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雲端廚房會失敗

職男行為研究社
goodbento2016
Published in
Jan 8, 2021
Photo by Clay Banks on Unsplash
文章摘要:
導致雲端廚房失敗的可能原因。
一. 有沒有充分理解雲端廚房
二. 不具備餐飲知識,尤其是數字面向
三. 雲端廚房的先天風險
針對上述的建議。
一. 不知道該考慮什麼?先考慮地點
二. 不會的話一定要請懂數字的顧問或諮詢
三. 不同起跑點的任一方做雲端廚房的順序要不同

雲端廚房,在廣義的概念上像是能乘載各種品牌的中央廚房,透過外送服務,提供傳統餐飲拓展線上市場的機會。但其實在疫情之前,歐美市場已行數年,最有名如2020年在美國上市的DoorDash。

2020的尾聲,外送、共享廚房這幾個關鍵字在台灣開始受到重視。

我們有幸一回台就接到新創的雲端廚房管理職,包辦菜單研發到銷售策略,試圖在方興未艾的台北雲端廚房市場中,從零到一。

然而實體結果是從零到零,不過對我們而言是重大的里程碑。

依著這幾個月來的經驗回頭檢視,我們歸納出幾個雲端廚房可能的失敗線索。

線索一:不瞭解雲端廚房

網路上許多雲端廚房的定義,就不贅述。
簡單來說,雲端廚房必須提供幾點優勢:

  1. 地租必須便宜:只提供烹飪的服務,可以跳脫過去精華地點的限制。
    對雲廚經營者來說絕對成本較高(因為即使選偏遠地段,坪數通常需要較大)但只要能有效分割空間,讓數個進駐者去平攤,平均地租仍是較低的。
  2. 較低的前場人員、裝潢成本:同上,不需要華美的裝潢去吸引顧客,透過平台與物流來串連廚房與顧客,因此前場的成本較低。但仍需要一定的前場人員去處理不同進駐者的外送單、協調外送員與廚房的進度,這點對進駐品牌數量多,或是餐點內容複雜的雲廚更是無法避免。
  3. 規模化經濟:將相同的食材項目比極大化,增進議價空間、降低庫存管理複雜度…等;亦或是用同一平台去行銷多個品牌;集中化管理外送單據。

上述三個優勢有兩個跟地點有關,而租金通常又是雲端廚房固定成本的最大宗。因此,對雲廚經營者來說,地點決定一切
地租(固定成本)幾乎決定了所賣食物的樣貌(毛利、技術需求、銷售量、價格),而常被忽略的用地法規、排水、排廢會因現場環境,導致額外成本的增加,也都必須納入考量。

入駐者也無法置身事外。

地租只是被轉嫁在長約中,加上平台抽成,產品必須高毛利,也就是說,不能做太創新(冒險)的嘗試,否則那薄到不行的利潤沒辦法提供入駐者待下去的誘因,不會也不可能繼續待在雲端廚房中。

這對於號稱入駐者能夠低技術、低成本就開店的雲端廚房來說,很是弔詭。因為仔細研究下來發現,長期雙贏難度很高,除非雙方都很有經驗(或運氣)。也因為這樣,經營者與入駐者在沒有完全理解雲端廚房的情況下,容易像初學者揮棒,球看得到但打不到;即使不揮棒也不會被三振,但體力只是越來越少。

線索二:不了解餐飲(尤其是數字)

除了老生常談的市場定位,想進入雲端廚房領域前,都必須具備,或是準備學習餐飲的財務管理。因為餐飲的毛利真的低,既有及後繼的勁爭者又非常多,更不用說比起以往的消費模式:內用、外帶,(雲端)外送的產品毛利硬是少了一半。也就是說,同樣價格下,你必須賣比內用或外帶兩倍的量才能達到一樣的目標。

餐飲已經是數字的經營。千萬不能只拿趨勢、熱情或商業雜誌的心法來賭注。

“成功的方式百百種,失敗的卻總是那幾個 ”

其中,最無爭議的失敗原因就是財務的匱乏。開一間店,再多的錢都不夠。即使你是入駐雲端廚房的那方,因為賣出100塊只能賺到35塊,其中還沒有扣掉管銷費,每一塊錢都變得兩倍重要,安全邊際變得很小。

外送平台的定價也不是只要定的比較高就好(我們甚至被要求過定出食材成本50%的低價……),這涉及了非常複雜的策略及原理,非常因地制宜。有人會想以量制價,但人手不一定能支撐品質;有人想賣高價,但得先找出並養出客群;也有些人想先賠本賣,但用其他毛利較高的品項來分攤壓力,等待顯著的成長動能。

拿掉以往的服務人員、內用環境、傳統銷售,雲端廚房裡的營運策略與開源節流等仍無法與餐飲脫鉤,更無法對數字無視。

歸根究底,一切都會回到:『你手頭上到底有多少錢?對於數字,你掌握多少』

線索三:未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台北看到的許多雲端廚房,其面貌跟定義大多與一開始的討論不符。比如除了外送也做內用外帶、廚房規模不大,僅能提供2~3組、或是提供活動場地租借的服務。

這很合理。畢竟新的商業模式大多需要接地、調整及改良,以反映市場的真實需求。

然而,正因為模式未成熟,可能性非常多,未確定的市場風險也隨之增加。另外在台灣小本創業相對容易,雲端廚房的條件就不會那麼吸引人;即便吸引到需要一點硬體規模創業的人,過低的毛利使得經營難度變得非常高,無論是雲廚經營者或是入駐者。

雲端廚房能考量的問題實在太多太雜,不知道該從何下手,就從地點開始吧。

而關於地點,並非只要考慮行銷學,一些較硬的水電、法規概念,皆需經驗及直覺。正因為藝術成份太高,基本的數字題更要把握。

在這裡假設你非餐飲出身,最重要的忠告是:尋求有經驗(尤其能提供數據分析)的顧問。太多有經驗的廚師真的只是廚師,對於營運大多沒有扎實的數字想法,太難套用在瞬息萬變的新模式。

Photo by Thom Milkovic on Unsplash

關於這樣的商業模式,以我們的觀察,雲端廚房現階段較適合已有識別度的品牌入駐,作為Off-premise試水溫的地方。原因有二:

○品牌依賴:
在網路上,消費者對品牌更加依賴,何況食物可是從看不到的地方被產出,因此產品需要靠品牌來撐腰,前期才有利潤空間。讓已成長或成熟的品牌入駐,對於沒有餐飲人脈及背景的雲廚經營者,也能降低因為不斷被市場淘汰而增加的入駐者流動率。

○已經建立識別的品牌:
有品牌資本的一方不可能一直依賴第三方(雲端廚房)。只要後期發現外送市場是有利可圖的,可能會在未來投資並培養自己的外送管道,畢竟在台灣兩大外送品牌的抽成真的都超高;對於希望專營雲端廚房的經營者,掌控物流的議價能力就變得更為重要,否則約一到即可能被棄之不顧。

新創的品牌,即使外送正夯,現階段也不用太耗心力在雲端廚房上。外送的銷售佔比也不要太高,我們曾經因外送銷售成長大增,結果毛利不增反減。

另外,在國外的雲端廚房也開始出現授權給第三方營運的模式,其實就是品牌把“烹飪”及“外送”發包給雲端廚房,僅提供食譜及原物料供應商,如此一來就能降低品牌方在外送端的人事壓力(以及現場的庫存風險)。

這樣更專業化、高效率的分工模式,或許是未來雲端廚房得以在後疫情之下維持成長的關鍵。相對應的,品牌強度、商業機密、食品衛生及相關法規勢必也會有所變化。

未來的家將沒有廚房功能,食物會從同一個地方完成。送到你家的麥當勞並不會是從你家斜對角的麥當勞而來。

對於餐廳的樣貌,我們覺得會越來越像電影院與串流媒體,提供給消費者的符號界線愈趨明顯,分工也越來越細。進食與氛圍體驗的差異。

Photo by Kevin Grieve on Unsplash

而我們仍是老派一點,想親眼看到用心的食物被客人享受著。

期待能為台灣餐飲貢獻微薄之力。

--

--

職男行為研究社
goodbento2016

曾經食物是我最超值的創作素材,現在是資料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