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用性測試實務問題討論 😉

Gogolook Design team 有個很棒的自發活動叫 product open space,來參加的同事們會提出幾個自己想跟大家討論的議題,投票後針對當週票數最高的主題討論。有時發問、有時單純分享自己經驗,是個輕鬆的分享場合。

某次 product open space 的主題是 「易用性測試」,設計師們提出了不少之前自己做易用性測試時會遇到的問題,我也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經驗跟想法。以下是當天討論的彙整內容。

1. 易用性測試感覺可大可小?哪些情境下可以做易用性測試?

我以前試過用最基本的紙本 Wireframe 進行易用性測試,也有試過極高擬真的 prototype,易用性測試絕對是可大可小。

(雖然每次都跟設計師說真的不要再精修 prototype 了,但每次設計師在測試前都會無法克制的把 prototype 越調越高擬真 😳)

prototype 越高擬真,當然受訪者越能在不需講解的狀況下開始測試,但線框稿也是能做易用性測試的。主訪者掌握測試目標後,可以提供其他素材和說明,讓受訪者同樣能體驗產品、提供初步看法。

線框模型原型

易用性測試受 prototype 限制的狀況是常遇見且絕對可以先準備好的,所以仍要回到最源頭問:什麼情況下要作易用性測試

我的想法是,當你面臨的問題:(1) 查網路資料沒有很適合的解答 (2) 團隊內不太有共識或難以決定時,就可以做易用性測試,讓受訪者的回饋來幫助你決定和改善產品。

只是要注意的是,滿多團隊平常沒有足夠資源找 real user 做易用性測試。有時大家會累積想測的東西,一次測一堆任務。導致單次測試時間偏長、任務數量多,受訪者、主訪者、協助者都會滿累的。但其實測試跟開發一樣都是可以敏捷迭代進行的。

當有想測的內容時,可以先找親友測測看,或是盡量找公司內不同團隊的人做走道測試。當手上 task 完整到不太有內部爭議時,再找外部 real user 來測試,看看有沒有漏掉的盲點。

易用性測試並非追求一次到位、包山包海的測,小範圍的迭代測試會更適合開發節奏快或資源有限的團隊。

2. 易用性測試要假定 TA 嗎?不設的話,對測試結果會不會有影響?

在規劃測試時,研究員通常可以看這次預計測試的內容,大致抓出要找的受訪者條件,再跟團隊討論是否需要調整。所以基本都是會預設 TA 的。

但不設 TA 、設得不夠細,或甚至是想設細一點但找不到人,只好給材料讓受訪者角色扮演,會不會對測試結果有不好的影響?通常我會看產品/任務的性質去考量。

選到合適的受訪者真的是先成功一半喔 🥹

產品/任務的性質

如果產品/任務的使用情境較沒有門檻、面向大眾,受訪者條件就可以設得比較寬鬆。如果使用上需要特定知識或情境,就會建議要找到符合條件的受訪者,測試結果的偏差會比較小。

雖然上一點才說易用性測試敏捷的測比較好,如果沒有找外部 user 的資源,先找公司其他同事走道測試也是好方法。但當產品的使用範圍越 niche,找到越符合條件的受訪者,訪談內容通常會帶出額外發現,這是訪問同事不太容易發現的。

所以平常找內部同事幫測能處理掉多數的易用性問題,但找 real user 能讓產品再進一步,有機會更中 TA 的心。

以 Gogolook 旗下產品為例,Whoscall 是協助大家處理陌生通訊問題、辨識你的陌生來電,幾乎是所有人都能用到。但依 user 的背景和特質,使用的動機強度可能會不太一樣。所以如果是想測試陌生號碼辨識、反查這類功能的話,受訪者的條件就能放比較寬。

但若是貸鼠先生的信貸產品頁面測試,由於金融領域會有比較多專業知識,是有相關背景、曾申貸、有做貸款功課等經驗的人才會了解的,對貸款沒有需求的人可能不太知道,留意到的重點就會不太一樣。這種情況下,受訪者的條件就會有比較多要求。

同樣的,主訪者可以簡易說明貸款懶人包,讓受訪者快速理解。但實際經歷過申貸的人,他留意到的細節一定會和沒有切身經驗的人有差異。

在有資源的情況下,我們會盡力去爭取找到符合經驗的受訪者。但若沒有資源,找不同 squad 的同事來試試看,能排除明顯的易用性問題,同樣也會有收穫的。

3. 如何確保受訪者的表達方式是我可以理解的?怎麼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理解我的問題?

通常我會用 (1) 測試前的電話訪問 和 (2) 測試中的覆述,來確認受訪者的表達狀況和我們雙方的理解是否一致。

測試前的電話訪問

Gogolook 最常用的招募方式是這樣的:我們利用不同管道接觸潛在受訪者,請他填寫一份短問卷,內容包含基本的行為問題,詢問他受訪的意願。若他願意受訪,最後再留下聯絡方式,研究員會主動聯繫他。

Gogolook 的使用者們都對自己的個資保護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所以若不是願意受訪的人,我們不會請他留下可辨識到個人的資料。

在測試前的電話訪問裡,我們會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來看受訪者是否能順暢的表達他的看法。若文不對題,或發現他不是這次研究的目標對象,則再禮貌地和對方說明,未來若有合適的研究會再主動邀請他。

不過要留意的是,現在的受訪者多半不太喜歡講電話(我也是)。電話中回得簡短不見得代表他不健談或不願意分享,多打一些電話比較能建立自己的判斷基準。

結果打電訪最焦慮的是研究員自己 🥲

測試中的覆述

每當訪談到一個段落,我會嘗試把剛才受訪者跟我說的話,現場做個小統整,請他聽聽看是不是符合他剛才跟我描述的內容。

這時候如果他想到剛才漏掉的內容,也會在這時候補充。這樣能確保受訪者有盡全力的回想到這次訪談主題裡他的所有經驗,也能藉由主訪的口再快速提一次故事,確保雙方認知在同一條線上。如果你理解錯了,受訪者會在此時糾正你,那又有再調整的機會。

有個隱形的好處是,受訪者通常不像研究員這麼熟悉錄音錄影設備,有時講話聲音會比較含糊。研究員快速綜整能確保這個階段的紀錄完整,若有同步旁聽但剛剛恍神的同事,這時也能再聽個懶人包。

這樣做的壞處大概就是回聽錄音檔時,會聽到自己一直在整理前個段落的話,有點不好意思就是 😳

4. 如何確保自己能客觀提問,不帶主觀意識?

最快的方法就是找個研究員,自己的設計不要自己測,讓旁觀仔研究員為你服務 😆。

自己的設計自己測時,真的是很難保持客觀 。

我會建議可以多準備一些中立的罐頭發問句,例如「你會先留意到哪些地方?」、「這個地方你覺得怎麼樣?」之類的,當感覺自己情緒很滿快要辯護時,可以先用這些罐頭問句擋一下。

另外就是回聽自己的錄音檔,雖然真的全身尷尬,但這時就可以記下自己也許不那麽客觀的狀況,不斷提醒自己。研究員也是得要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不小心問出引導性問題的。

5. 如何確保在有限的時間內問到想問的問題?

時間控制真的是滿難的。經驗豐富的焦點團體主持人通常能精準控制每個段落的時間,也能識別出哪些點是值得深挖的。控制時間及確認訪問內容是否需要再深挖,都需要經驗累積,很難一次到位。

所以我會建議與其在控制時間上苦惱,不如提升測試或訪談的次數,讓這次排不進去的問題、這次訪談才發現的問題,可以整理到下次再來問。

在 Gogolook,我們運用每次發問卷累積的受訪者資料庫,當團隊現在有些具體問題想問,但問題量都沒這麼大時,就做小規模的測試和訪談。受訪的時間短、也能在一個 sprint 內取得資料,協助團隊調整方向。

以上是我們的日常討論,都是大家的經驗交流。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或建議,也歡迎一起討論,讓產品越來越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