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 / 百工流轉 ──女科技人和她們的無限宇宙

在地老化,居家醫療

陳蕙雅/專職居家醫師、宏美德生診所院長

世界人口老化日益嚴重,隨著失能及失智人口的快速增長,老人醫療及長期照顧的需求因此增加,儼然成為各國未來面對的健康照護重大挑戰。1960年代北歐國家提出「在地老化(aging in place)」概念,所謂「在地老化」是指,讓長者及失能者能在自己熟悉的家庭社區被照顧、支持,維持穩定安心的生活品質直到終老,不必因環境遷移導致負面的衝擊而影響健康,藉由供給不同面向的社會服務輸送體系,協助老人留在住家社區中生活,享有安全的居住環境、獨立自主的生活及社會活動的參與(吳淑瓊、莊坤洋,2001)。此一概念散布到其他國家,「在地老化」政策從此蓬勃發展,而醫療照護是支持「在地老化」的重要基石。

「居家醫療」即在家裡對病患所提供的醫療保健服務。回顧臺灣醫療史,自明代萬曆年間(1550–1600)即有軌跡,歷經荷蘭、鄭氏、清代至日本時代,在地化的居家訪視是常態性的醫療服務。日本時代(1895–1945)醫師出診(即家庭訪視)是日常診療業務的重要項目(葉宏明等,2000),這就是老一輩長者熟知的「往診」。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開辦,為強化因失能或疾病特性致外出就醫不便患者之醫療照護,提升其就醫可近性,針對不同疾病需求的病患,陸續開辦多項居家相關醫療照護,包括「一般居家照護」提供有管路(氣切管、鼻胃管、尿管)且行動不便的患者、「慢性精神病患居家照護」及「末期病患安寧居家照護」等。

2001年我在北部醫學中心接受家庭醫學科(下稱:家醫科)住院醫師訓練,跟著居家護理師到偏鄉提供「一般居家照護」,印象最深刻的是,到一個住在半山腰的案家,要爬上高低不平的數百石階才能到達,那天陰雨濛濛,階梯濕滑,要很小心才不會滑跤,當時心想:「病患外出就醫這麼不方便,還好我們來了!」從那時候開始,我對於走出醫院舒適圈到社區訪視的醫療模式深感興趣,相較門診和病房,醫師可以花更多時間了解病患,觀察家人互動及家庭生活,建立信賴的醫病關係。

完成家醫科住院醫師訓練後,我到臺中區域醫院擔任家醫科主治醫師,提供居家照護,包括訪視安寧病人,與護理師、社工、志工組成醫療團隊,從身體照護、心理照顧、靈性關懷、家人關係和解、心願完成到善終圓滿,服務一個病人等於服務全家,這樣的過程讓身為家庭醫師的我感到被療癒與滿足,珍惜每次緣分的締結,感恩每位病人的典範教導。

2016年起健保署開辦「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中央健康保險署,2023),提供社區醫療照護啟動一個全新的可能,以病人需求為中心,提供有醫療需求行動不便的居家病人整合性照護模式,由不同領域的醫療專業人士提供居家訪視,包括醫師診視開立醫囑、護理人員居家護理、呼吸治療人員居家呼吸照護及案家自我照護指導、臨床心理師或社會工作人員訪視;另外也提供藥品處方調劑服務、個案健康管理、24小時電話諮詢服務等。

2019年,甫完成北醫醫學人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居家醫療照護整合團隊之研究:以中部某區域醫院為例〉的我,時任職於某醫院社區醫學部主任,意識到走入社區幫助更多失能病患,已刻不容緩。2019年我成為一名專職居家醫師,面對COVID-19疫情,病患到醫院就醫的風險升高,於是居家醫療的需求大增,除了提供原有的慢性病治療追蹤以外,一旦遇到發生急重症包括嚴重感染、深度傷口、生命徵象不穩定等需要住院的情況,我與社區獨立型居家護理所護理師組成居家醫療團隊,立即啟動「在家住院治療」服務,包括遠距生命徵象監測;到宅抽血驗尿、細菌培養、點滴注射、抗生素治療、呼吸照護衛教、傷口換藥指導及安寧臨終照護等。

隨著居家醫療近幾年推展,經由醫護人員提供例行訪視定期評估和診治,病情變化時提供緊急訪視,和家人召開家庭會議,討論醫療選擇,確立治療計畫,並給予情感支持和鼓勵,可有效預防病情惡化、減少不必要的急診及住院,讓病患可以安心在家中接受專業醫療照護,增進身心復原的能力,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20年職涯,從事居醫之後,回歸初心,直觸人性最脆弱的時刻,探見身心無法自主的悲苦,而我,期待自己有那個能力,隨時準備好,靜下心來聽你說話,讀你的心,陪你哭,同你笑,因為你是最重要的!

(左)居家醫師陪伴長輩在宅善終。(右)社區居家醫療團隊包含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及營養師等,定期研討學習,討論適宜的醫療照護計畫。(陳蕙雅提供)

參考文獻

中央健康保險署(2023)。全民健康保險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229E6EBB8F3CF41B&topn=5FE8C9FEAE863B46

吳淑瓊、莊坤洋(2001)。在地老化:台灣二十一世紀長期照護的政策方向。台灣公共衛生雜誌,20(3),192–201。

葉宏明、林秀碧、吳重慶、黃秀雲、顏裕庭(2000)。台灣居家照護的軌跡初探。秀傳醫學雜誌,2(3), 111–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