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Talk UX @ Taipei 心得分享

Jasper Shia
Gogolook 設計團隊的學習筆記
6 min readOct 21, 2017

今年與Gogolook設計團隊一起去參加2017 Talk UX,許多講者的分享都十分有趣且難得,跟大家分享我特別喜歡的四場演講:

Designing speech-driven interface — Anna Abovyan

M Modal是一個讓醫師能夠透過口說來撰寫病人的病歷的服務,透過口說的方式,能夠大量縮減醫師在編修這些病歷的時間。講者與我們分享許多開發M Modal的過程,包含語音辨識或語音控制的技術與應用。從基本的語音辨識技術的核心開始,延伸至應用的服務應注意的設計原則,也提到在各個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下,語音控制會有什麼不同,最後利用Nielson提出的10 Heuristics for User Interface (https://www.nngroup.com/articles/ten-usability-heuristics/)來檢視在語音控制的應用上是否也有相應之處。

簡單擷取一些重點分享,大家應該都知道人類短期記憶的極限是7±2,但語音控制上記憶的數量更少,只有3±1,由於記憶的限制,因此在語音控制設計上,我們必須把重要的事項放在句子的最後面。例如「您可以撥打2123–5678,至總經理分機」的語音控制語句,應改為「若您要播打至總經理分機,請撥2123–5678」,在這個任務下,使用者要記下的是電話號碼,因此把電話號碼放在語句的最後面,讓使用者更能記住他所需要的電話號碼。

其他還有透過確認的語句來降低錯誤的指令,或是在語音控制的語句上應該對於錯誤的文法有更大的接受度來增加指令成功的機會…等等,都能夠提升語音控制的使用者體驗。另一方面,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也會影響語音控制的設計。例如德國車子的導航,較少使用女性的聲音,因為德國男性普遍不願意接受女性的導航。

整體而言,這場演講的架構很清楚,也讓人獲得許多語音辨識技術與語音控制設計的知識與經驗,是很棒的分享。

如果你要設計語音控制的話,以下是講者提供的推薦書單:

Voice User Interface Design (Michael Cohen,James Giangola, Jennifer Balogh)

Wired for Speech(Clifford Nass, Scott Brave)

Designing Voice User Interface(Cathy Pearl)

How agile Saved My Design Team — Elayna Spratley

講者透過他在Austin Design Studio導入agile的經驗,分享導入agile工作流程的方式以及要注意的地方,並透過訪談Austin Design團隊中三個不同的角色(Engineer、UX Designer、PM)在系統導入前與導入後的感受。

導入agile的方式我想有許多文章都說明的很詳細了,例如將要開發的大功能切割成較小的功能,透過2–4週的sprint固定產出讓大家完成階段性的目標並能更早獲得使用者的回饋,以及每天的stand-up meeting讓成員了解彼此的狀態並即時溝通…等等。

在聽演講的過程同時也檢視目前團隊的工作流程是不是還能有更好的地方,我覺得對已經使用agile開發流程的團隊(像是Gogolook),或是想要但還沒有開始使用agile開發方式的團隊,都是很有幫助的一場演講。

Design for Social Impact — Caroline Arvidsson

在敘利亞爆發戰爭之後,許多的難民被迫逃離自己的家園,這些難民在逃難的過程中,不知道該往哪個國家才能尋求到保護,主要獲得資訊來源的方式是他們的手機,但網路上的資訊往往不夠正確,甚至充斥的許多的謠言。同時,一些成功獲得庇護的經驗並不一定適合每一個人,申請條件會根據年齡、性別、國籍,往往會有不一樣的待遇。為了幫助這些難民獲得正確的資訊,他們設計了一套 Chatbot -Refugee Text

在艱困的逃難使用情境下,「提供準確的資訊」、「支援多種語言」、「依據不同使用者客制化」、「適合各種行動裝置」成為這個服務設計的目標。

Refugee Text讓用戶透過簡訊與聊天機器人對話的方式,獲得用戶的年齡、性別、國籍…等等,提供正確的資訊給用戶。這樣的服務讓大部分的人可以快速、方便的使用,並根據不同的國籍提供不同的語言,讓更多人可以輕易的使用。

除了Refugee Text之外,講者也分享了許多他看見的現況,這些現況是不在那個區域的人很難去了解的,例如難民們為了增加自己被庇護的機會,必須先搭船從義大利或瑞典進如歐洲後,開始躲躲藏藏兩三個月,經過好幾個國家,中途不能被發現,因為他們希望自己進入北歐才被發現,北歐國家收容他們的機率相對較高。

這些真實難民的處境,我想只有在當地的人能夠感同身受,這個為了幫助社會而做的設計讓人覺得很感動。

Tackling a Career Change Like Tackling a Product Problem — Engly Chang

在Facebook當Product Designer的Engly與我們分享他在求職過程中的經驗,他認為找工作與解決一個設計的問題很像,因此他用解決設計問題的步驟來分享他找工作的方式。

第一步:Identify the problem

在開始之前,先釐清問題的本質,可以透過 5 Whys 的方式,連續問自己五次why,讓問題一步一步的深入,最後找到這個問題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例如:我為什麼無法被錄取呢? 可能是作品不夠吸引人。那作品為什麼不夠吸引人呢?可能是我做的產品不夠特殊,讓人提不起興趣。類似這樣連續問自己五個問題,就能逐漸找到問題的本質。

第二步:Focus on Impact

要讓自己對於公司是能夠有影響的,而每個不同類型的公司所需要的設計師也不同。舉例來說:在大公司裡的設計師,可能最需要的是與其他部門溝通合作的技巧,在新創公司可能需要的是結合各種不同技能,例如又會寫程式又會作設計的設計師,而在設計公司需要的可能就是跟客戶溝通的技巧等等。針對不同的公司,展現自己的特點,讓公司認為你是有影響力的。

第三步:Test and feedback and iteration

就像作設計一樣,不斷的測試、改進、再重新設計。每一次的失敗都是一個經驗,調整之後再嘗試一次也許就有機會能夠成功。

除了以上幾場演講之外,現場的設計對談也都滿有意思,可以聽到在不同國家工作的UX designer的設計經驗,例如在荷蘭、日本、中國的設計團隊溝通的方式,或是設計師面對德國客戶與面對台灣的客戶在溝通上必須有什麼不一樣的方式,都是很有趣的分享。

以上這些演講都能夠在Talk UX的Facebook粉絲頁看到直播的錄影,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唷!

https://www.facebook.com/talkux1/?fref=t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