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說唱

Chui Siuchun
香港中文說唱研究
5 min readMar 21, 2018

要探討香港說唱的興起,必須首先了解嘻哈文化的起源。

嘻哈文化的起源,與美國紐約貧民窟Bronx有關。一般認為嘻哈文化源於七十年代,那時候的Bronx是紐約中最窮的一個社區,住滿了黑人。這些黑人的教育水平低,在奉行資本主義的美國社會上,莫說要攀上社會上層,就是基本的解決失業問題,也非常困難。在缺乏資源,又不滿現實的情況下,他們將過剩的精力投入娛樂之中,在鄰舍間組織起歌唱和舞蹈派對,以獨有的形式表達他們的心聲。

這種表達心聲的形式就成為了嘻哈文化的雛形。嘻哈文化的四大元素,分別是DJ (唱片騎師)、MC (派對主持人)、B Boy (街舞者) 和Graffiti (塗鴉),其中MC這一元素是本文討論的焦點。在上文提及的貧民窟中的派對中,MC孕育出獨特的音樂和舞蹈文化,成了嘻哈文化中的一根重要支柱。MC的功能是在派對內透過麥克風有節奏地說話,帶動場內氣氛。這種有節奏的說話,成為了現在我們所謂的「說唱」。MC在派對上最原先是負責叫喊,鼓動群眾情緒,後來發展至在唱詞內包含各種主題,「有貼近生活之詞,有充滿金錢肉慾之歌,有罵架之聲,亦有反抗之音[1]。」

配合激烈澎湃、急速跳躍的音樂,MC也以快速、跌宕的方式唱出了他們的心聲。由於他們都是我手寫我口的方式填寫唱詞,因此所唱的歌詞,主要都來自他們的生活見識和體會。如前所言,嘻哈音樂起源於黑人貧民窟,因此說唱主題也離不開他們生活間的話題:金錢、色慾、幫會活動、歧視等問題。這也使人以為嘻哈音樂就是說唱「黃、賭、毒」等不良主題,然而,如果細味歌詞主題,除了離不開黑人受不公平對待而起,對社會不滿的渲洩外,其實音樂中也「揭露了社會意識的另一面──性別歧視、種族歧視、貧窮,這些都是主流社會不想聽卻必須聽的事實[2]。」

由此可見,嘻哈音樂其實是一群被主流排斥的人的音樂及語言。因此,當這些文化有機會外傳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只要當地有被排斥的一群,嘻哈音樂就順理成章地成為「共通語言」。

嘻哈音樂到了八十年代才散播到美國以外的地方,直到八十年代後期開始在亞洲植根。最初是 中國,最後才到香港。在香港,起初嘻哈是非常低調和散漫,但在中國大陸,它發展得很快,甚至成為演藝學院和大學的校內課程[3]

以上引文簡要地說出嘻哈音樂傳入亞洲,以至香港的情況。不過,說唱音樂在香港興起的原因,我認為仍有以下兩點。首先,是天時。香港自九七回歸後,市民先是對回歸充滿憂慮,回歸後更因經濟、政治、身份認同等問題,民怨頻生。這些民怨與當年在貧民窟內的黑人生活境況相似,因此嘻哈音樂的說唱傳入香港後,遇上了最適合的時機,讓歌曲有最適合的內容:以人民對生活的怨懟為題材,怒吼出人民的心聲。

其次,說唱這種帶有強烈節奏感的演唱形式,以粵語入詞,充分表現粵語的原始、到位、充滿力量的特質;隨著音符的躍動,反映出社會時代的脈搏。由於說唱形式,比起一般流行曲急速,節奏感的要求很高,粵語具有九個聲調,有助加強歌詞本身的韻律。很多填詞人都表示,相比起普通話的四聲,甚至其他外語,以粵語填詞入曲,來得比較困難。因此,以香港粵語流行曲為例,曾有論文研究拗音的問題。不過,對粵語說唱而言,這卻是一個好處,因為說唱者 (MC) 認為,填寫說唱唱詞時,應將唱詞視為編曲中的其中一種樂器,說唱時有本身的節奏,因此,如將詞與歌曲結合起來,顯得更為和諧。於是,粵語有九聲,音調組合就有超過一萬個,使詞的節奏更多元化。說唱傳入香港,也因為香港地區上的粵語,令本地的說唱更具生命力,這可說是「地利」。這個「地利」條件,正與粵語的聲韻特點有關。

[1] 吳艷,〈嘻哈饒舌文化對美國黑人的價值及影響〉。《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8期,頁113–114,2011年8月。

[2] 何穎怡譯寫:《嘻哈黑話字典》,頁4。

[3] 李文烈:《嘻哈,有創意的社會工作》,頁2。

--

--

Chui Siuchun
香港中文說唱研究

第一屆「賽馬會教師創新力量計劃」參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