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blockchain懶人包(Hashreader) 之 2 比特幣

Korbin0x
Hashreader中文版
4 min readJul 31, 2018

上文提到三條形容區塊鏈特性的重點,在此文再為讀者回顧一下:

區塊鏈本質是想可靠地記錄交易資料,類似由很多本不能用擦膠的筆記本連在一起的,每一本都會寫上自己前一本的代號,每本筆記本就叫一個區塊,你在一個區塊加一條交易,就要在所有區塊留下你修改的記錄。

比特幣其實比起區塊鏈更容易讓人理解,因為它名字有幣這個字,大家普遍起碼知道它是虛擬貨幣的一種,我另外整理了一篇長文講述比特幣,所以這裡只簡單講幾點。

1. 比特幣設計之初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大家想像下平時在互聯網或手機app是怎樣交易的,你可能會利用信用卡做支付,也可能用第三方機構如paypal/支付寶/微信,你先存錢入去這些機構,交易完成後,這些機構就會用支票或銀行轉帳形式付錢給你的交易對象。

但這些第三方當然會收你手續費去確保交易安全,這就不利於小額交易。而且第三方要收集買賣雙方的個人資料來確保可以追究其責任,就出現了私隱問題。

所以一個代號叫中本聰的人在2009年發明了比特幣排除了這些第三方認証機構,讓你跟對方直接轉錢,而且不用告訴對方你是誰。

2. 為什麼大家信任比特幣可以而且願意用來支付?

比特幣在設計之初就希望為一些不想用真錢交易的人服務,所以有以下的考慮:

  • 物以罕為貴

比特幣通過限制2100萬粒的產量,而且每過一段時間會減產,獎勵早期使用者,限制了供應後,在需求慢慢增長的情況下,價值就會提升。

  • 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比特幣開放發行權,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貢獻電腦出來換取比特幣,不用任何人或機構的批淮。

  • 大眾相信他是安全的

引入數碼簽名和區塊鏈機制(參考懶人包1),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能刪除記錄,而所有人都有一個備分隨時看到所有交易記錄,增加大眾信心。

  • 比真錢交易更有匿名性

雖然大家都有所有交易記錄,但交易記錄上是沒有任何身份資料,只有雙方的數字地址。

3. 什麼是挖礦?

之前提過所有記錄都是公開的,由鏈上參與的每部電腦一同記錄和幫忙驗証亂碼是正確的,那跟第三方做驗証一樣要有回報才有人願意貢獻電腦。那手續費當然也是比特幣。這個機制就是頂頂大名的掘礦。

除了驗證交易防止一幣多付的發生,發行新的比特幣也需要大量圖形處理器GPU、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的運算能力,所以這些俗稱礦機的主人就稱為礦工,因為這個過程很像開採金礦物,故稱為「挖礦」。

比特幣後來被視作互聯網時代的數字黃金,除了可以挖礦外,也同樣有限產量,共2100萬粒比特幣。現在每過 10 分鐘,就會產生 12.5 粒比特幣(由開始時的50粒減產一半兩次)。

4. 怎樣用比特幣進行交易?

與真錢一樣,你需要有一個錢包把比特幣放入去。比特幣錢包會有三個元素:

第一是地址,你可理解為銀行帳號號碼,可以放心交給人,別人只能用來匯錢給你;

第二是私鑰 ,相當於提款卡或者銀行帳戶的密碼,支付比特幣時就需要用到私鑰,如果你不見了這個私鑰位址,那比特幣就永遠找不回來;

第三是公鑰,就是用來驗証別人轉給你的比特幣是否真的。

在區塊鏈上只要你有別人的公鑰與地址就可以查詢帳戶餘額,任何人都可以查,但如果你要錢包內的比特幣,就必須要擁有私鑰位址。

比特幣錢包依照性質又分為「冷錢包」和「熱錢包」,冷錢包就是開通後與網路隔離,安全性較高,但比較麻煩;熱錢包是存在連上網絡的地方,可以隨時交易,但一旦給人偷了私鑰位址,你的比特幣就可能即時被人轉走。

在交易時,你只要把自己的地址發給交易方,別人就可以打比特幣到你的錢包了。

有了這兩章的基礎理論資料,下章會講講以太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