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思居家工作高效 PS 術:善用數位工具進行 Planning + Sync

保持步調和認知一致,大幅減少溝通斷層

Kathryn Wang
Goons
Published in
7 min readJul 6, 2021

--

隨著臺灣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果思也當機立斷宣布全面改為 Work From Home,主管層在當週假日共同討論因應 WFH 新增或刪減的工作流程,直到現在已經施行一個半月左右,期間不管是在個人心態、會議工具、文件管理都進行了一些迭代,效率似乎還有不減反增的趨勢 👩🏻‍💻

原定 WFH 到五月底,沒想到一路延長到七月了 🥲

不過在想著提升工作效率之前,還是得先克服心理上的不適應,從一開始有點期待,到後來需要面對工作與居家分界線消失的焦躁感,只能透過視訊看到彼此還是感覺少了點細微的互動⋯⋯,於是你會聽到 UI 部門時不時冒出怪聲音,各種打嗝跟亂叫(當然不是會嚇到鄰居的那種)。顧及手上的任務固然重要,但互相聊聊生活瑣事(很廢也行),也是不容輕忽的減壓活動。

WFH 讓我們知道,原來計畫還能更完善、溝通還能更精準、會議還能更簡化,也才發現果仁的快速適應力真的很強大。

✅ Plan ⇢ 適時變動計畫讓你更自由

艾森豪將軍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Plans are nothing, planning is everything.”

在現實世界裡,幾乎不可能有一項專案能夠完美地「如期、如質、如預算」的完成,那計畫還有存在的意義嗎?計畫是一個理想藍圖,讓你在執行過程中可以持續朝專案目標前進,避免發散而偏離了目標,也能及早嗅到風險、排除不確定性,真正關鍵的是「如何應對眼前的變化,即時修正計劃」

當現況有了變化,計畫應該連帶變更,別被原先路徑給匡限住,更不要糾結在「奇怪?怎麼跟我原本安排的不一樣,是不是我不會做計畫 😰」,不是的!以實際面來說,一切都在掌握內或許才是反常現象,也因此我們要保持計畫的彈性,適時調整計畫會讓你在執行上更自由。

每位果仁都要具備「做彈性計畫」的能力,根據 PM 訂定的專案時程,為自己安排每週工作項目。WFH 之後我們利用 Notion 共編進度文件,所有人的現況都一目瞭然,清楚看見彼此手上有哪些任務和完成狀態,另外針對未完成的任務補充原因、將臨時多出的工作以特別顏色標示。

果思密密麻麻的 WFH 每日進度

💖 Tips ⇢ 為計畫預留 20% 彈性空間

做計畫前要先認知到:不是塞好塞滿就是所謂的好計畫,人類的專注時間跟體力都有限,一天雖然有 8 小時的工時,但能夠維持高效率產出也許頂多 5~6 小時,就連我這個摩羯工作狂,都還是需要時不時放空喘口氣。

負載量達到 100% 的工作計畫,會導致當變動發生時,不由自主感到焦躁又慌張:「完蛋!又有東西要改,這些工作又要延後了 🤬」,這是因為計畫沒有事先預留任何容錯空間,只能透過「疊加至原先計畫、延期原先任務、延後執行變動」的方式調整,疊加讓你工作負擔變大,延期讓你後面的計畫跟著被打亂。

被塞好塞滿的計畫,遇到變動時會加重負擔或搗亂計畫

既然變化幾乎可以確定是絕對會發生的(差異在於發生頻率和影響層面),那我們做計畫時就可以將 20% 的彈性空間保留給這些「無法預期的項目」,這樣一來即使臨時接收到新需求、或是突如其來的改動,都可以透過 20% 的空間吸收這些額外成本。如果一切順利,還可以將 20% 的空間運用在隔日預計要執行的任務。

✅ Sync ⇢ 早晚共同對齊目標和進度

9:30 開始上班會視訊進行早晨醒腦儀式(立會),以專案為單位,由每位相關成員輪流分享今天的工作規劃以及碰到哪些困難、是否需要協助,18:20 下班前各部門內部會再以文字或語音的方式回報當天實際執行狀況,彼此的信任感在這段期間顯得更重要。

原先我們使用 Google Meet 做為線上會議工具,但各部門必須建立自己的連結,造成連結數量眾多不易管理,需要切換會議時還要再點擊特定的連結,另外連線品質也時常不穩定,種種原因讓我們決定嘗試 Discord。

Discord 就像是語音版的 Slack,可以建立不同的 channel,我們建立了「全公司 / 部門 / 專案」共 17 個 channels,溝通順暢度跟效率比以往提升很多,目前遇到的唯一困擾大概就是不能換很ㄎㄧㄤ的個人背景吧!

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 Discord 小房間

💖 Tips ⇢ 根據緊急程度選定有效的溝通方式

要特別注意的是,選用方便的會議平台並不代表會議可以想開就開,若是緊急程度較低的討論項目,可以透過 Slack / LINE / E-mail 溝通,成員可以在自己方便回覆的時段給予回應。

  • 主題 討論項目為何?必要時請附上連結或截圖
  • 現況 遭遇到什麼問題?初步的解決方案和處理方式為何?
  • 判斷 預期可能會帶來的效益或風險為何?是否需要協助?
  • 會議目的 是否清楚會議的目標?要解決哪些未定議題?
  • 會議準備 是否有相關文件需要先消化?相關成員是否已足夠理解資料?
  • 會議成員 是否有可以下決策的相關成員參與?
  • 會議結論 是否收斂出「明確且有共識」的結論?⚠️ 記得要確實記錄
  • 會議後續 是否有待辦事項需要後續再追蹤或討論?

💬 結語

在家工作的這段期間,一方面感激自己很幸運可以在艱難時刻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一方面也感覺到工作時間不知不覺在蔓延,工作與非工作狀態的切換變得比疫情前更困難,我的做法是開啟兩個 Chrome 瀏覽器,劃分出「工作/ 私人」兩種類別,下班時先把工作的瀏覽器隱藏,只保留私人分頁。

這樣的狀態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日子,希望每個 WFH 的夥伴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跟步調,從有點壓迫的實體和心理空間釋放出來。感覺精神快要承受不住的時候,就看看 WFH 梗圖吧,這方法聽起來很爛,也沒有實質性的產出,但對我來說它是個在短時間內就能讓我發笑的救急小物,每次笑一笑之後,心理壓力就會被吸收掉了一些。

(忘記從哪裡看到的梗圖)

對於本文有任何建議、回饋、想法,歡迎在底下留言!也可以透過我的 Facebook 聯繫我 🙌🏻

--

--

Kathryn Wang
Goons
Editor for

先好好過生活,才能好好做設計🌞 ig: @read_and_refr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