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倉效應2:從人性的角度探討科技產業和全球化的影響

這本書用人類學的方式來觀察世界,繼而開拓不同領域的視野,並用人本主義的角度來解析科技產業,讓人們思考解決如何問題時可以更全面。

這本書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1. 工程師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向他們一樣的思考,而這將會帶來全球化的災難。
  2. 文化脈絡不同,物品創造的意義網也會隨之而異。
  3. 傾聽消費者的想法,考慮他們的所在地,摒棄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觀念。

從人性觀點開拓個人領域的視野

  • 從全球使用者的角度來看待產品設計的重要性。
  •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找出新的思考方式。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對於科技產業和全球化的社會而言都是一個挑戰,因為社會需要不斷地創新和進步,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因此,開拓視野找出新切角來設計創新產品,變成是這個世代的我們必須要學會的技能。

在書中提到的可口可樂這個範例:
雖然可樂的外瓶看起來都差不多,但俄羅斯人覺得它可以撫平皺紋,海地人覺得它可以復活,巴貝多人則認為他可以把銅變成銀,在電影『上帝也瘋狂』裡,喀拉哈里沙漠中的昆族部落,誤把一個從飛機扔出來的可樂空瓶當做了聖物,而這些都是在說明:文化脈絡的不同,物品創造出的意義網也會隨之而異。

所以書中強調必須傾聽消費者的想法,考慮他們的所在地,不可以認為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這也是我認為這本書最重要的一點。

人本主義

  • 人類學者在研究人類行為和價值觀念時,通常會將人作為研究的核心。
  • 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關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觀念和行為。

在第二章中,作者提到了工程師無法掌握的全球使用者這個問題。工程師往往會認為,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應該向他們一樣的思考,他們屏棄、忽視或是嘲弄那些對他們來說陌生的人類行為,而書中的觀點為,這將會帶來全球化的災難,這一點在當今的科技產業中尤為重要,因為科技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因此,學會如何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問題,才能設計出更加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各項消費性產品。

另外,在第五章中也提到了失敗的三方合作這個問題。權力的運用不只是透過正式的階級,也會經由非正式管道,而且衝突不一定都是公開的。最嚴重的誤解,有時會發生在同一族群的不同團隊之間,主要原因是沒有人會留意或質疑自己的定見,更不會花時間去了解別人的想法。這個問題在組織內部和跨組織合作中都很常見,如何有效地溝通和協作則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橫向視野

  • 橫向視野帶來道德財富。
  • 管理者需要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

人類學家研究的是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因此他們的研究成果有助於建立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間的差異和相似之處。這對於現代企業和全球化的社會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在第十章的範例提到,英國石油公司 BP 執行長魯尼遇到一個非常能言善道的環保抗議人士,他約那位抗議人士在一間咖啡廳裡見面,在會談當中魯尼靜靜的聽她把論點敘述完成,雖然當中有非常多他不認同的地方,但對他來說,透過另外一個人的眼睛看到不一樣的世界會覺得受益良多,他認為人一定要學會如何傾聽,才能得到個人觀點之外的見解。在現代企業中,管理者需要具備橫向視野,才能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並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和價值觀,建立一個和諧、有效的團隊,提高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

全球化和科技產業

全球化和科技產業

  • 需要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因為我們身處在科技產業和全球化的時代裡,每分每秒都需要不停地創新和進步,也因此需要不斷地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書中也提供了從人性和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的新思路。同時隨著疫情的解封,各企業更開始努力將產品和服務推向全球市場,以擴大自己的業務。但是,由於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不同,企業需要根據當地的文化和價值觀念來進行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例如,可口可樂在亞洲推出的廣告和在美國推出的廣告就有很大的不同,這是因為亞洲和美國的文化跟價值觀念不同所必須設計出來的差異,必須因時制宜這樣才能打動到當地人的心裡。

此外,跟隨著疫情的影響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在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遠端工作和學習。這種方式可以節省時間和成本,同時也可以讓人們更加靈活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工作方式,只是,遠端工作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缺乏人與人面對面的交流和互動,人們也需要更強的自律和管理能力等等。

結論

《穀倉效應2_未來思考》 這本書提供了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待科技產業和全球化的發展,讓我們知道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面臨的問題,從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書中也強調了人本主義,提醒我們來關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觀念和行為,並應用到生活或是工作中的任何場景之中。

也許整本書的撰寫方式有點像是流水帳般的記事,但其實從裡面幾個提出的實例,還是可以窺看到作者相當致力將人類學的概念推廣到各行各業,並期待更多以人為本來所設計出來友善當地的商模以及產品。

作者:吉蓮.邰蒂

  • 英國劍橋大人類學博士
  • 多項記者與學術類大獎
  • 著有穀倉效應、瘋狂的金錢、新泡沫經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