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Mondavi 加州葡萄酒教父

蕭翔鈞 Xin
品飲生活誌
Published in
Sep 17, 2019
Robert Mondavi 在自己的酒莊(pic : https://reurl.cc/nVnY6e)

說起美國的葡萄酒,大家第一個想起的是加州Napa Valley(納帕谷),不過我們或許更應該要記得Robert Mondavi這個人。

早在19世紀,Napa的葡萄酒產業已經頗具規模,不過隨著1920年禁酒令的出現,重擊了美國葡萄酒產業。儘管禁酒令沒有禁宗教用的葡萄酒,但宗教用的葡萄酒既不需要品質,需求量也不大。從1919年到1925年之間,加州的酒莊從700間降到100間,就可以知道有多慘烈。

當時的酒莊只有三條路可以選:一 是關門結束營業,二是改種其他經濟作物,三是偷偷生產廉價的葡萄酒,想要合法的話,就要去賣一種叫做Vine-Glo的濃縮葡萄汁或是葡萄磚,產品上還會有提醒消費者

「不要讓它在一加侖的水裡面溶解,並密封起來20天,小心,20天後它會變成葡萄酒!」

Vine-Glo的廣告(pic : https://reurl.cc/W4EO4Z)

這項商品的發明,加上立法允許家庭每年生產200加侖的發酵果汁(像是發酵的葡萄……汁),用於家庭消費。這個小小的法律後門與Vine-Glo系列產品的魅力,加乘起來的效應驚人。

有許多東歐與南歐移民家庭都有飲用葡萄酒的習慣,不管酒的品質如何,喝杯葡萄酒對他們而言,是個體面文明的象徵,用葡萄酒佐家鄉的風味餐更是他們的摯愛。

200加侖的自釀葡萄酒,地方媽媽除了釀起來自用之外,還可以賣給鄰居,補貼家用。雖然賣葡萄酒犯法,但是「家庭消費」不犯法;在公眾場合喝酒犯法,但是在自己家裡喝就絕對沒問題。

於是,種植葡萄又突然變得有利可圖了起來。

葡萄的交易價格從1919年每噸9.5美元,到了1924年飆升至每噸375美元。許多原本放棄種植葡萄的人,又回去改種了葡萄。

但這對葡萄酒產業來說,依然不是件好事,因為在這樣商業模式底下需要的葡萄,絕對不是我們熟知的釀酒葡萄。

當時最夯的葡萄品種是alicante bouschet,它的繁殖力強,成串的結果多,皮的厚度中等卻堅硬紮實,非常適合運輸,更重要的是,它加了糖跟水之後,產出來的酒量是其他葡萄的兩倍。加州就此變成了劣質葡萄酒的產地。

差不多就在這個時候,一位名為Cesare Mondavi的水果中盤商看中了alicante bouschet的商機,就舉家大小搬到了加州,作釀酒葡萄的生意,其中還包含了還年幼的Robert Mondavi。

Cesare Mondavi(中)與他的兩個兒子 Robert(左)、Peter(pic : https://reurl.cc/gv8YWL

禁酒令解除之後,Cesare Mondavi乾脆把他這幾年賺到的錢,買下了Charles Krug酒莊,開始做葡萄酒,來做家族經營。Robert Mondavi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的。分工大致是這樣:哥哥Robert Mondavi負責市場營銷,弟弟Peter負責釀酒。在50年代,他們將Charles Krug酒莊發展成Napa的四大酒莊之一。

1962年的歐洲酒莊之旅後,Robert發現「那些偉大的酒莊把葡萄酒當成一門藝術,而我們只是把葡萄酒當成生意。」他在參觀波爾多酒莊的時候,一面想著加州的風土更好,一面又驚嘆釀造好酒的工序。

而歐洲名酒莊豎立的好酒尺標,更是狠狠撞擊Robert Mondavi的心:加州也可以,憑著加州的風土條件,一定能做出頂級的葡萄酒。

「釀出可以跟法國媲美的葡萄酒」

這個想法等於是要酒莊整個轉型,可是當時加州,甚至是整個美國,根本沒有什麼能端得上檯面的葡萄酒,更別提要媲美法國的波爾多了。況且要轉型做高端葡萄酒,過程中從種植到釀造的成本巨大到無法估量。

弟弟Peter覺得哥哥的想法太過冒進,第一個反對了這樣的想法。兩人的矛盾與衝突越演越烈,甚至大打出手。最後,整個家族的人都覺得Robert太過冒進的想法,只會把家族事業帶到危機。

為了要擺脫困境,也為了實踐自己的理想,Robert Mondavi出來開辦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酒莊。不過創業初期,財務非常緊張,資金不足使得他既沒設備也沒場地,技術工人根本沒辦法研發。

好險有朋友幫忙,讓他可以偷偷帶著技術工人,到Charles Krug酒莊的實驗室裡做實驗。Robert晚年在回憶錄裡提及這段,他猜測是Peter默許的,不過這也只是猜測。

Robert Mondavi 酒莊的意象圖酒標

Robert Mondavi 並沒有因為創業初期的困頓而失志,相反的,他反而以極大的熱情開始去遊說Napa的酒莊,讓大家一起來釀出可以媲美法國的葡萄酒。

他把現代工業化的程序,帶到了葡萄酒的產業,從種植到釀造,都用更科學的方式去探究與紀錄。另一方面,他還辦了場定期的聚會,讓參與的各個酒莊人員,都能夠互相分享自己的發現,也可以共同解決問題,這種不同酒莊的釀酒師與農夫的定期聚會,據說至今還是Napa的傳統。

「加州生產好酒」的理念,漸漸成了當時人們的共同目標。

Robert Mondavi 第一個端出來的成果,就是Fume Blanc。

當時美國的Sauvignon Blanc都釀成甜型,沒有甚麼消費者愛,1968年Robert Mondavi取得Sauvignon Blanc樹株後,以法國Pouilly Fume環境為原型,再浸過橡木桶,釀出了酸度與香氣兼具的dry型Sauvignon Blanc。Robert也把這種風格的酒命名為Fume Blanc。

酒款推出後,獲得極大的成功,可惜酒款名稱沒有註冊專利,只要用這種風格釀出來的酒,都可以稱之為Fume Blanc。這種風格的酒,流行到現在,成為美國Sauvignon Blanc的代名詞。

「釀出可以跟法國媲美的葡萄酒」的理念這時候也有了轉變。

早初Robert Mondavi以法國名莊的酒為標竿,釀出的酒以法國名莊的酒為目標,但在一連串的實驗與試錯裡,風土條件不同,亦步亦趨的跟著法國名莊是不行的,每個風土有它自己呈現的方式,不要以像法國酒為目標,而是Napa的風土來跟法國酒爭高下。

1976年的巴黎盲飲評鑑會,評審幾乎都是法國美食界的名人(photo by Bella Spurrier)

他的努力在1976年的時候終於開花結果,一場在巴黎的盲飲,列位者都是法國知名的侍酒師、美食家、品酒師,品評的結果揭曉,加州葡萄酒拿下紅白酒的第一名。

這場著名的巴黎盲飲,又被稱為「巴黎的審判」,它不但證明了Robert Mondavi「以當地的風土定勝負」的理念可行,更激勵了葡萄酒後進國區挑戰法國酒的雄心。

葡萄酒從此分出了「新世界」與「舊世界」。

順道一提,1976年的巴黎盲飲會上,得獎的Stag’s Leap酒莊的釀酒師,正是出自Robert Mondavi旗下,可見當時Robert Mondavi酒莊已經成為釀酒人才孵化基地,經Robert Mondavi調教後進入釀酒大師名人堂的,在我印象所及,至少有三位。

Robert Mondavi 生產頂級葡萄酒的同時,也希望葡萄酒成為平常家庭裡的必備品,於是推出了 Woodbridge 與 Private Selection 等平價的高cp值酒款。

Robert Mondavi 還有兩項改革,一個是在酒標上面標示品種名,讓消費者更容易能辨識酒款內容,現在新世界產區的葡萄酒,基本上都是用這種標法;另一個是他還讓來酒莊的消費者變成的釀酒的參與者,注重消費者的體驗。

為了吸引人們到酒莊,他從1969年開始,幾乎每年舉辦一次酒莊的夏季音樂節,音樂節所得,全數捐給公益團體。80年代,Robert Mondavi 先是開辦了Napa的葡萄酒拍賣會,後是跟著酒商們開辦節目,提升消費者對葡萄酒的認知,同時又改變了Cabernet Sauvignon 的種植方式,大幅提高它的濃度與品質。在他不懈的推廣下,加州葡萄酒園與酒莊,使得去Napa的旅程,更像是一場朝聖之旅。

Robert Mondavi 酒莊大門

這種內外兼修的方式,把 Robert Mondavi 推上了巔峰。在他最顛峰的時期,他想打造的是像傳統義大利名莊那樣的葡萄酒王朝,家族內傳,開枝散葉。

可惜,發生在他與Peter之間的衝突,再度上演。

大兒子 Michael 主張要主張要生產更多適合消費者日常引用的葡萄酒,擔任釀酒師的小兒子 Tim 則認為要生產名莊級的酒款,不過這次他們沒有大打出手,因為在兩人的衝突爆發之前,星座集團(Constellation Brands,Inc.)就收購了酒莊。

失去了董事會的支持,Robert Mondavi 家族2004年就此失去了酒莊的經營權。儘管Robert Mondavi 酒莊現在的影響力不復當初,但Robert Mondavi 酒莊還是Napa葡萄酒的象徵。

Robert在2008年逝世,他想打造大一統葡萄酒王朝的野望雖未成功,但其後嗣每代幾乎都有人獨立出來,開設酒莊,持續豐富美國當今葡萄酒的面貌。

延伸閱讀:

  1. Daniel Okrent, Last Call: The Rise and Fall of Prohibition
  2. Julia F. Siler, The House of Mondavi: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American Wine Dynasty

--

--

蕭翔鈞 Xin
品飲生活誌

大學讀的是哲學,研究所時期廣泛在各個NGO打滾,喜歡有思辨性的內容。開過書店,當過製片,現在是資深人資,偶爾會去當占星塔羅師,或是去表演單口喜劇。在各種意義上,都在學著讓自己活得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