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場上的減塑先鋒‧3】馬拉松減廢「配速」策略

Vaclav Soriano
Greenpeace East Asia
5 min readDec 20, 2018

常說保護環境是一場馬拉松,有時天氣不似預期,有時「撞牆」舉步維艱,但只要堅定心志,保持配速節奏,一切倦意、痛楚終將過去。就如全球馬拉松大賽開始起步減塑,面前縱有漫漫長路,但臺灣的領跑心得證明,我們可以無拘無塑來跑步!

12月9日的臺北清晨下起綿綿細雨,但27,000位臺北馬拉松跑者的沸騰熱血,當然沒那麼容易澆熄!放眼起點,跑者身上多穿上自己的「戰袍」,百花齊放,七彩繽紛。──熱愛跑步的你,相信也碰過這個煩惱:其實自己早已選定「幸運戰袍」,每次比賽卻又領取一件又一件紀念跑衣,日積月累下擠滿整個衣櫃!

起步:毋須紀念Tee,讓回憶來掛念

一件跑衣的誕生,從使用布料及染料、生產廠房消耗水資源及碳排放、運輸過程與包裝物料,均與環境息息相關;即使送到你手上,每次清洗由聚酯纖維(polyester)製成的合成纖維跑衣,就會釋出接近1,900多條微纖維,經由下水道排入河流、海洋,隨時回到你我的肚子裡。據推算,臺灣去年馬拉松賽事共派發至少300萬件跑衣,但真正反覆循環穿着,或對跑者別具紀念意義的,又有多少件?

臺北馬拉松今年首次推出「環保跑者」計畫,選項之一就是讓跑者自行決定是否領取紀念背心,畢竟衝過終點線的悸動,以及錶面最後顯示的完賽時間,才是烙印心頭的回憶!

加速:一杯到底,從新北到臺北

馬拉松賽事最受鎂光燈注目一瞬間,不外乎跑者們一馬當先「出閘」的一刻,或者衝線時的加速狂奔;但比賽中段咬牙切齒、思緒游走在過份克制或配速太快之間的糾結,這些可能才是跑者最難忘的時刻,而陪伴在側的尋常風景,卻是堆疊賽道兩旁的一座座拋棄性水杯「小山丘」,跑者甚至需特意越過這些水杯或補給品包裝,好似參加了另一場「障礙賽」。

臺灣去年舉行了784場長跑賽事,耗用最少400萬個一次性水杯,今年臺北馬拉松除了全程取消派發瓶裝水,同時設置自助專區供自備水杯的跑者使用,現場也備有兩萬多個環保杯免費借用。從現場所見,不少跑者均願意響應,部份環保跑者更奉行「一杯到底」,在補給站以自帶水杯斟水,稍事休息後繼續衝刺!

除了臺北馬拉松,新北市11月亦舉行了首場「不塑路跑」,現場為跑者提供循環環保杯「新北Ucup」──一念減塑,估計節省了10,000個一次性水杯!新北市政府表示,當局將嚴格監管「新北Ucup」的清潔程序,確保水杯重用時的衛生情況,未來類似活動亦計畫比照辦理,用於園遊會等公開場合,物盡其用。

衝刺:Let’s Celebrate!完賽證書無紙化

「減塑」開始成為大型賽跑的checkpoint之一,但重點並非針對塑膠,而是拋棄式文化──回到珍惜資源,減少浪費的初衷。臺北馬拉松今年大力推動比賽手冊及完賽證書「無紙化」,跑者可上網自行查閱賽事秩序,完成後也可下載電子證書…(衝線後第一時間,當然先讓筋疲力竭的身體慢慢恢復,或者與前來打氣的夥伴好好擁抱!)

日常練習:綠色里程一步一腳印

除了上述提及的新北不塑路跑及綠色永續臺北馬拉松,香港也開始有長跑賽事推出不同減塑措施,包括在起點及終點設置斟水站、鼓勵自攜水杯等。而身為跑者的你和我,平日練跑也可實踐減塑──自帶水杯、水瓶、水果補充能量,甚至響應新興「plogging」風氣(邊跑步邊撿拾垃圾)!

期待更多環保跑者一起奔向減塑高峰,並肩走過一段又一段42.195公里的精采綠色里程!

參考文章/延伸閱讀:
從臺北馬拉松起跑,跑向海洋永續
回到跑步的初衷--無拘無「塑」

不過癮?減塑先鋒系列文章看更多
【運動場上的減塑先鋒‧1】Héctor Bellerín堅守海洋大門
【運動場上的減塑先鋒‧2】Anderson塑膠污染決勝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