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的勇氣 — 閱讀記錄草寫 01

Hilary Lee
Kidult Giz.
Published in
1 min readFeb 25, 2018

在年初訂立的幾個年度目標之中,其中一項是每個月寫一篇讀書心得。一方面是想強迫自己閱讀,另一方面我是個很健忘的人,想讀的書卻太多,所以想藉由適度的筆記節約自己重新閱讀的時間,而且能同時做統整思緒的動作。 為甚麼是被討厭的勇氣呢?當初是一位好朋友推薦閱讀的,他還貼心得附上了囧星人錄製的囧說書系列介紹影片。看完影片覺得這本書也許可以給我帶來一些成長與啟發,所以選擇了閱讀這本書。這裡的筆記大致是寫給自己看的,所以不會顧慮太多的語順與完整性。若有餘力我會朝適合大眾閱讀的方向努力的。

好的,進入正題。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是以一位年輕人與哲學家經歷五個夜晚的激烈對談作為基礎,引導出阿德勒心理學的幾大中心思想與其中奧義。而選擇這樣的對談,是因為蘇格拉底的哲學建構即是源於與許多人的激烈辯駁與想法交換,並借柏拉圖之筆詳實記錄。這樣的激烈過程致使哲學本身的建構能夠完整而具說服力。

「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可以獲得幸福。」

這句話出現在書本第二頁,看似獨斷的文字。幸福許多人都想獲得,但什麼是幸福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讓我們先回到幸福的關鍵本身:「我」。

第一夜:否定心理創傷。

  • 事件A:一出房間門就會渾身發抖不適、無法外出社交工作的朋友。

以最為慣常的因果推定,其因果可能為:因為他受到心理創傷,以至於產生生理不適,進而阻礙他踏出房門。然而阿德勒眼中,一切事情為「目的論」,我們為了某個目的,而創造了這樣的狀態。

:因為他不想出門,所以他的不適、恐慌都是基於這樣的目的被製造出來的。

(但是他不想出門的理由,才他是真正目的。)

「應該追究的,不是過去的原因,而是現在的目的。」

阿德勒明確否定心理創傷。文中以井水作為比喻,常年溫度不變的井水,四季皆得嘗之,夏天卻覺得井水特別冰涼。經驗的事物就是井水,是既定的事實、恆溫的井水。感受是人們自己去賦予、定義的,是可以選擇的。而當一切都是自己的選擇時,想要改變自己、便是改變選擇。

  • 事件B:服務生翻倒了咖啡,灑在衣服,年輕人對服務員破口大罵。
  • 事件C:母女大聲吵架,母親接到導師電話後語氣立即轉為溫和,掛上電話後又旋即大聲叫罵。

兩事件在書中被作對照,年輕人認為情緒不能被控制,他才會無法容忍做出失態舉動。而哲學家舉了母女的範例,告訴我們其實情緒是一種工具。我們其實是能夠控制情緒的,只是為了某個目的我們選擇發脾氣。而顯然母親斥責的目的是為了壓制女兒、希望女兒妥協,而非純粹發脾氣。(否則導師肯定受到波及。)

所以我們我經歷的事物,如果我們可以選擇如何定義,並且清楚自己的目的,那我們從此刻開始,便可以決定我們如何運用我們的經驗。意即我們自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形態」。

「我們過去經歷了什麼,對於將來要怎麼過日子一點影響都沒有。」

但是,你有決定改變自己生活形態的勇氣嗎?

常常我們總是陷入「如果我當初沒有…….,我現在應該……。」的照樣造句。因為相對於改變現狀,歸咎過去、想像平行時空是更為有利且輕易的事,不必面對改變的種種變數、更不必在乎失敗後他們的眼光。

你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嗎?於是,我們的主題不再只有「我」。

第二夜: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 事件一:看到人就會臉紅的少女,治癒臉紅恐懼症後想跟喜歡的對象告白。
  • 事件二:少年感到自卑,認為自己的外表不出色、性格悲觀難搞,這樣的性格連自己都不想靠近。

能夠感受出這兩件事情背後有著共同的問題核心嗎?少女最害怕的事情是被喜歡的對象拒絕,因為缺乏被拒絕的勇氣,於是臉紅成了她的必需。在臉紅恐懼的保護下,她有充分理由裹足不前。於是哲學家告訴少女,臉紅恐懼症讓她能夠接受對自己或社會的不滿。更打趣的說,如果之後少女想要恢復臉紅症狀,他可無法做到。

少年的問題自此即不言自明了。他最終害怕的,就是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於是給自己一個難以讓人靠近的外顯特性,與其陷入人際互動的劣勢,不如讓自己一開始便不好親近,以此作為台階,讓自己在受到拒絕時有充分藉口安慰自己。

循著表象的行為痕跡找尋,其實害怕被討厭、在人際關係中受傷才是問題核心,而一切行為目的是避免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在阿德勒的論述中,個人就能終結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幾乎所有問題,都與他人相關。

「人類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因為我們幾乎難以脫離他人而生存,於是阿德勒認為,我們身為人有幾項「人生任務」。而達到人生任務前,我們有些明確的目標:

  • 行動目標:獨立、能與社會和諧相處。
  • 支援行動的心理層面:我是有能力的、人人都是我的夥伴。

我們可以開始回想,那些最常出現,看似無法與社會和諧共處的藉口:「如果我當初沒有…….,我現在應該……。」、「要不是……,我就能……。」

為甚麼我們會有這樣的言語邏輯?而這樣的自卑感從何而來?

  • 物件一:身高一五五的哲學家。
  • 物件二:鑽石或者紙鈔。

哲學家也曾經自卑,他希望自己身高能夠高一些,也許一切會有不同。直到他因為朋友的一番話,理解到個子不高的他擁有讓人放鬆的能力,於是他選擇以「他的身高讓人放鬆」的解釋,重新詮釋他的身高價值。當一顆鑽石脫離社會,本質是一顆石頭、一張鈔票脫離經濟概念,便只是一張印刷紙片。折磨我們的自卑感並不是客觀的事實,而是我們的主觀解釋。我們如何選擇主觀解釋,全端看自己。

而並不是所有事物的事實都是不能改變的。在阿德勒的論點下,人是在無力的狀態下出生,所以為了擺脫無力狀態,人類會有向上的意念。而當自己無法達成理想狀態,就會有低劣無能的自卑感受。這個狀態下自卑感可以是一個進步的動力,但也可能因為缺乏前進與改變的勇氣,繁衍為自卑情結,一種把自卑當成藉口的狀態。

  • 幹話一: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我沒辦法成功。
  • 幹化二:因為我長得醜,所以無法跟別人結婚。

自卑情結,就是把兩件完全沒有因果關係的事件,強加因果鏈結,並說服自己接受。為什麼這麼做?因為比起面對改變造成的不安與可能面臨失敗的害怕,現狀可能不完美,卻友善許多。而這樣的情節背後隱藏的,其實是另一種高自尊的自傲。

「因為我學歷低,所以我沒辦法成功。」=「我如果學歷高,我就可以非常成功。」

阿德勒認為,人難以長時間感受自卑感,於是缺乏改變勇氣的人會陷入優越情節,讓自己看似表現優秀,以沈浸在虛偽的優越感中。名牌崇拜、急於與權力人士靠攏與謊報學經歷等等,都是優越情節的表徵。更甚者,甚至會以自己的缺點與不幸,作為武器支配他人。

  • 事件三:失戀者對安慰者所說的鼓勵話語回應道:「你又怎麼會懂我的痛苦!」

在我們的文化裡,軟弱是武器。嬰兒軟弱無能,於是嬰兒不被支配,卻支配了所有在乎他的人。這便能解釋為何有些人炫耀著自己不幸,展示自己的軟弱、彰顯自己的特別,以此作為支配他人的手段。只要這個人以他的不幸作為武器,他就永遠需要這樣的不幸。他下定決心不要喜歡自己。

再回頭到人之初生,因為想脫離軟弱無力的狀態,我們學說話、學走路、努力脫離無力狀態。我們從出生後就有了向上的意念,渴望追求卓越。那什麼是追求卓越?是讓自己的腳向前跨步,而不是非超越他人不可;不和任何人競爭( 註1 ),只要向前跨步就行。既使我們有自卑感,那也是與理想的自己比較而得。健全的自卑感,讓自己比現在的自己更進一步,才是其價值所在。

追求卓越在畫面上,是大家在同一地面,前方有人跨步向前,後方也有。在同一平面上的我們各自不同,卻是平等的;我們對待所有人,無論是小孩、長輩,都以平等的、對「人」的方式,真誠對待之。於是在這樣的基礎上,所有的人都不再是敵人,而是我們的夥伴。因為脫離了競爭關係,夥伴的幸福不再是「我的挫敗」,便能給於祝福。

但是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自己脫離了競爭窠臼,別人可不一定。如果遇到了想要競爭自己的人,我們能怎麼做?

  • 事件四:不同政治立場的兩人相互爭論,最後其中一方開始人身攻擊。

在開始發出人身攻擊的那一刻,對攻擊方而言,重要的已經不是爭論的事件本質,而是輸贏、對錯。當我們受到憤怒的謾罵時,先想想對方的目的。對方的目的是發起權利鬥爭,取得勝利,而一旦雙方都陷入權力鬥爭,無論輸贏,接下來只會淪入復仇,無限輪迴。

而要避免自己發起權力鬥爭、或是捲入權力鬥爭?首先,權力鬥爭最根本的目的是屈服他人。為何要他人屈服?原因是我們認定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是對的這件事情,本身並不會造成鬥爭,造成鬥爭的是當我們遇到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並且發現自己其實是錯的時候,把這個想法與輸贏掛鉤。因為不想認輸而萌生想要使對方屈服的意念,而憤怒成了我們屈服他人的工具。只要我們明白認錯並不代表認輸,承認錯誤便可以脫離權力鬥爭。

「當對方發起權力鬥爭時,不要隨之起舞。」

至此我們大致能夠基於自己健全的自卑感而努力前進,藉著進步以相信自己有能力;脫離競爭、和諧的與他人以夥伴關係共處,算是達到人生任務的行動目標了。那我們的人生任務到底有什麼呢?

阿德勒將我們因為生存在社會中不得不面對的人際關係,視為人生任務,並劃分為三類:工作任務、交友任務、愛的任務。

工作任務最為單純,共同目標具體明確。交友任務在將他人視為夥伴的基礎之上,便不困難。愛的任務則需要更多信任,並脫離彼此束縛。人只有在感受到「我只要和這個人在一起,我就可以自由的、盡情得展現自我」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愛。

  • 事件五:突然對於妻子一切行為感到厭惡的丈夫。

在完成人生任務的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遭遇這樣的狀態,覺得討厭一個人,對方身上有著我們看不順眼的諸多缺陷,這時我們需要認清這是不是「人生謊言」。當有了想要結束一段關係的意念時,既使對方沒有改變,我們依舊會放大檢視一切,就算是優點也成了缺點。因為缺乏勇氣完成這項任務,於是把責任丟交他人,這就是阿德勒所指的人生謊言。

可是,你有勇氣承認這是你編造的人生謊言嗎?

第三夜:割捨別人的課題

  • 事件一:在上班的地方撿垃圾,卻沒人注意到。

沒人注意的時候,垃圾難道就不需要被撿起來了嗎?

認同的需求存在,與賞罰教育息息相關。做了一些事獲得了他人的認同,於是我們為了認同而行為。撿垃圾被注意了,就是獎賞。所以沒有了獎賞就不再撿垃圾、沒懲罰就能亂丟垃圾嗎?

在阿德勒心理學中,否定向他人尋求認同這件事。不只是因為向他人尋求認同會導致人性趨利避害,而不做真正正確的事,更因為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望。

我們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的。

我們又為何如此介意他人的眼光?因為我們沒分清自己與他人的「課題」,把屬於別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了。我們選擇依從他人期望而活,除了能夠獲得他人認同的「獎賞」,也因為我們不想自己面對如何生活與抉擇的困難。於是相對而言,既使他人的期望雖然不讓人盡然滿意,卻也勝過自己面對生活的茫然。逃避了自己應該面對的課題,並選擇活在別人的期待與生活中,仰望他人的目光與臉色,於是失去了自由。

那,該如何做到課題分離,獲得真正的自由?

  • 事件二:希望獲得父母認同,卻不選擇繼承家業、不知所措的年輕人。
  • 事件三:面對小孩不愛唸書的家長。

在阿德勒的觀點,一件課題屬於誰,端看課題導致的後果有誰承擔。小孩不念書,最後要承擔不唸書後果的,是孩子。所以家長不應該干預小孩唸書的決定,而是讓孩子知道,當他決定要唸書的時候,他們會盡力協助。孩子不愛唸書時,家長以「為了你好」的名義,強行控制的事實。孩子感受到了欺瞞,所以反抗。

同樣的,家長希望年輕人繼承家業,是他們的希望、家長的課題。年輕人的課題是「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於是自此「課題分離」,家長對於年輕人選擇的看法,不是年輕人的課題,他無法干預。

課題分離不僅能夠幫助我們釐清自己的責任,避免再次為自己製造人生謊言,例如我們不會再認為我們工作做不好是因為有一個難搞的上司,而能夠明白無論上司對自己如何有偏見、挑釁,工作才是我們的課題,上司如何看待自己是他的課題,與我無關。

不僅只如此,課題分離更幫助我們不被他人干預,更不隨意干預他人。因為唯有自己可以改變自己。我們可以把馬牽到水邊,卻不能強迫馬喝水

但是我們沒辦法干預別人怎麼看待自己,當他們介入我們的課題時,我們能做的,就是清楚這些不是我們的課題,不理會,有勇氣被別人討厭。害怕被討厭會導致我們盡全力忠誠於每一個人,並迫使自己不停承諾,承諾將多於、高於自己能力之外,於是一次次無法達成、失信,讓現狀更加糟糕。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 事件四:自小被父親毆打的哲學家,在照顧父親病痛的晚年得到了一句「謝謝」。

一旦了解,並學會分離課題,就能明白人際關係的「王牌」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的。無論父親怎麼對待,哲學家明白,只要他有修復這段關係的決心,對方的看法就再無所謂(因為這是他的課題)。

  • 「因為被父親毆打,所以關係惡劣。」
  • 「因為不想和父親保有良好關係,所以浮現出這段被毆打的記憶。」

當解釋不是一件不可改變的事實,而是一件可以改變的因素,只要改變目的,修復關係的決定權就回到自己手上。

第四夜:世界的中心在哪裡

既然人們大多數是無法獨立於他人生活的,便無可避免的必須要經營人際關係。那如何能擁有幸福的人際關係呢?第三夜花了許多篇幅闡釋的「課題分離」,可以說是幸福人際關係的入口。進了入口,我們要依從什麼方向、如何繼續前進呢?

在阿德勒的想法,人際關係的終極目標在於「社會意識」。在討論社會意識之前,讓我們先思考,社會的最小單位是什麼?社會的構築,只需兩個人。我與你,便可以構築一個社會。以你我作為起點,開始擁有社會意識。

那社會意識又是什麼?把別人當成夥伴,並感覺到有自己的歸屬。套進主受詞,這句話是:把你當成夥伴,並感受到我的歸屬。於是問題回到了「我」。如何看待我與你,成了決定社會意識達成與否的關鍵。

  • 事件ㄧ:年輕人因為在乎他人眼光,於是要自己言行符合他人期待。

以自我為中心的人的行為輪廓中,大多的印象是目中無人、要別人配合自己的。其實,在乎他人眼光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行為。在年輕人的人眼中,他真正在乎的其實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別人。這種對自我的執著,讓人失去自由,只能關注他人眼中自我的樣貌。

如果能夠認清我並不是世界的中心,那就能夠明瞭,別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活。如果能夠學會把對自我的執著,轉變為對他人的關心,並能夠時常思考:我可以給這個人什麼?參與「共同體」,便能以自己的雙手創造歸屬感。

在阿德勒的看法,共同體不只是家庭、學校、公司等等的團體,它包含了過去到未來、宇宙、無限大。當共同體無限大,便不用害怕在小的共同體中遇到人際障礙。

  • 事件二:學生在學校不被老師喜歡。
  • 事件三:上司指示錯誤,害怕屈服,卻因此面臨工作挫敗。

當老師對學生百般刁難時,學生該怎麼辦?其實學生只要轉學了,便能改變這個現況。當我們把視野看得高些,便會發現「在杯中發生的暴風雨,離開杯子後只是一陣微風。」甚至在老師對自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的時候,應該對他提出反抗。並不是指不要尊重師長,而是要與他人在意識上是對等的,該堅持就要堅持,坦蕩不退讓。

如果能夠做到該堅持者堅持,便不必屈服於上司的錯誤指令,也就不會有「工作做不好是因為與上司相處不來」這樣的人生謊言。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為別人而活,不是自由的生活方式。

課題分離作為入口,我們期待能通往以社會意識做為終極目標的人際關係。我們知道了要藉由參與共同體來達成目標。那參與共同體的過程,我們要注意什麼,或者說,我們該以什麼方式參與?

  • 事件三:小孩幫忙做家事,媽媽稱讚他「會幫忙做家事,很了不起喔。」

讚美的背後意涵是「有能力者對無能者的評價」。媽媽讚美孩子,大家大致能夠想像。但大家通常不會聽到媽媽對幫忙做家事的爸爸說這樣的話,因為這樣的話語會給人一種對屬下說話的感覺。從這樣簡單的例子可以感受到,讚美本身,是縱向關係中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評論。無論是讚美或是責備,本質上目的都是控制。

阿德勒認為,「橫向關係」是把他人作為夥伴的方法。縱向關係會讓人產生我比你位階高的想法,於是這樣的想法使人介入他人課題。而該如何避免造成縱向關係?不評價他人,不讚美、也不批評,只要說一聲謝謝就夠了。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阿德勒心理學中,對貢獻是看重的。他認為人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而這種感覺是主觀的,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好的評價,而是自己主觀認知自「我對別人有益處。」並且也告訴我們,人的存在本身,就可以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

事件四:親愛的家人出了車禍。

在這樣極端的範例之下,便很容易明白為何存在本身便是值得感恩的事情。在經歷車禍之後,會希望只要自己親愛的家人活著平安就好,至於家人做了什麼便不再如此重要。活著存在本身,便是一件有價值的事情。相對的,我們對自己如果能夠以存在的等級去接納,便能更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第五夜 認真活在當下

在第四夜,我們提到,人際關係的最終目標在於社會意識。在第五夜,哲學家告訴渴望幸福的人們,想達到社會意識,需要具備三個條件:接納自己、信任他人、貢獻他人。

  • 事件一:滿分一百,考六十分。

對於會追求卓越的人們,會有怎麼樣的想法出現呢?

  • 「這次只不過是運氣太差了,我其實有考一百分的實力!」
  • 「我只有六十分的實力,那我要怎麼樣才能離一百分越來越近呢?」

這想法的差異,就在於一個是「肯定自我」,另一則是「接納自我」。肯定自我的人,明明做不到,卻以欺騙自我的方式說服自己做的到,是優越情節的表徵;接納自我的人面對現實,在無能為力的情形下接受辦不到的自己,並且盡最大努力朝目標前進。

接納自己看似簡單,卻富有學問。首先我們必須要學習分辨,什麼事能夠改變的、而什麼是不能改變的。接納自己,是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並且對於能夠改變的事物,抱持改變的勇氣。

接納自己以後,該如何信任他人?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際關係的基礎,並不是建立在信用,而是信任。當我們向銀行借貸,他們會選擇借你還得起的金額,或收取相對的擔保品,這是信用,是有附加條件的。我們追求的是信任他人,相信他人的時候是不附加任何條件的。

難道被他人背叛以後,依舊要選擇信任他嗎?

  • 事件二:懷疑伴侶劈腿。

還記得「課題分離」嗎?要不要信任他人,是我的課題;而要不要背叛我,卻是他人的課題。當我們不信任伴侶,就像是戴著有色眼鏡,無論對方做什麼事,一切言行經過懷疑,都成了劈腿的證據。當然,如果不想維繫這段關係,要不要剪斷關係就是我的課題了。我們只要考慮自己怎麼做就行!

如果真的被背叛了,就盡情的悲傷吧!逃避悲傷讓我們綁手綁腳、害怕信任使我們無法和別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我們接納了自己、信任了他人,最終我們還有一個項目:貢獻他人。

  • 事件三:家裡結束晚餐,家人沒有幫忙,只剩下媽媽獨自收拾。

面對沒有幫忙收拾的家人,如果媽媽把家人當成夥伴,會有「我對夥伴有所貢獻。」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會讓收拾這件事的心情截然不同。相對的,如果家人也把媽媽當做夥伴,便很可能會一起收拾、想有所貢獻。

在第四夜,我們在貢獻方面有許多著墨。再次節錄第四夜的一段:「人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而這種感覺是主觀的。」

發現重點了嗎?貢獻他人,其實是為了實踐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不是想著別人可以為我做什麼,而是我可以為別人做什麼;真的覺得自己對他人有用處時,就不必刻意尋求他人的認可。媽媽如果是以這樣的想法收拾餐桌,就算最後沒有得到家人的謝謝,也不會感到不開心。

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

想擁有奉獻的感覺,前提就是把他人當作夥伴。否則就容易有「為甚麼別人都不幫忙?」、「為什麼只有我在做事?」的想法出現。

但有些時候,問題並不在自己身上。偶爾會遇到那些攻擊自己、蠻不講理的人。當我們遇到了這樣的人,要提醒自己,有問題的是你面對的那個人,而不是全體。

  • 幹話一:「大家都討厭我。」
  • 幹話二:「每次都只有我吃虧。」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這樣的以偏概全,是缺乏「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

  • 事件四:「假設有十個人,其中一個人不論發生什麼事都會批評你,他不喜歡你,你也不喜歡他。有兩個人跟你非常合的來,可以成為好朋友。至於上下七個人,並不特別屬於哪一邊。」
  • 事件五:年輕人的工作狂爸爸說:「你以為你是靠誰才有飯吃?」

缺乏人生協調的人,眼中只會關注那個討厭他的人,並且狹隘的用這樣的觀點認知、評論全世界。真正的關鍵是他們沒能做到認知自己、接納他人與貢獻他人,卻又把焦點誤放在不重要的事上面。

工作狂也是缺乏人生協調的行為展現。以工作作為藉口,逃避愛的任務。「花很多時間在工作、賺錢養家」的行為,讓他覺得自己應該是家裡最有價值的人。他們以行為層級來定義自身價值,故當這樣的人失去工作、退休以後,容易因為失去行為價值而深受打擊。

行文至此,可能有人會開始思考,難道追求卓越的人生不對嗎?整天工作追求職涯巔峰的人,為何不總是感到幸福?

  • 事件六:學生在上課時亂丟橡皮擦、發出噪音。

是否還記得在第二夜提到,阿德勒認為人為了擺脫出生時的軟弱無力,都有追求卓越的普遍需求。大多數孩子在一開始,都想要表現得特別好,藉此獲得父母認同。當他們未能達成特別好的狀態,就會轉變為特別差。原因是他們想要脫離「普通」的狀態,得到關注。那些問題孩童他們脫序的行為,其實是「簡便的追求卓越」,既使行為會讓他受到責備。但無論以什麼方式或關注都無所謂,都能讓他們是特別的存在、備受關注。

如果不希望藉由困擾他人的方式追求卓越,那該怎麼辦?解答是,無論有沒有能夠成為特別好的那群人,我們都要有「甘於平凡的勇氣。」接受自己的平凡。平凡不是無能,而是指不必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那,每個具有偉大成就的人,他們也接受自己的平凡,沒有遠大目標嗎?

在阿德勒的想法,人生不是一條線,而是無限多個點組成的。在這樣的觀念下,當我們在談論人生規劃以前,就已經擺明是不可能了。在成為小提琴家之前、作家成名之前,平凡的他們都是專注在當下,把當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如果只是把古夫金字塔當成旅行的目的地,我們大可以以最快的交通方式到達金字塔後,便可以直接離開。但這並不是旅行。從踏出旅程的第一步,我們就已經在旅行。旅程的開始到結束,每一個過程與片刻,都是我們的目的地。無論最終我到達金字塔,也不能說你沒有旅行,這就是「實現式的人生」。

所以,從此刻開始,讓我們為現在、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吧。過去發生的事,與現在一點關係都沒有;未來會如何,也不是當下應該要考慮的問題。

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沒有活在當下。

當我們選擇自由,那就不害怕被討厭、不過別人的人生、活在當下,並選擇自己的道路。如果自由讓你彷徨,就抬頭看看北極星吧。那顆人生的北極星,就是貢獻他人。當我們因貢獻他人而幸福,便能夠更堅定的接納自我,並信任他人。

開始去做吧!其他人不配合也與你無關,更不必考慮其他人是否提供協助。世界只有我能改變他;只要我改變了,世界就會改變!

  • 註一:在被討厭的勇氣中,競爭被否定的原因是因為競爭狀態下,為了勝過他人,我們會不自覺將他人視為敵人,且會因此覺得自己無時的都被他人監視、批判。這裡我想帶入另一本書 — 《從0到1》。書本作者是一位創投獲利者,分享他創投經驗中觀察到的創業,應該是怎麼樣的一件事。《從0到1》的第四張主題,討論的就是競爭的社會迷思。根據作者的觀察,獨佔是每個成功事業的寫照,但讓企業失敗或失去獨佔市場的諸多原因之一,便是淪入競爭的惡性循環。競爭使企業關注於打敗其他企業,忘卻企業解決問題的本質、或是誤判機會,幻想只要打敗他人便有機會存在。成功的企業都不一樣,各自解決了一個特殊的問題:失敗的企業則都一樣,無法從競爭中逃脫。對他而言,競爭是破壞的力量。

— — —

還記得文章一開始的那句話嗎?

「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可以獲得幸福。」

願每個人,都有選擇自由、追求幸福的勇氣;有分辨能改變與住能改變的智慧,願每個有緣分接觸到阿德勒心理學思想的人,能夠參透其奧義,並且以自己的方式,不疾不徐的,擁有更幸福美好的當下與人生。

謝謝看到這裡的人,下一本書是《從0到1》。這次實在是寫的太過冗長囉唆,下一本會簡潔許多。讓我們一起更好。

#心無雜念三分鐘 #年底前商品項目50項 #年底前創業收入2w #一個月一篇讀書心得 #我愛大家

--

--

Hilary Lee
Kidult Giz.

熱愛閱讀 · 參觀展覽 長照 · 投資創業 · 藝術設計 Instagram: notebyku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