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區的道路行人禮儀

Angus Chan
HealthyStreetLab@ShamShuiPo
4 min readApr 12, 2018

採訪員︰ Angus & Ryan

​深水埗區交通繁忙,人車爭路的情況時有發生,交通意外瀕生。不少人,包括區外或區內的,也認為問題的根源在於現存區內的道路交通規劃出現問題。今天和一名區內街坊David一齊落區後,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看法。

David早年居於深水埗的「核心舊區」(按:即在大眾間最印象深刻的深水埗,東至南昌街(新填海地),西至欽州街,南至荔枝角道,北至青山道),生活圈子、作息習慣於該範圍。近年移居至新填海區的富昌邨,活動範圍仍沒有改變,維持於舊區。

由新區的住所到原有舊區的街市商舖消費時,從以前原來落街就是了,到現在需要使用區內一些道路設施,令David經驗和感受到其實人們說的區內道路設計未必是一個問題,反而行人的行走習慣或行為才是一些與交通設計有關問題的主因。(按:有學者以「行人禮儀」(Pedestrian Etiquette) 解釋與行人行走習慣或行為有關的問題。「行人禮儀」即是指人們期望其他行人之間的行走禮儀。當中包括避免妨礙同行行人的行走能力,以防止任何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碰撞機會。(Santora, 2002))

是日與David一同落區行走他日常消費和生活的路線,經通州街轉入桂林街再穿過長沙灣道行人隧道到現在黃金電腦商場的福華街中心位置,到達平常他購物與生活的區域。回程時以地面的交通過路燈在欽州街橫過長沙灣道再返回位於新區的富昌邨。

橫跨長沙灣道的公眾行人隧道。

David表示他觀察到人們為了方便和節省時間,在橫跨長沙灣道時,大多也選擇從街頭或街尾上人交通過路燈過馬路,而忽略了在街區最中心位置的行人隧道,包括由政府興建的公眾行人隧道或地鐵站內的地底通道橫過長沙灣道。他認為現有行人隧道能有作分流 (detour) 地面行人流量的作用,但人們的忽略使用,令地面的行人未能疏導至地底。因此特別在上午和下午的高峰時間 (Peak Hour),人車爭路,甚至行人需要行出馬路邊的情況屢見不鮮。他認為當人們懂得使用行人隧道取代地面的交通過路設施街道行走的環境就能開始改善。

長沙灣道被多條行車線分隔。

另一方面他以自己的習慣作解釋。由於在區內生活多年,他也對深水埗區的一事一物十分了解。從日常購物習慣作例子,他由於知道那裏會有最新鮮出爐麵包發售,因此每一次他要購買新鮮麵包時他也不用到處尋找,而是直接到那間麵包店購買,避免在街道上隨處遊走,尋找購買新鮮麵包的目的地。他認為當行人能養成先計劃行走路線或清楚知道每次行程目的地的習慣在使用行人交通設施,其實也是改善街道行走環境的一個方法。因此他表示行人的行走習慣或行為其實可能是改善現在區內街道行走環境為人垢病的良藥。

北河街和汝州街交界。

最後,他表示其實區內的市民已經有自己一套過馬路的「規則」,而此「規則」是切合實地情況需要地有效和有秩序的。就如在北河街和汝州街交界的路口來說,該路口並沒有設立任何行人過路交通燈,交通燈位位處於街頭街尾,但當人們需要過這條單程路時,其實也懂得在這個沒有交通燈的位置和車輛配合,當街頭街尾交通燈轉為綠燈時才在這非正式設計的過路點過路。

Reference: Santora, Marc. “Think You Own the Sidewalk?; Etiquette by New York Pedestrians Is Showing a Strain”. New York 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