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守護者】風濕科專家劉澤星:醫學倫理很重要

HKUMed
HKU Medicine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n 30, 2020

每間醫學院也設有倫理科,但已投身杏林一段時間的醫生,更應提醒自己須以仁心對待病人。

骨科?兒科?心臟科?腸胃肝臟科?不少醫學生在實習時開始思量該投身哪個專科,港大醫學院內科學系系主任劉澤星教授分享他30多年前的心路歷程,笑稱自身經歷是緣份注定。

劉澤星教授於英國蘇格蘭鄧廸大學讀醫,三年級後的一個暑假,他有機會分別在英國及香港選修科目,在英國他跟從一個脾氣很大的外科醫生,每天都被罵,令他對外科有陰影,間接令他踏上內科之路。此外,內科醫生憑病歷分析斷症的「腦筋活」亦令他很欣賞,他笑言:「這樣說或許會得罪外科,不過當年的我真的認為內科醫生較優秀,多用腦筋較聰明。」

劉教授說當年遇過不少白血病人,故有想過做血科,但眼見當時的藥物局限,不少病人敵不過癌魔離世,心很痛;又考慮過做心臟科,做心臟導管手術等的「手作仔」,但後來因為受邀參加研究而加入了風濕科,這亦奠定他未來的路。

劉教授現同時出任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長,他指出香港過去的專科試較著重知識及技術層面,但少了倫理、專業態度等元素。雖然現在每間醫學院也設有倫理科,但已投身杏林一段時間的醫生,更應提醒自己須以仁心對待病人。劉澤星說做醫生「最重要係你鍾唔鍾意對住人」,除了必須要跟病人及病人家屬溝通,也要跟團隊合作,喜歡與人交流、善於溝通,才能有最佳的發揮。基層出身的劉教授深明自身經歷,有助自己與病人的交流,「若學生自己受過下苦,便會較易明白他人的苦。」

另外他亦提到目前公共醫療系統下,前線工作壓力大,資深的醫生應思考一下如何協助年輕後輩,減少他們“Fed up”(灰心)、 “Burn Out”(筋疲力竭)的可能。多聆聽年輕同行的心聲,了解院方給予資源是否足够,再看看制度上有否可以改善的地方,踏前一步多聽多了解,可由資深醫生做起。

盼病人互助對抗病患

儘管是平日熟悉的環境、經常出入的走廊,到自己要躺在病牀上被人推著進出手術室和病房,當刻他才真正感受到病人的無助感

與劉教授細談行醫點滴,他最常掛在口邊的是「同理心」。劉教授說即使醫學昌明,醫生愈來愈掌握以藥物減緩病人痛苦,但他仍然認為藥不是最重要,反而醫生對病人的關心更重要,當日成立病人組織也是基於同一個出發點:不單治病,也要治人。

最近入院做過一次心臟檢查,劉教授的角色由醫生變成病人的體驗,更堅定了他的這個信念。他坦言:「You have no control(你無法控制)」,儘管是平日熟悉的環境、經常出入的走廊,到自己要躺在病牀上被人推著進出手術室和病房,當刻他才真正感受到病人的無助感。

劉教授的紅斑狼瘡與遺傳學研究,影響整個亞洲醫學界,但叫社會人士留意到的是,他不只花時間在治病、做研究,還會幫助病人成立互助組織,盼他們可互相扶持、互相救助。在英國讀書時,他便留意到當地也有不少病人互助組織,年輕的他決心把此概念帶回香港,造福本地的病人。他於2001年參與推動成立「香港風濕病基金會」,協助病人以較低價錢購買藥物;其後基金會又成立「研究獎學金」,資助各類有關風濕關節病在香港的研究。

劉教授說,風濕病人面對的痛苦不足為外人道,他們亦明白藥物的局限,有時候期盼的可能只是醫生的包容、看顧,想在醫生身上得到肯定和安慰。與此同時,病人簡單的一聲招呼,對醫生而言也是無價的回報。接受訪問當日,早上巡病房時有病人隔着布簾,單憑聲音就認出劉教授,更興奮大叫:「劉教授,好耐無見喎?」熱情的問候,讓他覺得一切也是值得的。

--

--

HKUMed
HKU Medicine

HKU Medicine — Committed to advancing research,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dicine and health, for the betterment of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