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耘衣

身為「文人」,一路讀文組的人,無論是在求學階段或出了社會,對於科技人,始終懷抱敬意。而我以為此生在高二選組之後,就此能與這個次元分道揚鑣、不再往來。但一切卻因為「性別」再度交集。

2022年底,應季刊主題的需求,我參加了兩個重要年會,一是由科教館和史汀實驗室共辦的「2022性別展議題教學年會 — — 改變觀看世界的角度:科技✕性別✕教學」;二是由台灣女科技人學會舉辦的「2022女科技人大會 — — 工作與生活共榮的職場」。我不禁聯想到多年前某知名品牌手機的廣告的經典台詞「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當大家察覺「人性」,就無法與「生活」脫鉤,想當然爾,生活無處不性別。藉著這個機緣,我與科技人重逢,雖然專業領域不同,但面對的生活和工作中的性別議題,確實充滿共感。因此,我們著力在如何打破既定性別迷思,如何從自我實踐做起,敲開一個洞,透進一道光,試著影響周遭的親朋好友,鬆動僵固職場文化、進而打造更理想的生活。

葉萱萱

作為助理編輯,性平季刊的編校日常,除了在辦公室裡,偶爾也會發生在臺南的小店裡。某個週末與朋友聚會,工作信箱「叮」的一聲,原來是103期專題稿件來信,一忍不住,便把稿子打開讀了起來。在南科當工程師的女性友人不禁問起是什麼工作,讓我願意放下美好的休假時光?而後,他也「加入戰局」,說起他作為一個科技從業者的性別觀。

對他來說,作為女性的他已經選擇了科技專業與產業,要是只有成為菁英女科技人,才能讓社會關注科技裡的性別議題,那也實在太悲傷。他更關心的是,關於女性工程師的生育規劃,或可能因生育而中斷的職場升遷。對於已經在科技業職場擔任中階主管,又想擁有家庭與孩子的他來說,這就是最直接的性別v.s.科技的議題。

透過103期,我們邀請讀者們打開性別之眼望向科技,形式上的平等很容易在法律上作出最低規範,但擁有意識後的理解,才能真正帶我們走向那些無法透過法令規範的實質平等。

郭汶伶

科技與性別,一直都是季刊關注的議題。尤其,當前最熱門的關鍵字,應屬數位時代下的產物──AI(人工智慧)。

2021年,季刊93期出版,以性別視角切入數位性別暴力,包含:網路霸凌、同志網路交友文化、創傷與數位陪伴的可能性等,提供各位讀者認識數位時代下不容忽視的性別議題。伴隨科技爆炸性的成長,AI技術的廣泛應用,隔年(2022年),臺灣社會迎來人工智慧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應用Deepfake(深度偽造)衍伸的數位性別暴力事件。這起事件,讓我們驚覺,數位科技影響的層面,將加快或衍伸更多類型的數位性別暴力事件。

那麼,面對數位時代,我們該如何以性別平等的視野回應呢?在本期103期,季刊邀請各界專家,一起談談:從臺灣在地關懷、經驗,結合跨領域/跨專業/跨工具/跨身分,形塑多元社會的可能與性別指標。

這些只是起點,有賴各位讀者與夥伴共同思考與行動。

林奕君

聽說,現在是一個水瓶時代。快速而靈巧的資訊流通、大量密集的思想交換,看似與科技無關的星座符碼,卻意外呼應科技生活為所有人開啟的無限宇宙。

作為性平季刊的編輯,幸運的事情之一,就是這個工作總是能讓原本各自平行無關的生命軌跡,產生新的交集,「做科技」和「做性別」,都是在創造蝴蝶效應,因為永遠不知道現在一個小小的行動,將打開哪扇門,走向何種路徑,看到何種風景,也因此,科技×性別才更加讓人期待,打開的無限宇宙,是否真能通過彼此,創造更公平、友善、寬容的生活。

至少,從103期女科技人的專題企劃裡,我看見了新的探索和勇氣,或許所有的未來與未知,都值得一試。

圖 / Alexander Grey / pexe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