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你的興趣創業落入自說自話? | 小眾青年的生存指南3
--
小眾青年如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在這個世界裡活得很好?
各位讀者週間好!我是李海達,歡迎來到小眾青年生存指南。今天我們來聊聊把興趣愛好作為創業題目的常見場景。
一個同事時常餽贈她姊姊手作烘焙的點心給大家吃,每個同事收到的時候都感動萬分讚不絕口直誇好吃。姊姊也因為各方好評不斷,對烘焙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姊姊本就不喜歡面對人群,在幾次利用假日接單生產後,便把她原有金融業交易員的工作辭去,正式創業做起了甜點生意,希望能超過她本來的收入水平。一碰面,姊姊滿口甜點經,打發擠花發酵等術語相當專業,看起來似乎一片前景大好……
小眾愛好如文學藝術等,許多人都是憑藉著一股熱情一種直覺,甚至是一種夢想地希望把喜歡的事情變為自己的職業。然而,以上的真人真事卻讓人隱約覺得不對勁。
究竟是哪兒不對勁呢?
第一、對商業本質的理解
商業是遠古時代起人們就會從事的社會活動,它的本質是交換。我們創造價值或者傳遞價值,並得到有價的報酬,這是商業行為,前者是生產產品,後者是流通產品。
姊姊手作甜點是生產,而同事替她宣傳散播是流通,但在尚未獲取報酬的階段都不能算是商業,充其量只是親友之間交流分享而已。
直到姊姊真的辭職創立工作室,對於甜點開始收費,這才算是商業活動開始。
然而只要創立了一個小賣店、小工作室就屬於創業了嗎?
許多人以小組織型態自給自足為豪,甚至不以獲利為企業目標只求圓夢。
我認為那只是種開業而非創業。
我對創業概念的定義是具有“擴大”特徵的。
姊姊開了一個工作室,她要將這個甜點生意擴展,從一個城市一家店到一個區域一家店,這個量級的成長擴大過程才是創業。每個量級的擴大都需要有充沛的資源與足夠的知識,但是許多小眾青年在開業之初,其實並沒有把自己追求的事物釐清,當感性與理性混為一談便容易把開業當成是自己的目標了。
於是我們覺得不對勁。同事姊姊可能不具有創業意識,沒有系統性科學性的調查研究就直接開業,並且不對稱地懷抱收入超越金融業的想望,讓人忍不住替她憂心忡忡。
建議閱讀:
小眾青年必備的思考工具:怎麼看得更高,看得更遠?
小眾青年商業判斷基本功:差不到1秒!你與你的客戶失之交臂
究竟是哪兒不對勁呢?
第二、對社會本質的理解
William Blake詩中說過:一沙一世界。社會是由人為單位組成的,每個人都有慣常使用的語言和觀點,一個人就好比是一個世界。同事姊姊介紹、溝通自己產品時,使用了大量行話,那對一般消費者是難以消化理解的。
特別是不以實用性作為訴求的商品,更是需要費心思去琢磨每個溝通的點與詞彙。
比如說,姊姊所賣的甜點若是強調“完美的打發溫度”、“優異的擠花技巧”等等,一般消費大眾是無法感受到你所要溝通的商品特點。建議的作法是使用普羅大眾的語言去表達,像是口感、新鮮度、外觀華麗可愛等等。
再比如說,姊姊的甜點若是強調溝通“手作”、“好吃”,其實也不容易使消費者感知到特色。因為“手作”對於消費者帶來的好處並不明確,而“好吃”現在也幾乎是所有甜點的標準配備了。從這些的例子裡,你能發現溝通的每字每句都需要千錘百鍊仔細思考的,並非由浪漫的感性就能完成。
要把興趣變為職業,我們需要對商業、社會本質多一點的了解。商業是交換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工具;溝通不是自說自話,而是你能穿越到他人的世界,用他的話語講著你的故事。
藉由一篇篇的文章,說明一個個的小概念,希望你與我能一起築夢踏實。我是李海達,我們下週二見!
李海達(Hilda Li)理性世界裏,一顆奮力求活的文藝心靈 : 烘焙/文學隨筆/創業交流聯繫,歡迎寄信-> hildali1080@gmail.com若這篇文章對你/妳有幫助,歡迎按下方的「拍手」👏或留言交流喔!(拍手可以拍很多下)
📖 1-4次:內容還行,但仍有進步空間
👍 5-9次:有興趣,鼓勵我再寫類似的主題內容
❤️ 10次以上:寫得很好,願意分享給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