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 Agency 第一年的大小故事

加入果思設計後的點點滴滴

Tina Tzan
Goons
11 min readJan 30, 2019

--

算算再幾天,就是加入果思設計的一週年了。

經歷了四個 APP 設計專案五個提案,時間匆匆忙忙的過去,雖然所有環節都必須加快腳步,卻也因此鍛煉出敏捷的手腳,與更快速的思考能力。記得之所以下定決心離開 Inhouse,就是希望趁年輕多磨練,接觸更多類型的專案與客戶,讓設計能力不會被單一產品的格局框限。

一年過去了,回顧一下發現隨著專案跟工作經驗的累積,自己看待工作時重視的部分也有所轉變。

因此我想把這一年的心路歷程記錄下來。這篇文章不會講到設計手法或研究方法的應用,純碎是分享我身為 UX Designer ,在 APP 設計公司工作時,實際碰到狀況、心態上的調整與工作方法的轉變。

序曲、從面試到錄取

面試當天走出會議室已經九點了,Roger 對著空無一人的公司大嘆一聲:「太殘忍了!居然留我一個人!」然後送我到電梯口,握手之後告訴我:「最晚這週五,會給你答覆。」

這是我對果思的第一印象 — 活潑、認真、有誠信。

2018 年初決定轉職後,我面試了四間公司,主要是因為想找更有挑戰性的專案公司,讓我快速接觸多樣化的客戶,累積不同領域的專案經驗。這是我第一次認真找工作,前兩間公司都是被找去面試,談了 ok 就拿到 offer。那時剛出社會害怕得要命,對自己能力沒自信,根本不知道該多方比較,有公司就先去。直到這次轉職,才知道篩選自己喜歡的公司有多重要。

果思設計是個很特別的公司,我在投履歷之前就被 104 上的文案吸引了,因為它在公司簡介上清楚說明了這個行業的困難:

然而,在選擇加入果思之前,你必須要知道:

我們身處的產業並沒有想像中有趣,不但執行過程壓力很大,也不乏痛苦之處。外在如遇到無法溝通的客戶,規格不斷地異動,與無故延宕的專案;內在則有挑戰技術時的挫折與失敗,觀點之間的衝突,和永遠不能停下來的腳步。

最快樂的時候,只有真正看見成效的時候。想創造出更好的作品,唯一方式是靠著無窮熱情,不斷學習、思考與嘗試。

照理來說公司都會盡量將自己寫的很有吸引力,避免讓求職者看到它的缺點啊!但果思卻誠實的告訴你 — 「業界並不夢幻,但我們仍然為自己的付出感到快樂」,這種情操讓我莫名的感動,唯有當你真正愛你所擇,成就感才能戰勝現實的苦悶。我相信能寫出這樣文字的人,一定深愛著自己的工作。

後來我順利地爭取到面試機會。當天準備了四個作品,逐一分享作品方向、內容、設計過程、碰到的困難與專案讓我學到的事。很意外的,Roger 並沒有限制這場面談的時間,不但讓我講解所有的作品,而且每一個都全神貫注地聽。面試四家裡面,只有果思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我,以一個被面試的人來說,我感受到意外的尊重與重視。歷時兩個多小時才結束的面試,(我覺得)我們相談盛歡。

最後,我收到了果思的 Offer。那天簡直興奮的飛上天了,一方面對未來的挑戰與改變充滿期待,一方面很高興我所中意的公司也同樣中意我。

於是這年的點點滴滴,就從這一天起展開序曲。

一、2~4月試用期:APP 新手村,提心吊膽打基礎

老實說上工前一天我都還忐忑不安,因為原公司是做 RWD 網頁,導致我在 APP 設計上的 knowhow 有些不足。惡補了一整晚的 Guideline,不斷說服自己船到橋頭自然直。

隔天報到後立刻接到第一個專案,起先公司讓我按照自己的方式做,每天下班前再開會做 review。於是我就用既有的認知下去做,隨機應變。

第一週有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第一個專案是遊戲 APP,設計「任務機制」的時候,我絞盡腦汁列了十來種任務,包含任務名稱、任務內容、故事性等等都想好了,結果報告時卻直接被 reject。討論過後才知道,業界需要的是更明確的「 機制」,不是「內容」。所謂的「機制」指的是邏輯,是哪些項目可以被設定、搭配成任務的一套規則,而我卻以為要把任務的條件設定都想好。「一定是先有邏輯,才有內容。」這是我在果思上的第一課,設計機制時先考慮規則跟使用情境,剩下的變因留給客戶自己操作。

透過第一個專案摸索設計邏輯與內容的不同,理解到「先有邏輯,才有內容。」設計機制時先考慮規則跟使用情境,剩下的變因留給客戶自己操作。

前兩個月都處在謹慎小心的狀態中,很怕一不注意就設計出有失水準的畫面,所以我不斷在網路上尋找遊戲的 reference,任何操作都參考數款遊戲的類似功能以後才敢下決定。當時不太敢談創意,只求自己能安全下莊。

隨著第一個專案持續推進,對 APP 設計也越來越熟悉。原先就對元件跟狀態設定有了解,自從實作之後,本來 Web 沒有的操作與微互動也馬上有了概念。做中學本來就是最快的方法,而專案公司因為要面對客戶,需要更正確而清楚地講解設計細節,過程中就會為自己不斷複習,進而強化了對設計的認知。加上跟 UI 溝通時會確認不同狀態時的元件變化,只要有認真,自然會發現許多該注意的細節。

這是我這一年最快樂的時期。每天都有大量新鮮的事物在發生,我常常充滿精神,因為蒐集到一個新的知識而沾沾自喜。

二、5~7月偏執期:走火入魔追求詳盡的細節,盡可能減輕工程溝通負擔

第二個專案開始後,我的工作方法有了重大的轉變。由於專案內容充滿各式各樣的圖表、資訊欄位跟資料邏輯,釐清每個 function 都是一大考驗。

果思有自己的 APP 開發團隊,所以設計師都是面對面直接與工程師溝通。這段時間每天都要被工程師進行問題轟炸:Default 值是多少?圖表怎麼縮放?長條圖最多顯示幾條?底下的日期用什麼格式顯示?速率怎麼計算?資料要存到雲端還是本機端?英制跟公制單位切換時小數點可以顯示幾位?複合式的資料圖表該怎麼疊圖?

因為 Wireframe 沒有定義清楚,導致一卡車的問題不斷浮現,每天都在跟工程師拍謝,造成他們來回溝通的困擾。

為了讓自己脫離麻煩製造機,我開始把每次碰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Default / Max / Min 值要設定、複合式的數值要給公式、圖表的比例尺縮放原則要定義、點擊出現鍵盤時 input 在畫面的位置要畫出來……每被問一次我就記下一個設計細節,在下次碰到類似元件時提醒自己記得標注。

這時候的我認為,專業的 UX Designer 應該要清楚定義頁面上所有細節,最好讓工程師都不用離開座位就能把 APP 刻完(當然有問題還是要溝通啦)。於是我的 Wireframe 越來越詳細,密密麻麻的標注讓工程師越來越少造訪我座位,因此帶來滿滿的成就感。我還整理了一份 UX 在各個階段必須考慮到的 Checklist,方便公司未來的 UX Designer 都能 follow up。

為每個設計階段都設定好 checklist,用來檢視自己有沒有把細節定義完整。

除了畫面上的細節定義,為了更順暢的溝通資料架構,我也開始了解畫面背後的資料庫邏輯。從 Database 到 Server 之間的關係,到 APP 頁面上哪些項目由本機端控制計算,哪些由 API 算好打值過來, 透過專案一點一點累積,就是為了讓自己能用工程師的語言溝通,降低時間成本。

每天都提醒自己「魔鬼藏在細節中」,多花 30 秒定義好,省下 3 分鐘溝通時間。那陣子有大量專業資訊需要消化吸收,雖然偶爾覺得疲憊,但偏執如我,卻也因此感到過癮。

三、8~11月提案期:離開舒適圈,學習以商業考量制定設計策略

一度以為已經將工作做的很極致,做了三個專案後也算得心應手。但8月時出現了一個新的挑戰,顛覆了原先的認知。這個挑戰就是 — 提案。提案是什麼?簡單說就是跟客戶報告我們會怎麼設計他的產品。

沒有提案經驗的我被分配到 UX 規劃的部分,需要有競品分析、設計方向跟設計內容。我以為跟前三個專案的前期研究沒有不同,所以就用同樣的手法下去做。分析了客戶現有產品的主要缺點,還有競品上可以效法的優點,定義完主要客群之後,就覺得「應該足夠了吧!」

殘念的是,提案前一週內部會議發表完,我就得到一個不正面的評價:「先講結論,這個案子大概拿不到。」原因是我花太大的篇幅分析客戶現有的缺點,還有其他競品有哪些做得不錯的地方,卻沒有提出具體要怎麼設計。

「客戶既然決定要改版,就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產品有多差。講了這麼多分析卻沒給出結論,這樣的提案任何客戶都不會買單。提案的時候要一個問題一個結論,告訴客戶你具體會怎麼設計以及設計的原因,讓他能看見的整個產品的全貌,以及產品能為客戶帶來的價值。」

最後我把提案整組打掉重做。重新思考客戶想透過這次改版達成什麼樣的目的?以什麼方向下去設計才能符合客戶的品牌聲量?有哪些具體的 function 可以幫助產品達成商業目標?進而以主題式闡述每個模組的設計動機、設計內容與預期效益。這份提案後來微調了名詞用法後就被公司認可,寄出給客戶了。

這幾個月內陸陸續續有許多新的提案,依照時間長短、產品性質、品牌聲量,每次提案都有不同的設計表現策略。需要先大量搜集資料幫助判斷,衡量訂定的方向是否與目標價值吻合。

從提案過程中我改變了看專案的角度,提高視角以「品牌」出發,重新檢視設計中「商業目標與使用需求的契合度」。比起按照 SOW 去設計產品,提案充滿時間壓力與不確定性,但也因此訓練出更全面、靈活的思考方式。

四、12月調整期:重新思考如何以「價值主張」出發,增加專案方向定義的精準度

經歷了五個提案以後,有一天聊天時 Roger 問我:「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 UX 研究時的目的嗎?」這問題讓我滿頭疑惑。

「因為我看了你們的訪談記錄發現,雖然可以了解部分行為或習慣,卻不知道到底訪談具體想達成的目的是什麼。」這一說確實戳中了盲點。過去每次訪談,我都抱著「了解使用行為、發掘使用痛點與甜點、發掘潛在需求」這樣教科書式的目的,盡可能詢問受訪者的使用習慣、感受、發生過的問題等等,卻比較少事先「假設」我想透過訪談「知道哪些具體事項」,甚至是「驗證什麼想法」。

更廣義來說,研究階段做的每一件事,都應該有具體的目的,像競品分析時要先設想好想得知的結論、訪談前要依照訪談目的擬好訪綱、使用測試前要依目的列測試腳本。這些我都知道,然而回頭檢視做過的研究,的確有點因為養成習慣,而讓研究過程「流程化」。省略事前的目標設定,做的每件事或許還是有價值,還是能導出許多 insight ,但卻無從比對進行的「方向」是否正確。無論時間成本的耗費或研究的成效,都少了具體可衡量的基準。

而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對「價值主張」的假設。根據〔價值主張年代〕一書的定義,價值主張是指「個人或企業對於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為顧客做出的承諾價值,且能達到個人或企業獲利的目的」。缺乏價值主張的假設,將會導致研究過程失去焦點,最後演變成在零散的資料中拼湊洞見的窘況。

因此我重新調整了前期工作策略,未來要先透過市場研調與競品分析,歸納並假設產品的價值主張,進而以「驗證並調整價值主張」為核心目的,擬定相對應的 UX 策略還有工作計畫,並確保過程中的每一步產出,都能對核心目標有實質的幫助。

期望調整過後的工作流程,能幫助我定義出更精準的產品方向,進而導出具體明確的設計原則,貫徹在設計過程中,產出真正有價值的數位產品。

結語

一年過去了,記得當初聘任信上寫著「希望你為果思帶來更多的激盪,也希望果思能不負你的期待」,不確定自己為公司帶來多少激盪,但我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對的,這裡的工作內容多元遠超出預期,不斷增加的難度更帶給我源源不絕的戰鬥力。

綜合回顧 2018 年,從最初對 APP 的摸索,到現在累積了許多經驗,很感謝果思讓我有機會透過各種專案逐漸進步。最開心的是 104 上的文案沒有騙我,的確每天都在經歷新的挑戰,常有挫折與失敗,但征服之後,等著你的就會是一點一滴的成長,還有逐漸累積的實力與自信。

希望 2019 年會有更多有趣的專案,為忙碌的 UX Designer 人生,再寫新的篇章。

我是果思設計的 UX 設計師 Tina,我們專注在 App 設計與 App 開發,創造真正有價值的數位產品。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幫我拍手;有任何想法或想補充的事項,也歡迎在留言區留下你的足跡,期待我們能教學相長,分享看法:)

--

--

Tina Tzan
Goons

幸運卡位的中小企業資深菜鳥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