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LAPLAND|拉普蘭的天空

Cherry Yu
車厘魚旅居生活雜誌
5 min readAug 16, 2018

--

回港兩個月,再去人生最北的旅程。俄羅斯航空再三改班,突然要提早一日出發,成個計劃一下子亂跑,只知道要訂定Helsinki機場酒店,然後抵埗才醒覺好多野唔記得帶,包括那支多波多折的淘寶咪。(現在仍在香港)

住在Clarion Hotel Helsinki Airport ,黑白格仔外型,四周都是荒地,非常易認。溫暖的木地板,黑白搭上鮮黃色,非常北歐,非常乾燥。 而附近的唯一可到之處是芬蘭航空的飛行博物館。

在Helsinki枯乾的樹枝鋪著一層薄薄積雪,已經覺得很冬天。到達Ivalo是另一種美;一棵棵尖頭高大的赤松樹鋪著似跌不跌的厚雪,森林中一間間的小木屋都在窗前點著燭光,吹著飄雪,分不清純白的路是馬路還是行人路。

走進Muotka Maja小木屋的大廳裡,火光紅紅的火爐是出入戶外零下20度雪地時手指的救星;大大小小的吊燈都用馴鹿鹿角做成,原住民薩美人(Sami)說馴鹿角每年都會脫落幾次才做就這麼多的鹿角,被切下的是角上有茸毛那種。

屋主準備好懶人包行程,準時集合就可以雪地探索。先記下行程以免日後自己忘記。

第1日“Snowshoeing to Aurora Camp”
著上踏雪鞋在鬆厚的積雪行走。厚,是不著踏雪鞋,雙腳會踩進雪粉堆,深至大腿。穿過結冰的河流,在森林中走到一個原始的帳篷裡,幾個人一起生火然後用樹枝烤麵包,喝了溫暖的紅莓汁,和退休的新加坡夫婦,日本夫婦聊天。可愛是,大家都來自亞洲國家。

第2日“Husky Safari, Aurora on the Peak”
早餐後,坐車到附近的一個雪橇狗場,甫進入狗場範圍已經不斷聽到嚎叫聲,見到一架一架的雪橇車有5至8隻工作狗狗在準備著,看起來好興奮,每一隻在雪地上不停跳不停吠。跟著當地人學好溝通手勢就開始上車,我們2人不算高大,6小狗已經可以將我們拉得好快好快,如果體重不夠連拉停都有難道。繩索一鬆,狗狗已經超興奮超開心地向前衝,不用擔心過慢,只要不斷拉停牠們。

零下20度加上在雪地上飛奔的風速,已經唔可以用凍去形容,手指腳指凍到好痛。幸運是天氣好好,天空日出日落都呈漸變色,由藍變黃,又黃變粉紅。玩完接近十公里的長跑,回到另一間小木屋裡喝著紅莓汁取暖,然後以三文魚湯作午餐,普通但好有農家風味。

拉普蘭的天空下午四點左右已經開始變黑。晚餐時,小木屋的老闆娘在大廳突然叫大家到屋外看極光,因為天空很好很好大家都可以係屋外直接看極光。我跑出去看了一眼,很淡很淡,周圍的燈光令眼睛看不清楚,我又回到大廳繼續喝濃湯。

喝夠濃湯,初嘗鹿肉,坐上拉車,我們跟著領隊上到山頂,手指腳趾再痛都一下子忘記了,因為抬頭一刻看到的除了漫天星星,是一條眼睛可見的星河; 遠看就是一絲絲跳動的北極光,不算強光,同想像中的不一樣。照片中又紅又綠的極光都是相機下的成品,該死是相機忘記充電,又沒有高感光長曝光的眼睛,最後用iphone拍了一張全黑的極光照做紀念。

第3日“Reindeer Farm, Snowmobiling”
學習騎雪地電單車,第1個目的地就是馴鹿場。馴鹿體驗實在不推薦試玩,坐上鹿車,一個箭步跑完400米就要落車,不到5分鐘就跑完,又做回一隻呆鹿。離開鹿場又騎到另一家農村餐廳,依然是喝不完的三文魚湯。

冬天的拉普蘭鋪上積雪,變成雪地運動聖地,除了雪場滑雪,年紀較大的會三五成群玩Cross-country skiing(野外滑雪)。夏天的行山徑就成了冬天的滑雪徑。

白天天朗氣清,晚上7個人4架snowmobile駛到森林另一低谷位置看極光。可惜是,風雪愈下愈大,大頭的鬍鬚和我的頭髮都結冰了。土生的芬蘭領隊在山谷裡生火,分享極光火狐的傳說。最後極光看不到,但坐在車尾抱住大頭在黑夜中風雪迎面吹來,彷如電影畫面,好浪漫。當然,代價是手指腳趾好痛。

這幾天拉普蘭的平均氣溫-9度到-20度;大風時,體感溫度最低-30度。天光時只有數小時,但好幸運天清雲也不多。每餐喝著法國廚師的法式濃湯,最高紀錄喝4大湯碗,然後吃不下任何食物(笑)。

冰天雪地,以為跳入雪中大字型敞開,不停揮著手腳就是Snow Angel;在山谷等極光時,芬蘭人教傳統玩法是在桑拿房暖身時,光脫脫地跳落積雪上,完美。為體驗傳統芬蘭浴玩法,我倆每日都會去桑拿,暖身之餘,挑戰人類極限。第1日桑拿,一開門發現外面有人,猶疑半秒身體已感覺失溫,躲回熱房;第2日,看清楚門外無人,雙腳跑出戶外的雪上已深至九分位,行多兩步已自動跑回桑拿房,又失敗;第3日,已發誓不成功不離開,一鼓作氣跑出露台,走落數級樓梯去更厚雪的空地,敞下0.01秒立即彈起,回到桑拿房時全身沒有知覺,差不多10分鐘才開始回暖,但爽到極點。如果你準備去北歐的桑拿,記得要挑戰你自己。

--

--

Cherry Yu
車厘魚旅居生活雜誌

香港人|旅居愛沙尼亞|蒲精變文青後的數碼遊牧生活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