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行 • 樂」

Vivian Lee
HealthyStreetLab@ShamShuiPo
4 min readJul 23, 2018

撰文:Vivian Lee(Lab Fellow)

邊行邊玩趣味街道的出現,為孩子提供在街上短暫玩樂的機會,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下展現童真的一面,啓發團隊合作及創意思維的能力。攝於30/5/2018 實驗日

實驗期間,不少走過東沙島街的路人皆有同樣疑問:「在衆多範疇中,爲何團隊會選擇以小孩子作爲受衆?以玩樂作為主題?」隨著普遍社會教育水平提升,家長相當關注孩子的發展,給予他們學習及發展才藝的機會,卻往往忽略「玩」的重要性。「玩樂」總是給人不認真、浪費時間的負面的感覺,而對今天的小孩來説更變成一件奢侈的事。

「玩是學習的一部份!」對家長而言,是一件多麽欠缺説服力的事。正當大家認爲玩跟學是對立時,「玩」其實是幼兒探索、了解世界的方式,對於他們的認知發展、社交技巧,以及肢體發展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份。簡單的團體遊戲,孩子就能從玩的過程學會調節情緒和人際關係,練習與人協商、溝通、妥協,對未來待人處事起關鍵作用。運動競技型的遊戲能提升孩子的肌肉協調能力,更能讓他們學會團隊合作,學會「勝不驕,敗不餒」,不會成爲自我中心的「小霸王」。而挑戰型遊戲則能鼓勵孩子踏出自己的安舒區,勇於突破自己,對建立自信及提升自我形象帶來莫大裨益。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兒童有權享有休息和閒暇,從事遊戲和娛樂活動的權利。現實中,儘管讓孩子玩樂本身並無壞處,但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狀況,家長都認爲孩子只能把時間花在最能為未來「鋪路」的事情上,「玩樂」總在to-do-list上名列榜尾,變成有空才能做的事情。走到街上,問及家長會否讓孩子到公園玩樂,著90%也跟團隊成員說:「孩子下課後要上補習班、興趣班,沒有閒暇到公園!」既然改變社會規範及風氣並非一朝一夕能做到之事,我們還能為孩子多做些什麽去彌補那塊missing piece?

實驗期間與社區中心小朋友「智囊團」問意見,了解他們對遊戲街道的需求,從而改善方案設計~

邊行邊玩趣味街道的出現,為孩子提供在街上短暫玩樂的機會,在有限的時間及空間下展現童真的一面,啓發團隊合作及創意思維的能力。然而,筆者承認「它」的出現源於社會令人沮喪的事實,始於令人喘不過氣的社會氛圍,而「它」顯然並非一個能透徹地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許,「它」的出現能吸引途人「邊行邊玩」,喚起家長、孩子的童心,反思玩樂的意義,筆者已心滿意足。要讓孩子茁壯成長,先要讓他們「玩得及時」。

與鄰近學校合作,了解校長學生家長的需要,令方案更貼地

相比起玩樂的重要性,團隊一直著重提升街道的趣味性,及後卻能讓筆者窺探另一社會實況,社區參與過程的確功不可沒。沒有落區與孩子對話,相信筆者至今仍未了解到他們對遊戲的殷切渴求;沒有與家長對話,筆者亦未知道遊戲對當今孩子而言,是一件這麽奢侈的事。對筆者而言,是次實驗的implication早已超越街坊如何在街區「行多步」,而是整體社會邁向未來進程「行多步」的方針。只有深入社區,才能確切了解其需要;而解決社會問題,的確需要民間智慧。當社區任何一處都能成為倡議的媒介,正是Social Lab 精神百花綻放之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