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全新的AI變革,500多年前古騰堡,可以教會我們什麼?(上)

Karen Ding
Generative AI 年會製作委員會
7 min readMay 2, 2023
CC0 BY https://garystockbridge617.getarchive.net/amp/media/interieur-van-de-drukkerij-van-johannes-gutenberg-df9688
CC0 source: garystockbridge617

本文作者為「2023 Generative AI 年會」主辦人之一李慕約。負責內容編修:Ting Chang

李慕約的職業生涯,他總是不怕直接挑戰科技的最新浪潮。放下台大管院畢業生既定的大公司菁英模式,李慕約自學程式,在大數據火熱之前,就一頭栽入資料視覺化的領域。他很酷地用自己的名字成立了公司(大概也是目前看過唯一一人),為大企業提供「資訊訂製化」服務。

而這次,面對Generative AI的浪潮,他也是二話不說迎了上去。原因無他,他在AI生成內容(AIGC)上,看見了如活字印刷術對知識傳播模式的解放:知識跳脫手抄書範疇,進入工業印刷時代。而這次,他看見的AI,即將自動化是人類創意生產模式。從碼字、一筆一畫,進入點子即可付諸量產時代。

於是他開始演講、倡議,讓更多人看見Generative AI在產業中落地的樣貌,一起加入這場歷史性的改變。因為他相信,在AI以秒更新的速度面前,只有人類一起通力合作,才能跑得比AI快。

在這篇文章中,他細數與生成式AI(Generative AI) 相仿,曾在人類歷史上帶來跨時代創新的發明—「古騰堡活字印刷革命」,以及對人類的影響。在歷史的進程中,找到人類應對這波變革的可行之道。

「在你 0 歲以前出現的發明,是自然的;在你 35 歲以前出現的發明,是革命性的;而在你 35 歲後出現的發明,是反自然的。」英國科幻小說《銀河便車指南》如此形容人類面對科技的幾種心態。

現在的你,又是用哪種心態在看待 AI 呢?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到 15 年前出現的革命性發明 — — iPhone,其造就接下來幾年的智慧型手機指數級成長、各大科技巨頭打造自家平台,以及 APP 的黃金年代。

再把時間拉回到更久以前,現在你我認為再自然不過的「古騰堡活字印刷術」,在五百多年前橫空出世後,先是為技術成本帶來大幅下降,並接著重新定義新時代的人才和企業競爭力。

若正如大家所說,「現在正是 AI 的 iPhone 時刻」,那麼可以想見,上述情況也將在 AI 時代再次上演。如果你仍是用「35 歲」的反自然思維面對這股 AI 浪潮,很可能在浪起前就失去競爭力。

我們該如何看待 AI 即將帶來的影響?思維上該如何調整?更重要的是,對個人和企業主,現在可以採取哪些行動做好準備?

古騰堡革命帶來哪些改變?

AI 帶來的第一大改變,是成本和數量的進步。

以 500 多年前發明的古騰堡活字印刷為例,其發明後讓書籍製作成本在 50 年內下降 340 倍(如果原成本為 100 元,在活字印刷發明後只需要 0.2 元)、書籍數量增加了一千倍。想像一下,如果現在所有的數位內容,在未來 50 年內會再成長一千倍,那數量有多驚人?

如果你覺得古騰堡時刻替內容創作帶來百倍、千倍的進步已經夠驚人,那麼 AI 呢?進步幅度是一萬倍!

意思是,以往,若寫一份稿子、設計一張視覺的成本是一千元,現在只需要 0.1 元,ChatGPT 的成本是每個字萬分之三元台幣,是過去的萬分之一,且產出時間更從原本的三天縮短到十秒,進步三萬倍。

因為速度和數量的進步,讓 AI 將對世界帶來第二大改變:門檻的消失。

一種是技術門檻,過去一名畫家可能需要經過四年訓練,才能畫出一幅品質不錯的畫,而現在任何人都能做到這件事;即便不會寫程式,也能請 AI 寫網站、做聊天機器人。

另一種是語言門檻,過去一位作家可能只能擅長一種語言、做一種語言的創作,但現在 AI 可幫助作家說好世界上數百種語言。

還有一種是風格門檻,過去一位創作者可能畢生只會熟悉創作一種風格,但現在,則可以很輕鬆地透過 AI 使用上萬個歷史風格,或創造出新的獨特風格。

「用嘴巴說、就能看見」的時期已經到來。

古騰堡時刻之前和之後的思維改變

現在,我們已經看見 AI 在成本和數量的大幅改進,而這些技術本質的改變,接下來會替個人和企業帶來哪些思維上的轉變?

一、90% 的工作價值趨近於 0 元;10% 的工作產值提升千倍

這句話來自美國著名軟體工程師與作家 Kent Beck。AI 讓內容生成的技術門檻變低、任何人都能來做,因此有 90% 的工作價值會趨近於 0 元;但同時,也有 10% 的工作,在 AI 輔助後能提升效率,讓產值得以提升千倍。

二、門檻消失、護城河時代的結束

過去是「護城河時代」,只有特定技術的人可以畫畫、寫中文書、做獨特風格的作品,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市場,能一本萬利地賺下去。

但現在更像是「飛航時代」,任何人都可以畫出 80 分的畫作、寫出 80 分的文稿、創造某種風格。這是真正的全球化市場,我們正在跟全球的人競爭,他人可以飛越你的護城河。

面對新科技,新舊時代的人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舊時代的人會很焦慮地想著:「我要怎麼保護既有事業?」但新時代的人則會將 AI 視為機會,可以跨過原本的語言隔閡,探索牆外的世界。

三、工作流程部分被 AI 取代、部分被賦能

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是只需要 80 分品質的工作,例如簡單的翻譯、社群媒體的文章配圖等等。

但需要 100 分品質的工作,則是能被 AI 賦能。以翻譯工作為例,流程大致包含:AI 翻譯、校閱、客戶溝通、取得信任。由於 AI 讓翻譯初稿能更快完成,人類得以將資源集中在後段的校閱、溝通和取得信任這塊,槓桿出更多成果。同理,在做設計、寫合約時也能槓桿 AI 能力。

四、贏者全拿 vs 無用階級

從客戶角度出發,一定會想要找能提供最好服務、第一名的人才或供應商。在過去,第二名會有工作,是因為第一名滿載了。但現在,第一名有了 AI 賦能、能做的事情變多了,因此幾乎不會有輪到第二名的時候,也讓第二名變成「無用階級」。(註:「無用階級」指的是被 AI 取代工作、無事可做的人,出自《未來簡史》。)

另一個加速無用階級產生的原因是,當 AI 讓創作門檻下降千倍、價格下降萬倍後,也有以成本為導向的客戶決定乾脆自己做。想像一下,原本一件設計作品要三萬元,但客戶現在只願意付三塊錢,這是一個人類設計師很難競爭的價格。

五、「AI 經驗」是稀缺資源,贏的人會繼續贏下去

有 AI 使用經驗的人,會因為有經驗而帶來更多機會。因此,就像一個黑洞一樣,有經驗的人將會累積更多經驗,相對的,沒經驗的人無法累積經驗,因此,一開始使用 AI 的人,更容易繼續贏下去。

六、不一樣的事情、不一樣的人才

在古騰堡時代之前跟之後,「印刷」的意義大不相同。

以前,印刷業最重要的是那台印刷機、需要有印刷工廠和印刷工人,因此需要更多理組類型的人才。但在古騰堡時代後,我們不再需要擁有自己的工廠和印刷機,反而出現更多出版社和作者,利用別人的印刷機做自己的印刷品。印刷產業從「平台」變成「應用」,也出現更多對文組類型(如作家)的工作。

這有點類似現在的 AI 時代。在過去,我們需要很多理組人才訓練 AI 模型,在未來,我們需要用別人的 AI 模型做出自己的 AI 應用,這會需要什麼類型的人才呢?

七、企業自己生產輪胎會太過昂貴

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傾向直接串接 ChatGPT,而非自行開發聊天機器人。原因正如同,現在已經很少有企業自己開發作業系統、試算表和即時通,而會直接採用 DOS、Excel 和 Line 等既有工具,因為雖然自行開發的好處是更安全,但會相對難用跟需付出高昂成本。

(全文待續,請見下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