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移的時光之塔:「逆向堆疊 — — 模型和他們的影子」

文/吳欣怡

「逆向堆疊:模型和他們的影子」展覽現場。

「逆向堆疊 — — 模型和他們的影子」展覽,以記憶與檔案為主題,由黃韶安策展,於國立臺南生活美學館分別展出林怡君、陳顗竹、吳聯吟與走路草農團等四件錄像與動力裝置作品。空間分布上,除了牆上摘錄著小泉八雲文句【1】的明亮入口外,繞過彎角之後,四件展覽作品皆陳佈於兩個黑暗的展場中,作品所散發的光與影,局部而稀薄地疏散濃郁的黑暗,形成某種溫柔的指引,在觀看與穿越每件作品的動態中,像走進一座靜謐幽微、由紛呈記憶堆疊而成的時光之塔。於此,記憶不再是擁有絕對時間與空間的過去,當記憶自時間之流被提取至現前,注入每位藝術家的作品之中,過去轉瞬即逝的時光在作品轉化中發生偏移,形同光的折射,穿越各異介質後,截斷筆直的路徑,自原來軌跡飄移,於是曾擁有絕對時空的記憶,在一一穿透作品後,其時間性與空間性變得不再徹底,並因此增添了大量的開放性,成為作品的創造動能。在觀看展覽中,如同走入一層層由藝術家所掌管的記憶領地,呈現在逃逸、延展、複合與變異的動態中,那被重新雕琢的時光,整體展覽如同一座奇異的時光之塔,為抽象的記憶闢築了可視的正面與不可視的背面,在正反建構中,閃現著忽明忽暗、若隱若現的幽微光芒。

【1】「如果她會說話,她可能會訴說關於空氣和水最奇特的故事。無論她這般通透的感官能力是恩賜或是折磨,她對明顯現實的認知,肯定遠不及對隱而未見的」。
——小泉八雲(Lafcadio Hearn),〈嗚嚎〉,《幽冥日本:日本陰翳之美與哲思》,新北市八旗文化出版,2016,頁166。

記憶的背面:感覺結構的論證

林怡君,《勞作地景:運動場》,2021年,單頻彩色錄像、3D列印、裝置,11分59秒、空間尺寸。

在展覽中,林怡君與陳顗竹皆選擇以錄像為主要形式,在《勞作地景:運動場》裝置作品中,錄像周遭零散擺置的數件3D列印模型與一件農地場景的攝影輸出。黑色模型難以辨識對應的原物為何,所呈現的僅是約略輪廓,以及在展燈照射下自模型延伸而出的陰影,攝影輸出則是所有裝置元素中唯一呈現農地實景之物。錄像內容為藝術家嘗試以LiDAR光學雷達技術捕捉爺爺的農作田地場景與器具的過程,然而愈是試圖複製與掌握記憶,卻愈是察覺純粹再現的不可能性,所表現的並非光學科技如何精準重現眼中物景,而是在一次次試圖捕捉記憶的過程中,不斷面臨各種因素的干擾,藝術家將這些干擾編輯成錄像敘事章節,包括「強烈陽光」、「成為透明」、「這牆與那牆之間的難以遮掩」⋯⋯等,它們是「記憶拒絕成為檔案」的各種方法,使記憶以多變的型態逃逸於被複製的命運,愈是意欲掌握,記憶愈是一次次流失於藝術家的指間隙縫,難以絕對捕捉亦難以完整觸及。「流失」與「拒絕」精準指出記憶「無法二次建構」的特性,並在「不斷逃逸」之中,呈顯記憶的乖張與遊牧,不採正面具體形象形構記憶,而是以反向的方式,透過探討記憶的不可複製性,表現無聲記憶中的高張動能。

陳顗竹,《就地重遊》, 2021年, 影片, 23分29秒。照片由陳漢聲提供。

在陳顗竹的《就地重遊》錄像作品中,自多年前的北歐家族旅遊出發,那些看似承載記憶的旅遊照片被逐一攤佈,照片所對應的並非顯現真實的影像,照片與真實之間的粗暴對應關係被精密拆解,藝術家不迷戀記憶的真實,而是在大量圖像的堆疊之中,層層銳利地分解與析辨,使眼前呈顯的已不再是可視的旅遊影像,記憶與圖像拉開距離,彼此不再存在著必然相互指涉的關係,在這段被闢築的間隙裡,藝術家以創作詮釋注入獨屬自身的作品思想,在逐步探索中緩慢構築一幅呈顯作品思想的不可視個人肖像。這些細密的創作思考並不使記憶與圖像脫離本體,相反地,透過大量的析論,記憶與圖像創造了一條通向本體的蜿蜒路徑,在論證的無限延展中,不斷繞道而行、推遲終點,以迴避捷徑的方式拒絕直觀記憶。

在《勞作地景:運動場》與《就地重遊》兩件作品中,所呈現的皆非真實而具體的記憶,而是試圖藉由創作,細密辯證與梳理記憶與圖像之間的本體與結構問題;記憶以感覺結構建築記憶本身,猶如布料背面的漫漶紋理與複雜縫線,織構了正面精巧的紋樣。感覺結構在此二件作品中亦成為了記憶的背面,在反向探索之中,那傾注豐饒能量的背面,成為了創造正面記憶源源不斷的潛能。

記憶的正面:真實的變幻

吳聯吟,《2021:記憶漫遊 — EP.1》,2021年,不鏽鋼、鐵、切割機、馬達、砂輪片、安全帽面罩、防火布,250 × 100 × 150 公分。照片由吳聯吟提供。

吳聯吟的《2021:記憶漫遊 — EP.1》,由自身經驗出發,將家鄉的鹽水蜂炮民俗、家中鐵工廠印象以及當前面臨的疫情狀態等予以結合,發展出一個複合各式記憶的動力裝置。有別於相簿以一張張扁平的相片,記憶著拍攝者當下的眼前所見,於此,藝術家則以立體造形結合多種抽象記憶團塊,作品各角度皆可察覺能對應現實實體之處,譬如不銹鋼神轎、西洋鏡、形似黑膠唱盤的砂輪片,以及模擬鹽水蜂炮充滿視覺與聽覺震撼的火光現場等。各種具象而寫實的經驗被複合於此,這些看似相距甚遠的記憶與形體,被和諧地統調於作品之中,使作品成為一隻具魔幻感的記憶之獸,擁有豐富的多面性與詮釋性,若以360度環視作品,即呼應著作品名稱 — — 像是進行一場記憶漫遊,這些看似彼此不相容的記憶,被包覆於作品之中永恆並置。

走路草農/ 藝團,《如何臆測回憶的折射率》, 2021年, 玻璃杯、鐵件、燈光、鏡面,依場地調整。 照片由陳漢聲提供。

走路草農/藝團《如何臆測回憶的折射率》,自日治時期金平亮三〈樹木に關する臺灣人の迷信〉一文為發想,將關於樹木迷信故事置入彩繪玻璃杯身,並試圖讓文字內容與玻璃杯上的花樣相互呼應,以雷切切割出與玻璃杯上相應的紋樣貼於牆面,經由中央不斷旋轉的光源,玻璃杯陰影被放大並投射於牆面,穿越一個個銀色的雷切花朵。這些傳統的圖繪紋樣在多樣材質與光線的流淌、旋轉之間,呈現各種如夢境般的恍惚面貌,如同歷史記載中的各種迷信般,有著難以捕捉、撲朔迷離的特性。

在《2021:記憶漫遊 — EP.1》與《如何臆測回憶的折射率》,皆以實體記憶作為作品基底,包括歷歷在目的個人經驗與過去的歷史文件記載,並同時採具象造形作為裝置中的各項媒材與元素,有別於《勞作地景:運動場》與《就地重遊》,記憶在此二件作品中,保留著真實記憶的原型,並嘗試透過創作勇敢探觸、延展與變異記憶的原有型態,讓記憶得以搬移至未來,並擁有更趨豐富的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