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負信用,港幣還可信嗎?

Fun君
香港公民鏈
Published in
3 min readSep 26, 2019

香港警察聲譽破產,市民對警方的不信任是前所未見,但當你的生命或財產受威脅時,你只可以報警求助,因為沒有人有義務保護你;香港法治已死,中央可以用釋法去凌駕法律,但我們每天仍然奉公守法,因為社會運作必需有法可依;大銀行紛紛政治表態,自我審查「以言入罪」解僱員工,但你把所有儲蓄都放在銀行戶口,因為錢放在銀行比放家裡安全。

以上的矛盾都可能都是無可奈何,住在一個地方就只可跟這個地方的規矩生活,就如你的校長跟你說,你由始至終都沒有自由去選擇你的老師、班房及坐位,但這就等於你連想一想的自由都沒有?嘗試要求的自由都沒有?現實告知我們真的沒這個自由,在網上發表過自決或港獨的人去參選就必定會被DQ,說句「香港人加油」可能會被解僱,即是話說了出口就會有政治後果,那我們真的相信有言論自由嗎?在經濟上我們又有沒有脫離銀行體系的自由?

是什麼令你相信港幣?

港幣是香港的法幣,由金管局受權三家發鈔銀行印製,一種有效和合法的支付媒體,但當然不是代表商店一定只可收取港幣作交易,就如有不少商店會接受人民幣付款,這給了我們一個根深蒂固的概念,只要由國家或地方政府發行的貨幣才是有價值的,但自比特幣出現後,大家開始意識到貨幣原來可以不需要政府都能夠發行,但很多人會疑問,比特幣的價值從何而來?為什麼一個比特幣可以作價數千美圓,而且每日都有人在買賣?即是它雖沒有什麼政府或法律保障在背後,就只是一個不可修改的算式,就能給使用者信心去作為一種支付媒介,那換轉來說,是否我們相信港幣的價值是因為我們相信香港政府?

持外幣是否一種有效經濟抗爭?

單是把手上港幣兌換外幣是沒有實質作用,因為你還是在香港的銀行體系內,在金管局的數億外匯儲備中游走,反而蝕了手續費及匯率,更有人提議開個離岸戶口就能把資金帶離香港銀行體系,這的確是可行,但門檻很高,開戶動不動要百元以上存款額,更何況人在香港生活,錢卻在海岸呆,不是為了投資,這樣放著也只是等貶值。

還有什麼方法脫離銀行體系?

在香港任何交易都是跟據合約法中買賣雙方可以用任何方式轉移所有權來達成交易,即是商店可以指定用那種貨幣作交易,什或至可自行發行單一認受性的代用券。那一起來假設我們用比特幣代替港幣,比特幣的背後是一套不受任何中央機構控制的區塊鏈系統,如大部分商戶接受它來作交易(現在香港真的已有商店接受比特幣)同時也用它來支付顧員薪金,顧員把所得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個內需經濟循環,那香港銀行體系就沒有任何角色在這個生態內,在這個假設中可看到如果有能力令大部分人口接受比特幣,那是有機會可以脫離易受監控的香港銀行體系,但當然不是這樣直接了當,中間存有很多技術問題,比如何就匯率定價、交易所需時間(比特幣是每10分鐘生成一個區塊,每個區塊處理大約3,500條交易)支付及管理的複雜性等問題,但這裡只是想給大家一個幻想空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