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Scott Webb from Pexels

【碎碎念】打開腦洞的思維模式(上)

腦洞大不一定是天賦,也可以靠練習獲得。

--

上一篇文章有提到關於如何打開腦洞:

先來解釋什麼是腦洞:

腦洞是21世紀的新興網路用語,百度百科解釋:

腦洞是由腦補衍生出來的詞語,指對一些情節在腦海內進行補充。而腦洞比起腦補又更加誇張,主要形容一些想像力超群的人,如同「腦袋破了很大一個洞,用超強的想像力來填滿」的意思。

根據上述,要擺脫掉慣性思維,把腦洞打開,學會用不尋常的主意來填滿,讓那些慣常的思緒不再時常地影響你。

那到底該如何開發腦洞呢?網路上推薦可以利用兩種思維模式作為練習參考,分別是「直覺思維」與「發散思維」。

💡直覺思維(Intuitive Thinking)是指不受某種固定的邏輯規則約束而直接領悟事物本質的一種思維形式。直覺思維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識等特徵。直覺作為一種心理現象貫穿於日常生活之中,也貫穿於科學研究之中。💡發散思維(Divergent Thinking)是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比較常見,它表現為思維視野廣闊,思維呈現出多維發散狀。可以通過從不同方面思考同一問題,如“一題多解”、“一事多寫”、“一物多用”等方式,培養髮散思維能力。

先從直覺思維開始說起。

直覺思維

在尋找資料時發現一篇報導,將直覺思維做出很好的解釋:

若你在特定領域有大量經驗,大腦就會有更多的信息來比對當下的情況。這就讓你的直覺更可靠。

就像創造力一般,你的本能會隨著經驗而改善。

看到這裡,可以發現直覺就是我們經年累積知識的結果,利用潛意識給予的答案來進行行動或決策。

而且,原來「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兩者是互補的。

發現直覺,分析原因,找到點子

分析思維顧名思義就是對遇到的事情進行理性分析,依據以往的經驗和知識做出判斷,有趣的事,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佔據主導地位的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居然是互不衝突的。

分析思維和直覺思維通常並不相關,不過可以同時發生。
即使是開創性的科學研究也能從直觀知識開始,讓科學家能構思出創新的點子和假設,之後就可以通過嚴謹的分析測試進行驗證。

而且,雖然我們時常認為直覺草率而不可靠,分析思維同樣也有不好的時候,已經有研究指出,過度思考也會影響決策準確度。

甚至有些時候,分析思維很可能是直覺思維做決定後的後續處理,以賦予直覺思維合理性。例如有些人問他人意見,可能不是因為沒有主意,反而是心中早有了答案,想透過理性分析得到更多支持而已。

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出決定,卻仍然想知道背後的邏輯原因。

要打開腦洞,可以從發現直覺→分析方法→找到點子的模式進行,下面舉個簡單的例子:

萊特兄弟有天望著天空,看見許多鳥在天上翱翔,想著如果能如鳥一般,在天上遨遊該有多好。他們因共情於鳥兒產生的直接反應,這是直覺;接著他們開始研究「飛在空中」的可能性,於是找了資料想了許多方法,這是分析;最後,他們總算找到了一個可能實現的方法,就是「製造飛機」,這是找到點子

Photo downloaded from Pexels

透過萊特兄弟的發想過程,有沒有意識到,原來直覺思維和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靈感」雷同,如若不細細品味,很可能就錯失了一個絕世妙點子。

創意本身大部分都是些一閃而過的想法,我們要有意識的學會去捕捉它們,善用潛意識去帶領你回到還未被社會化、對事物都充滿好奇心的狀態,從本能去感受環境,時間拉長,也許就會發現,提案不怕沒想法,文案不怕沒味道。

下一回的碎碎念之腦洞系列,將聊聊「發散性思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