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觀察日記——我們是怎樣通行的?

Hermion Au
HealthyStreetLab@ShamShuiPo
5 min readApr 11, 2018

觀察員: Hermion, Kenneth
觀察日期:2018年4月6日及4月7日
訪問時間:晚上7時半至9時半;早上10時至11時
核實日期:2018年4月10日

深水埗的西南邊是一大片的公共屋村以及唐樓,驟眼看去,地圖上並沒有太多的行人路。然而,但你踏足此處,才會發現這裏原來有數不盡的路藏在各個屋村,大廈之間。筆者認為,不管是普通的人行路,或是屋村內部的道路,對於居民的街道體驗都有影響。因此,此次的道路觀察將囊括兩者, 以親身步行體驗及觀察了解深水埗區的街道。這段路以麗閣邨為起點,途經深水埗公園,以怡靖苑為終點。

從長沙灣站A1出口離開,開始沿著東京街往南行。東京街是其中一條貫通數個街區的馬路,和主幹道荔枝角道相比,並不是太過繁華。下班後的晚上,似乎這條街也隨著工業車輛的減少變得寧靜。窄小的人行路上只有有限的燈光,來自於馬路照明燈。走過了麗葵樓所在的路段後,人煙稀少的行人路讓筆者心稍稍警惕了一下。不過很快,來到東京街和荔枝角道交界處的天橋,人氣又稍稍旺盛了。

荔枝角道與東京街交界缺乏過路處,橫跨馬路頗為常見
同樣的地點亦有單車橫跨馬路

筆者在天橋上停留了一會兒觀察往來的人流。這條天橋作為唯一過路處,從四面八方來的人都會使用天橋,但主要的流動是從麗萱樓處上橋,即是荔枝角道的北面,跨過馬路到荔枝角道南面深水埗公園一側;亦有部分人是從東京街的西面去東面,基本上,人潮的流動都是往東京街以東去的,筆者推測是因為該區主要的活動都在深水埗公園以及屋村內部,僅有少量的人是會在過路後,再使用路面過路處沿荔枝角道往西行。實際上,東京街和荔枝角道的十字路交匯處十分缺乏路面過路處,加上交通並不過於繁忙,不少途人處於方便都直接使用馬路通行。不便捷的過路處加上非法停泊在路邊的車輛,似乎為居民的步行安全和意願增加了不確定性。

非法停泊車輛令市民需要走出馬路乘坐的士

走過交匯處,筆者繼續沿著東京街步行至西九龍走廊左轉,似乎由於大部份的人流都分散到荔枝角道兩邊的屋村以及深水埗公園,人流驟然減少,人行路再次回到窄小而黑暗的模式。尤其是轉入西九龍走廊底下後,許多大貨車停泊在路邊,和大樹一起遮擋了燈光,形成一個又一個的黑暗角落。

深水埗公園成為了附近居民的聚集點和通行捷徑
人們傾向繞路而避免使用台階

這種感覺知道踏近深水埗公園才消失。似乎四週的人潮都聚集在公園裡,人們不光在公園裡活動,亦使用公園作為他們的主要通行路段,從四面八方進入公園,在公園中心聚集交錯,繞過大大的空置水池,再從不同出口離開,主要步行方向為從西至南,以及從北到東。公園成為了一個步行的聚焦點,以及連結路徑。

曾經連結深水埗公園與富昌邨的荒廢地下隧道

走過公園,一側是已然荒廢的地下隧道入口,和之相連的掘頭巷成為了非法停泊的好地方。學校前的空地與這些少有人使用的道路合併成了巨大的閒置空間,意外的吸引了不少九江街以東的居民到來,製造了一個公共場所。

寶血學校前只有兩個垃圾桶的空地,似乎是居民放狗的熱門地點
人跡罕見的九江街醫局街一帶
醫局街的一條通往棚仔的暗巷

與之相反的九江街一帶行人路段,晚上人煙稀少,只見一袋袋的垃圾,似乎外出的人們都聚集在街上的士多店,公園,或者這個居民自發的公共空間。當路過唐樓之間的小巷時,黑乎乎的暗巷更是讓人平添不安,還好有兩側民居微微的燈光示意著附近還有人蹤。

由於唐樓沒有公共垃圾桶,垃圾只能靠每日定時清理,欽州街一帶唐樓區前堆積了許多垃圾袋

走到最後一段路,進入了屋村內部。事實上,這段路似乎才是居民經常使用的步行路徑。位處數個屋村中間的深水埗公園二期成為了另一個聚集點,而麗安邨幾座大廈之間的空隙,似乎成為了通往西九龍中心的捷徑,沿路的水景更為這段路添加了一分詩意。怡靖閣和怡安閣之間的路段,則成了人們常用的通往長沙灣站及長沙灣道的通道。實際上,屋村內的道路互相連結,居民們似乎總能找到方法連結終點和起點,寧靜而環境舒適的屋村行人路,似乎為人們創造了另一個無拘無束的步行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