跟他的家長說自己是男生,不喜歡穿裙子、留長髮,也不喜歡玩那些傳統女生的玩具。幸好阿皓的家長很開明,也很努力學習調適,讓阿皓從很小就以男生「性別認同」過生活。然而當阿皓的家長想要教導他如何認識自己的身體、照護自己、及避免被不當碰觸時,他們買了一些適齡的性教育繪本,卻發現繪本中會用「女孩的xx」或「男孩的xx」,這些傳統二元性別模式的語言,來描述器官部位與自我照護方法。他們害怕這種語言,會更加深阿皓對自己生理器官與性別認同的不安,讓阿皓不願意在身體做性別轉換(transition)前,正視自己目前身體與生理上的健康需要,進而不想學習應有的自我照料與安全防護教育。

雖然阿皓的家長很努力的用額外解說,來幫助阿皓有更正向的學習,他們免不了會期待,希望這些性健康教育教材,能融入跨性別議題的語言,讓跨性別孩子覺得自己被看見,而不覺得自己被社會排除,也讓其他順性別的孩子,能從這些教材中,落實地學習到多元性別,進而減少對跨性別孩子的污名和歧視(Maury & Morimoto, 2019)。

最近幾年,歐美與加拿大一些組織與機構,在蒐集徵詢跨性別族群的經驗與意見後,已經開始推動改革,在學校與醫療單位使用的性健康教育中,應該顧及跨性別族群的特殊需要,並採用「跨性別共融性(trans-inclusive)語言」,讓跨性別者不再覺得被排除或忽略(Maury & Morimoto, 2019; SextEd, 2022),也能幫助老師、社會服務、醫療等專業人士,在提供服務時,學習使用共融性的語言,增加性別議題的敏感度與知識,讓這些教育與服務更完整、有效率(Tordoff et al., 2021)。

Haley et al.(2019)建議給跨性別兒童青少年的全面性健康教育,應該至少包括以下兩大項內容:

1.使用「跨性別共融性語言」教導所有全面性健康教育應該包含的內容。例如:器官、生理、成長、愉悅、關係、避孕、同意、性病等。
2.幫助跨性別兒童青少年學習,他們會面臨的特殊議題與其相關內容。例如:性別認同多元、性別不安議題、身體與社會的性別轉換議題、性別肯定介入與服務項目(gender-affirming interventions & services))等。

由於「跨性別共融性語言」需要有更多人、更普遍的認知與重視,以下只著眼在這個議題上。那麼,「跨性別共融性語言」是什麼呢?

簡單的說,「跨性別共融性語言」是一種認知與行為習慣上的改變,是看見性別認同的多元性,了解性別是如同光譜般(gender spectrum)有不同的可能性與認同(意指性別認同並非傳統的男性與女性二元性別而已,有些人的性別認同是「非二元(non-binary)」,然而並非所有非二元性別者都認為自己是跨性別,因此目前國外常用「transgender and nonbinary ― TNB」來涵蓋所有跨性別與性別多元者),同時不以外表來預先假設每個人的性別,進而採用能夠肯定每個人性別認同的語言與稱謂,並且避免使用傳統二元性別化的語言。一個簡單的例子:在演說開場時說「在場的各位來賓」,而不是說「各位女士先生」。這樣的語言能夠營造出友善接納的氛圍,讓跨性別與性別多元者,在不同的場域,都能受到應有的尊重,展現出自主權(Tordoff et al., 2021)。

然而,在性健康教育中,要涵蓋「跨性別共融性語言」,便應該顧及以下四大策略(Tordoff et al., 2021):

1.不將器官、生理功能、身體發展與變化等「性別化」。
2.各種教育與討論內容和語言應以「器官」為導向,而非以「性別」為導向。
3.尊重跨性別和性別多元者的自主權,讓他們自己決定使用什麼樣的言語詞彙來描述他們與他們的身體或部位。
4.描述跨性別和性別多元者自我決定的性別認同。

以下是一些例子(Goldner, 2022; Planned Parenthood Toronto, 2016; SextEd, 2022),讓大家看到很多語言、教材、表格皆可以做適度調整,既不會失去其內容的清晰性,也能同時顧及性別認同的多元性,讓跨性別與性別多元者能夠得到應有的尊重,並接受合適的教育與醫療服務。希望大家可以根據這些例子,同理類推,並且運用前面提到的四大策略,在自己使用的教材與資源中,做適當的發展與調整:

跨性別與性別多元者得到性健康資訊的來源,可能包括學校、醫療人員、同儕、伴侶、和網路。然而由於學校和醫療人員所提供的資訊,往往未能顧及他們的需求,他們常會轉向後三者取得資訊(Haley et al., 2019; O‘Farrell et al., 2021)。然而這些資訊來源不一定有其正確性與可靠性,因此,身為家長或老師、社會服務、醫療等專業人士,我們有責任挑戰自己,不再固守僵化的二元性別觀念,要看見現今多元性別所呈現的種種新的功課與議題,努力做調整與改變,學會使用「跨性別共融性語言」,以便提供更完整、涵蓋跨性別議題的性健康教育,讓所有的兒童青少年,能落實他們的性別平等教育,也讓所有跨性別和性別多元者,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尊重、教育、照料與服務。

後記

2020年,我在美國以一個「有同志孩子的同志家長」身分,受邀參與一個「焦點團體」,審查一個組織發展出的性健康教育教材(Mihaly et al., 2021)內容,在那個過程中,我學習到他們如何努力將「跨性別共融性語言」放入這些教材內容。2022年我在臺灣,跟一個長期參與臺灣性別平等教育工作的朋友聊天,談到這個議題,由於他有很多中央政策與地方實務的工作經驗,他看到了臺灣雖然已在性平教育政策與課綱中放入了「多元性別」,然而在實務的教育執行中,很多人仍然沒有「跨性別共融性語言」的認知與敏感度,而我以物理治療師在醫療體系的經驗中,也觀察到一般醫療人員對這議題同樣缺乏認知與敏感度。這個落差觸發了我書寫這篇文章的動機,想經由我分享的經驗與論述,讓更多人看到「跨性別共融性語言」的重要性,學習如何在實務工作中,落實更完整的「多元性別」教育。

圖 / freepik / freepik

參考文獻

Goldner, S. (2022, February 2). Trans and gender diverse inclusive language matters in healthcare.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https://www.smh.com.au/national/trans-and-gender-diverse-inclusive-language-matters-in- healthcare-20220130-p59scg.html

Haley, S. G., Tordoff, D. M., Kantor, A. Z., Crouch, J. M., & Ahrens, K. R. (2019). Sex education for transgender and non-binary youth: Previous experiences and recommended content. 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 16 (11), 1834–1848.

Maury, M. & Morimoto, T. (2019). Guide on implementing queer- and trans-Inclusive sex education in Michigan. National LGBTQ Task Force. https://www.thetaskforce.org/wp-content/uploads/2019/04/Guide-on-Implementing-Queer- and-Trans-Inclusive-Sex-Education-in-Michigan.pdf

Mihaly, L., Lambright, T., Chang, A. (2021). Adolescent Health Working Group: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Toolkit for Adolescent Providers. San Francisco, CA. https://ahwg.org/download/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toolkit-for-adolescent-providers/

O’Farrell, M., Corcoran, P., & Davoren, M. P. (2021). Examining LGBTI+ inclusiv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youth and facilitators: a systematic review. BMJ open, 11 (9), e047856.

Planned Parenthood Toronto. (2016). Trans and nonbinary youth inclusivity In sexual health: Guidelines for sexual health service providers and educators. https://youthrex.com/wp-content/uploads/2019/02/Trans-and-nonbinary-youth-inclusivity-in- sexual-health-guidelines-FINAL.pdf

SextEd. (2022). Inclusive Sex Ed Language Checklist. AIDS Community Care Montreal. https://sexted.org/wp-content/uploads/2017/04/Inclusive-Sex-Ed-Language-Checklist- SextEd.pdf.pdf

Stephenson, S. (2020, January 2). Transgender people on what they wish they had learned in sex ed: from safer queer sex to less gendered language. Teen Vogue. https://www.teenvogue.com/story/transgender-people-what-they-wish-they-learned-in-sex-ed

Tordoff, D. M., Haley, S. G., Shook, A., Kantor, A., Crouch, J. M., & Ahrens, K. (2021). “Talk about bodies”: Recommendations for using transgender-inclusive language in sex education curricula. Sex Roles: A Journal of Research, 84 (3), 152–16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