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三十年老店 中藤藤具手工編製

輔大新傳系
新莊報導
Published in
2 min readMar 6, 2016

▲製作藤具這個行業已經沒什麼利潤,但中藤藤具老闆蘇添丁(右)

與他太太(左)仍堅持撐下去。

攝影/李艾庭

【記者李艾庭報導】中正路上有一間擺滿藤椅的店,不像路邊攤販所賣的藤具,中藤藤具堅持使用最好的原料來製作、修理,即使手工編織很辛苦也堅持經營,因此有著許多老顧客。

國小畢業的蘇添丁,因為家裡沒法繼續供應讀書,十四歲選擇去當藤具學徒。學習幾年後,與哥哥在中壢合開一間工廠。即使在當兵期間,他也會在假期回來幫忙,一輩子就只專注於做這行業。

蘇添丁回憶他在一九八四年到新莊開店時,有足夠師傅及材料,不僅可以賣多樣化藤具,還能夠接設計師訂單,或幫設計系學生做代工成品,但現在的工廠卻只剩下兩三位師傅而已。

蘇添丁在一九八一年時,曾到宜蘭教一些未受教育的原住民小孩子編製,但他們做兩年就嫌辛苦,不願意做。籐椅產業沒年輕人做,已經逐漸蕭條且斷層,台灣仍在從事這項工作的人不到廿位。

藤類主要生長在熱帶地區,像是主要供應地越南;但是為了保護大自然,許多地方已經禁止開採,進去深山開採危險系數高,所以原料產量減少,價錢也以倍成長,導致這產業的利潤越來越低。

印尼也會製作藤具,但他們是利用較便宜的拔藤來大量生產;台灣則是利用較好的荖藤。市場路邊賣的大多是材料和手工較不好的印尼量產貨,兩種產品的耐用度不同,好一點的藤椅坐三十年都沒有問題。但現在市面上台灣製作的藤具已經越來越少,大部分都產自印尼。

蘇添丁三月三日接受採訪時說,就算現在這產業已經沒什麼利潤,他還是會撐下去,既然已經從十四歲做到六十四歲,就要有始有終,做多少算多少。以後退休,他也不怕沒人買,畢竟台灣製的東西很受歡迎,像是他以前也曾賣到加拿大和香港。除了銷售外,他自己也會留下一些藤具,當成工作一輩子的紀念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