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 Read 樂讀
Happy Read
Published in
Jul 17, 2023

【讀書心得】《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 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書名:《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 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作者: 奧立佛. 柏克曼

類型: 人生哲學; 時間管理

評價:✩✩✩

作者奧利佛.柏克曼(Oliver Burkeman)是英國《衛報》的專欄作家,他經常在報章雜誌上面寫專欄教別人怎麼成為「時間管理大師」,他也很喜歡鑽研「生產力」的技巧,透過親身嘗試之後,再寫成專欄文章分享給其他的讀者。但是,他卻開始感到愈來愈心虛,因為不管他再怎麼樣管理自己的時間,他發現總是有更多的事情會冒出來。做事情做得愈快,就愈快冒出下一件事情。

作者結合古今哲學家、心理學家與心靈導師的洞見,帶來生動、幽默、務實且深刻的時間觀與時間管理指南,要我們放棄現代徒勞無功的偏執習慣___「完成每一件事」。藉由接受人類的有限性,建立有意義的人生。當我們放鬆一點,不要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人生沒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反而可以活得比較開心一點。

人生一輩子只有一次,仍然是一個理性的看法,重點在於我們怎麼運用它。並不是把人生活到極大值、不是賺最多錢、不是去最多國家、不是跟最多人交往、不是吃最多高檔料理。而是做出審慎的「選擇」。我們可能活出的那麼多種人生樣貌當中,我想活哪一種?選擇一種,等於放棄其他無限多種可能。我們不只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放棄的那些事情的總和。正是因為我們放棄了其他的所有可能,才成就了現在的我們。

我們經常忘了,人生,即使活到八十歲,也不過四千多個禮拜而已。既然時間已經這麼不夠用,那我們該如何體驗這短短的人生四千個禮拜。這就是本書所要探討的主題,人人都知道時間不夠用,我們成天忙著應付愈來愈長的代辦事項清單,清理塞爆的收件匣,努力平衡工作與生活,還得隨時隨地對抗分心; 一大堆的建議都教我們如何更有生產力、更有效率,要我們化身為「生活駭客」,善用一天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然而,這樣的技巧通常只會火上添油。讓我們愈來愈焦慮,一直想要加快速度,但人生中最有意義的部分,永遠位於地平線之外。然而,我們很少把每天疲於應付時間不夠用,與最重要的時間管理問題想再一起: 如何好好運用我們在世上的四千個禮拜。

面對有限性 : 問題與選擇

本書提出一個我很震驚的想法,那就是:其實我們都應該將就。

一、有限的時間與無限的可能

書中提出一個想法,他說,我們對於人生最大的錯誤認知就是「我們一直想要在有限的人生中,作為無限的可能。」因為我們有這樣的想法,我們才會著迷於時間管理,我們相信,只要管理好時間,那麽我們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但你需要做事情的時間,永遠是你預估的 1.5 倍起跳,於是你下次就多估算的了一點時間,然後你就真的花了那麽多的事情,甚至更多,這就是一般的時間管理會產生的詭譎情況。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說,我們都錯了,我們的目的並非是在有限的時間盡可能做出更多的事情,而是,另外有其他的目的。

但是,如果我們不追求更多的事情,就意味著,我們不先看過很多可能性,最後才選擇一個,我們必須在比較少的選擇時就做決定。那麽,我要如何知道我的決定是最好的?

舉個例子,我們不花費 10 年的時間,跟很多人談過戀愛後,認識了各種可能性,最後才選擇一個適合的另外一半共渡終生,那我們如何確認這是個對的人呢?

又舉個例子,如果我們不去嘗試各種不同的工作,我們要如何知道我們所在的產業,是否適合我們,又是否值得我們繼續往深處挖掘呢?

在有限的時間,逼自己做出選擇,不就是將就了嗎?

難道我們要因為時間到了,我們就找一個人結婚共度一生嗎?難道我們要因為老大不小了,就突然決定一個領域然後就投入自我了嗎?

二、不將就你將動彈不得

首先,如果我們不斷尋尋覓覓最完美的那個,那麽你的狀態不會改變,其實你等於一直帶在原地,你跟「動彈不得」沒有什麼兩樣。

換個角度來說,你動彈不得,難道不也是一種將就嗎?因為你覺得你找不到合適的另外一半,因此維持單身狀態,因為你覺得你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因此,你不斷頻繁地換工作,這些不斷追尋的過程,是否也是一種將就?

也就是說,以我的理解來說,「做了選擇」的真正意義其實是嘗試把自己往下一步走去,去體驗下一階段會發生的事情。

「做了選擇」這件事情,可以像是古裝劇中的畫面,從此走上了一條落葉飛落秋風掃過的孤寂的路,但其實也只是一個方向的確認而已。

很多人都認同如此說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其實是體驗,我也蠻認同這個說法的,而作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

作者認為,有限的人生,其實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知到人生因為有限,因此,與其強行塞入很多任務、追尋完美,不如去思考,其實你這輩子最後都要選擇的,你覺得你花越久的時間尋覓,可以得到最多,但最後,其實你因為只能選一個,而失去其他的選擇。

例如說,不管你什麼時候決定另外一半,你只能選一個人做你的另外一半,因此其他人也注定是要錯過了。

不管你什麼決定一個領域,一個時間點你的精力其實是有限的,注定有些領域會被放棄。

如果你用這種角度來看事情,做決定其實不等於將就,如果你覺得沒看盡世間繁華就選擇定下來,就是將就的話,那麽這輩子你注定是要將就了,因為你不能看盡所有的選項。

三、有限的時間做出決定

人生的有限性讓我們急於求成,太常把心思放在未來,用功利主義的方式思考。我整理出兩個方法,幫助我們放下功利的思維。

1.學會認可現在的自己

現代人常覺得人生是一趟辛苦的旅程,你必須先撐過眼前這段路,才能抵達更美好的未來。這種心態通常會以「等我終於」的形式出現,例如 : 「等我的工作量沒那麼大」、「等我找到靈魂伴侶」、「等我賺夠了錢」,我就能開始過有意義的人生。但這樣的人永遠不會滿足,他們總覺得現在的自己不夠好,人生還有缺憾尚未被填補。

不要等到什麼事情發生了,你才能真正快樂。追逐目標的同時,不必貶低現在的自己,你的自我價值也不是完全建立在你如何運用時間之上。其實現在的你已經夠好了,你此時此刻就可以選擇快樂。作者說 :「不要把人生的意義推遲到未來,現在就投入你的生活。」

2.放棄用加快速度掌控生活

功利主義,也時常顯現在我們對高效率的執著。我們馬不停蹄地完成每一件事,無非是為了在未來嘗到甜美的果實。然而追求效率有其陷阱 : 我們因此失去耐心。

紅燈還沒轉綠就開始催油門,網頁跑慢了幾秒就不耐煩的關掉去打開別的、想在行程中塞進更多事情 … 我們總急著讓事情進展的更快,一旦不夠快,焦躁感便會湧出,害怕錯過資訊,害怕跟不上別人,害怕浪費時間。一切都顯示 : 我們太想藉由掌控時間來掌控生活,我們對速度成癮了

對速度成癮的解方是 : 「放棄掌控,接受現實,接受事情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要花多少時間。不要靠著加快工作速度來平息焦慮。」你愈試圖管理時間、增加效率,渴望一切操之在己,擺脫生活中不免碰到的不如意,你就會越感到焦慮。但當你接受你無法要求事情的速度,接受人生永遠不會安穩的照著規畫走你的焦慮就會出現轉變。

面對現實後,你不用再急於看完一本書,或完成某項大專案,而是耐心的做你當下能做的,腳踏實地,讓生活自己展開。

結語 : 你本來在做的事也很重要

作者說,最根本的時間管理,是把你這輩子唯一擁有的時間,用在你真正感到有意義的事情上。然而,大多數人對什麼叫做「有意義」的事情,懷抱太高的標準。覺得要有偉大的慈善事業,做出革命性的產品,在人類歷史上留名,才叫做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但其實,很多你本來在做的事,也跟「你認為重要的事」一樣重要。跟家人、朋友相處的時光都很重要,每個工作也都值得你投入。對你有意義的事情不需要是宇宙級別,普通的日常體驗,也值得你留意和珍惜。

像是作者一方面說:「你拿人生來做什麼,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你用你有限的時間做什麼,宇宙真的一點都不在乎。」

另一方面則說:「腳踏實地才是正途,從能夠撼動宇宙、神一般的幻想,回到具體、有限且通常很美好的真實生活體驗。」

我們的這一生,宏觀來說的確毫無意義,但微觀來說卻美麗地意義非凡

2023/7/17 by Elisa Wang

Happy Read 樂讀
Happy Read

Books Review | 分享閱讀心得,所有書籍都是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