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喜悅與愛:理解生命中的不同愛的類型

《喜悅之書》中,德斯蒙德·圖圖和達賴喇嘛都說過:「追求喜悅是每個人類存在的目的。」他們認為,尋求喜悅和快樂的經歷是每個人類最大的動力,我們天生就有這種驅動力。

我對這一說法有部分同意,也有部分不同意,這取決於他們對喜悅的定義。我認為,每個人的最大目的是充分體驗每一種感覺,最終理解最偉大的愛。而愛是驅動和激勵我們最多的,即使我們不理解它。對我來說,愛是宇宙中最大的謎團,但它也無處不在,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愛是我們存在的原因,也是這個世界存在的原因。愛只能通過觀察、行動和失敗來理解。愛包含所有的情感,憎恨、挫折、憤怒、苦澀、嫉妒……當我們經歷了所有的可能性並從中學習後,愛便是最終的產物。

我想解釋我所知道和觀察到的愛。

愛有幾種類型,我們在一生中學習並體驗它們。第一種愛是無選擇的愛。這是一種你對父母的愛。你不能選擇你的父母,他們的性格,他們的經濟狀況,或者他們的育兒方式。但是你天生就愛他們,因為這是人類的本能。人類天生渴望愛並且去愛。所以,任何新生嬰兒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被迫愛他們的父母,即使那不是他們長大後可能會愛的人。

第二種愛是同伴之愛,這是對同齡人的愛。在這個階段,我們學會了非浪漫地去愛,學會了選擇我們將與之共處的群體,並學會了有時付出而不期望回報。在這個階段,我們還學會了如何將他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我將你對兄弟姐妹的愛歸類於這一類。你對兄弟姐妹的愛是出於選擇,不受血緣或共享DNA的限制。我相信每個人都認識一些不與兄弟姐妹和睦相處甚至不與兄弟姐妹說話的人。你對兄弟姐妹的愛是一種學習到的行為,有時兩個兄弟姐妹並不合得來。

在學習愛他人的過程中,我們也學會了如何愛自己。當我們熱情地、無條件地愛他人或將他們的優先事項放在首位時,我們會感受到我們的需求被忽視或忽略的感覺。這種不適促使我們學會如何在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之間找到平衡。我們開始知道我們必須優先考慮自己的需求,然後我們才有能量和資源去愛外部世界和其他人。

然後我們學會如何熱情地和有同情心地去愛。我們學會如何愛另一個人,就像我們的靈魂合二為一。我們學會如何將這種激情延續成更大的愛。我們開始愛並將他人的幸福視為我們的責任。我們在第一次心碎時學會愛。我們在嫉妒時學會愛。我們在看到我們能夠完全憤怒、狂怒和憎恨時學會並觀察愛,但仍然完全愛著對方。當我們仍處於同伴之愛時,我們常常誤解了對另一個人的好感是熱情之愛。當激情消失時,我們無法有同情心地去愛對方;我們無法在接受對方缺點的同時完全愛另一個人。

然後,我們通過選擇經歷我們最大的愛和滿足。我們選擇成為一個未知生命的父母。我們選擇無條件地愛他們,不管這個小生物將變成什麼樣。我們選擇承擔這個責任,知道這個孩子可能是一顆未知的炸彈或未來的連環殺手,將我們所有的物質和心理資源投入其中,即使他們的花費超出了我們能承擔的範圍。我們學會無私,真正希望他們能夠好起來。然後我們學會放手 — — 如何仍然無條件地愛他們,同時讓他們決定並走上崎嶇的道路。如何只是聆聽,不做評判,並珍惜與他們共度的每一刻。

艾瑞克·艾瑞克森在他的發展心理學理論中做出了很好的評論。他強調,每一階段的發展不成功可能會導致下一階段的不完整或受質疑的發展。如果個體未能從下一階段恢復,他們最終會成為不滿足、痛苦的人(想想格林姆)。愛也是如此。如果我們未能在每個階段學會如何去愛,我們最終將在下一階段中失敗。如果我們未能學會如何愛你的同齡人並設立正確的界限,我們就不會學會如何愛自己。如果我們不能愛自己,我們就無法熱情地和有同情心地去愛另一個人,因為我們甚至不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如果我們不知道如何全心全意地去愛對方,了解他們的缺點,我們永遠無法無條件地和完全地去愛另一個我們甚至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還有一種愛我還沒有提到。那就是對宇宙美的欣賞之愛。它類似於基督教中的阿伽佩之愛,但我在這裡提到的愛超越了對基督的愛。這是一種當你感受到上帝創造宇宙時的愛而產生的突然欣賞。當你看著世界、樹木、天空、鳥兒或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並因周圍世界的美麗和完美而失語時,那是一種心中的充滿感。這是一種只能說“謝謝上帝”的驚歎感。這是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快樂感,但你知道它太完美了,你無法相信。這是一種壓倒性的感覺,讓你意識到必須有一個靈魂、一個存在或任何東西,創造了這個美麗的世界,讓你和所有人都能體驗和享受。

這是每個基督徒或任何宗教或靈修實踐中的大師所持有的強烈信仰的愛。這是我們可能體驗到的所有正面情緒的實現和結合。然而,這最後一種愛極難體驗,我相信很多人直到死亡都未曾體驗過。許多人通過迷幻藥體驗到這種愛,我認為這也是許多人使用或上癮於迷幻藥的最大原因之一 — — 這種愛太好了,我們都渴望這種感覺。

如果你沒有藥物而體驗到它,那麼我祝賀你,我的朋友,你是少數能有機地體驗到這種驚人愛的人之一。我相信大多數宗教大師,如果他們是真正的,都體驗過這種愛,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看待事物不同。他們知道每一刻都是一種享受,是上帝的禮物。他們知道活在當下比專注於其他無形的事物更重要,例如我們的過去、未來,甚至他人的行為。

回到『追求喜悅是人類最大的動力』這一點。我同意這是一個巨大的驅動力,然而,喜悅是我們體驗愛的副產品。在學習愛的過程中,我們體驗到喜悅或快樂。愛是一個比喜悅更大的主題。愛包含了所有的人類情感和感覺。只有當我們在每種類型的愛中同樣體驗到負面感覺時,我們才能理解愛。喜悅或其他快樂的經歷可能會推動我們走捷徑,找到輕鬆的解決方案來體驗我們難以輕易達到的愛的水平。

--

--

Nico Yu
Happy Mind Happy Life 中文版

Know your brain to find your way for focus http://bit.ly/WhatsYourBrainType | Welcome DM through Twitter @_Nic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