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 / 百工流轉 ──女科技人和她們的無限宇宙

讓教育真正回應生活 ── 走入史汀實驗室

周子鈺/史汀實驗室創辦人

喜歡研究事情的人

我畢業於清華大學生醫工程與環境科學系,那個大部分的同學都進到園區做工程師的學校,像我一樣投入教育事業的同學是少之又少。在創立史汀實驗室或成為教育工作者之前,我習慣把自己定義成一個「喜歡研究事情的人」,因為我覺得能把一件事搞清楚非常有趣!

2014年畢業時,國外的「自造者」風潮正流向臺灣,產官學界都在呼應著Maker、創客口號,當時我有機會在室友的帶領下,進入其中蹲點耕耘。白天在臺大念研究所,晚上到處跑社群聚會、當企業裡面的講師、偶爾跑學校教小朋友寫程式、玩機器人。就這樣,經過了5年,我看過越來越多教學現場,甚至也到美國參加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國際科技教育研討會,影響我最深的是看見老師一起共創科技融入各科的可能性,讓跨領域的知識內容能真正落地於生活當中,而這樣的內容更是能夠啟發孩子們的探索力。

科技內容的創作者

後來,我發現我最想研究的事情是科技教學,所以想當「科技內容的創作者」,雖然這可能比當一個老師來的困難太多了,不過這仍是我創業的初心。我希望能夠透過內容創作轉譯艱澀的科技知識,讓學習者能夠真正運用所學。史汀取自STEAM的音,我們把科技教育作為主體,STEAM(跨領域、跨科目)比較是一種存在於史汀的原生基因,讓教育真正回應生活,創造真正植入體內的素養。

我有很多朋友都在體制內教書,對於體制內的教育,我覺得問題是來自於制度和家長,而不該把所有錯誤放在為了要適應制度而生的老師,也因此,史汀一直希望是作為體制內老師的夥伴,透過研習、合作,把外部的資源帶入學校當中。

理工女?理工男?

在傳統世俗的眼光下,理工男、文科女大概是再簡單不過的分類方式了。就算是背著清華大學畢業的招牌,大家還是會想多問一句,專題實驗是不是用學長的數據?大學分組是不是都是上臺報告的那個人?在教育圈,科技老師泛指電腦或生科老師,而這個職業在上半個世紀,多半是男老師的天下;說到寫程式、組裝電路、設計機器人、做實驗,普遍也都是由男同學組成的課後社團。

記得高中時期,我最喜歡的科目就是數學、物理和化學。我讀的是傳統女校,學校大概有三分之二的同學都會念文組,或是先選理組,然後最後跨考文組科系。在那個時候,我就立志要讀理學院,因為我對於很多事情是如何運作感到好奇。其實當心中的信念夠強大時,「理工女」的標籤說實在也沒什麼,反而是進入教育圈之後,市場上對於整間科技教育公司都是女老師,反倒是會嚇一大跳。「女生會寫程式碼?」、「你們是在教做勞作嗎?」、「能不能指定男老師來上課呢?」這些才真正與我所認知的價值觀產生衝突。

好奇心兼具包容和打破框架的力量

當業師的那段時間,時常感受不到成年人學習的熱誠,更是會發現很多學習習慣早就因為社會現實的摧殘,而把學習的目的、利益放在最前面來討論。反而是在國中小階段,可以看見孩子們閃閃發光的眼神,他們還正在形塑自我的階段,這時候最需要好的教育品質和陪伴,那是足夠改變他們的一生。

男性或女性,理工或文科,我認為在新興的創新教育團隊中,擁有好奇心的人,才是能真正兼具包容與打破框架中生存的人。我們現在是10人的團隊,只有1位生理男性,在尋找新成員時,更是著重了溝通、創新、實戰經驗,而非性別。也因此我們的組成居然是來自建築、藝術、文創、歷史、教育、社工的背景的人,也驗證了這樣新興的科技職業其實是有想法的年輕人所嚮往的,而非關性別。

博物館──跨領域教育的溫床

2019年,史汀實驗室成立後的第一場會議,我們4個創辦人就設定「與博物館的合作」作為重要發展業務,因為博物館即是跨領域教育能夠發揮的絕佳場域。2020年,一通電話與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的林怡萱組長就此搭上線,我們在後面3年的時間,努力研究如何讓展示內容轉譯成教育活動,讓科技與性別的議題有感的出現在學生的生命中。

「設計我們的世界」是座落在科教館3樓的常態展,有以時間軸重現了不同時代女性如何參與科學的方式,也有展示在「科學、工程、環境、醫療」領域中,科技性別化的創新實例。在經歷數不盡的教育工作者聚會、學生營隊、現場導覽、海內外線上交流合作後,真實看見博物館內容對教育生態產生多大的影響力。

博物館裡的資源,就像是放大版的課本,同一個主題下有很多觀看的可能性,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即是在2022年11月舉辦的第一場年會,透過自導式導覽、動手體驗及沙龍聚會,開啟不同領域老師進行對話,透過討論,讓設計一堂「性別科技課」變得更簡單,也讓老師變的更有自信。

教育科技還是科技教育

相對於在臺灣比較多人討論的「教育科技」,我很清楚我在做的是「科技教育」。廣義的科技教育,可以說是把「科技知識」設計成「教學活動」;而若要更精確描述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科技教育,我希望除了科技知識的成分,還能培養學生的「專案能力」,也就是做事情的能力,在課程中加入更多玩樂、分享、表達、實作,讓每個人都有掌握科技的創意自信!

研究科技本身,是一小群人在做的事,而在各行各業中活用科技,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事。

「動手體驗」是年會重要環節之一,讓與會者輪流在不 同展區實際操作。(李耘衣拍攝)
2022年11月5日,第一屆「性別展議題教學年會」在臺北市科教館舉行,由周子鈺(中)向為大家介紹當天活動流程 設計與目標。(李耘衣拍攝)

給30歲的自己

看到這裡,可以說是我的20幾歲工作成果的集大成了。關於我自己,希望在5年、10年後,可以看見臺灣有更多人拿科技來做有趣的事情,這件事無關考試、升學、成就,而是在利他、使命、社會共好的精神下發生的。對於史汀的願景,我們會繼續創造好的內容,參與越來越多小型但精緻的教育實驗計畫,成就讓學生探索興趣的學習孵化器,這裡的專長可以是程式、寫作或是社會倡議。

我們的品牌名稱是「史汀實驗室」,實驗的本質本來就是跌跌撞撞,沒有標準答案,每天都是嶄新的一天。期待史汀是一個走在前面一點的前輩,願意為大家披荊斬棘,晴時耕耘、雨時讀書。歡迎更多想要參與科技教育的女力加入我們,你的職場環境不會再被性別所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