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UMed 135良師醫友】黃澤蕾 × 袁瑋軒:結伴前行才能走得更遠

HKUMed
HKU Medicine
Published in
Jul 27, 2022

--

醫學教育行的是師徒制,説起「師父」與「徒弟」,不少人都會有年老長輩一臉嚴肅地教育青澀青年的印象。但其實新一代的師徒,早已打破了這樣的框框,相處模式亦變得越來越像朋友。

HKUMed 135良師醫友系列,今次請來港大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黃澤蕾博士(Carmen)和她的徒弟袁瑋軒(Vincent)。專注於肝癌新藥物和發病機制研究的Carmen,在2015年開始擁有自己的團隊,這次她就邀請了實驗室團隊中的「大師兄」Vincent,和她一起進行訪問。

陽光男孩與活力小姐

理學院出身的Vincent,五年前應徵加入Carmen的實驗室擔任研究助理,後來更在她門下攻讀PhD。Carmen直言Vincent的履歷十分亮眼,因而造就了他們第一次見面:「一進門已覺得『呢個小朋友好陽光』!面試中亦感覺到他很有熱誠,充滿正能量。然後,技術上的問題亦回應得相當仔細,可見他具備作爲研究人員著重細節的重要質素。」

Vincent亦指出,第一眼見到Carmen時覺得她既年輕又充滿活力,很平易近人,與印象中嚴肅的研究學者大不相同。他還記得Carmen帶他參觀實驗室時,同學和職員們都很樂於與她打招呼,甚至有人問她是否來做實驗,讓他大感意外,沒想到教授依然會親身與學生一起做實驗。後來他更發現,儘管Carmen的辧公室在瑪麗醫院,她每天都會到沙宣道校園實驗室待上些時間。後來細問師兄師姐才知道,原來她的用意是方便學生隨時找到她與她進行討論。

另一個令他印象很深刻的事件是,在某個假期的午後,他和Carmen一起完成實驗工作,他邀請她談談前陣子讀過免疫細胞科研新方向的學術文章:「她就坐在我的旁邊,談了好久,神情就仿如一個很興奮的學生。她讓我知道科學是大家一起去學習,一起去討論每天日新月異的資訊。」連Carmen亦笑稱自己「雞啄唔斷」:「每次跟學生討論新研究項目,我都覺得很興奮。」

他像是小時候的我

從研究助理轉到博士研讀,Vincent其實也天人交戰了一番。以往的研究經驗,讓他有點質疑自己,Carmen卻早就看出他的潛力:「我覺得他這麼有天份,又有科學觸覺,因此一直鼓勵他從事科研。他想了好久,忽然有一天在電話短訊中告訴我,他想攻讀PhD。那天晚上我真的開心得睡不著覺。很高興一個有天份的年輕人,在我的實驗室裡找到他的志向,覺得自己好像為研究事業帶來了點貢獻。」

Carmen直言在Vincent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看著他有時會令我想起小時候的我,就像看見自己一路走來的過程。一開始時沒什麼信心,對研究這回事有很多問號。然而沒有甚麽能比研究更能引起我的興趣,而他跟我一樣,都是對研究很真誠專注,單純地出於好奇去做科學,沒什麼雜念的人。」

與Vincent的深思熟慮有別,當年的Carmen更勇往直前:「當時的我完全沒有想像過科研是這麽困難,行過這條路就察覺到自己真的太樂觀。投入了才發現自己『洗濕咗嗰頭』,然而選擇了做科研,我就不打算退縮,一直向前。但我亦經歷過所有科研人員會經歷的掙扎。那時沒太多顧慮,在那階段做到自己的最好,就已經足夠。」

科學家不一定是天才

師父帶來的影響,並不局限於學術知識,Vincent指出Carmen影響他最深的是改變了他對科研的看法 。「從前我會覺得,科學是很不真實、很遙不可及的一回事。說到科學家,大家會想起愛因斯坦和霍金等天才,但其實科學家也是普通人,只是多了一份好奇心和堅毅的態度,這很影響我之後選擇投身科研。」

Carmen解釋:「重點不是你來到實驗室時有多能幹,而是畢業時有多本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質,我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訓練他們。但必須要有的是對科研的熱忱。即使來到才開始學習,只要有心做,一定會做得好。」

對於扶植後輩,Carmen表示:「我的目標就是希望幫助學生繼續在科研路上發光發亮,我希望他們可以從中找到成功感,做得開心。並以知識為科學貢獻,讓科研成為終身事業。Do what you love, love what you do.」

行山要一齊行

問到兩位有沒有想一起嘗試的新挑戰,他們笑言想一起到外地上一個短期的訓練課程。Carmen強調是「一齊做學生」:「現在要兼顧行政工作,少了很多和學生一起做實驗的時間。但其實我也是實驗室的一份子,也想一起參與。」Vincent補充:「一起去學習新技術,學成歸來回饋實驗室,我認為很有意思。」Carmen笑說:「或許未來當Vincent擁有自己的實驗室時,我可以過去學習。」

公餘想挑戰的還有行山, Carmen指Vincent是行山高手:「希望他可以帶我行一些比較難的路,然後欣賞好風景。」Vincent心中已有計劃:「不一定要很遠,整個團隊行上附近的山頂觀賞日落,已是一個維繫大家感情的好活動。」

兩人異口同聲表示行山其實很像做研究,不可以一個人行,要一群人一起行。「自己一個人可能行得好快,但要一群人一起行,互相支持才能走得遠。這也是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

學生令我更了解自己

提及到兩人如何維繫亦師亦友的師生關係,Carmen表示在乎互相信任:「我和他討論研究時會很深入,甚至會互相挑戰大家的想法。信任同時還包括相信他能勝任自己的工作,讓他以自在的方式,發揮所長,還有賦予他領導的機會。」Vincent則指多溝通是重點:「每個人對每件事的期望值也有不同,多溝通就可以快點找到共識,少了大家步伐不一致的時間,共同為相同的目標努力。」

除了信任,互相體諒亦是相處之道,Vincent透露:「以前我是個沒甚信心的人,會質疑自己真有可能做出讓行內人也滿意的研究發現嗎?我知道Carmen有時是不想讓我氣餒而未有出聲。我會努力去改善,同時也想多做一點為她分擔。知道她花了好多心思去維繫實驗室的和諧氣氛,我很想幫她去維持這樣的氛圍,讓後來的人都可以享有這工作環境,達到synergy(協同效應)。」

他亦同時感激Carmen的知遇之恩:「好感激Carmen讓我在這實驗室學習,這五年間我從她身上真的學到很多,一開始我沒有想過會留這麽長的時間,但在這裏我過著我期待的生活,每天都像是個新開始。」

Carmen則表示:「好多謝Vincent和其他學生令我更了解自己,同時讓我學到如何營造最佳的環境給學生,作爲主管我也是一路學習中。學生既是我的老師,也是我每一天工作的動力。科研不是一個容易的行業,而學生時常令我記起自己投身科研的初心。有時會很困惱,但見到他們很開心純真地對待研究,不眠不休地付出努力,就會教我忘了不愉快的事情。」

黃澤蕾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病理學系副教授

袁瑋軒
港大醫學院博士生、癌症生物實驗室研究助理

--

--

HKUMed
HKU Medicine

HKU Medicine — Committed to advancing research, learning and teaching medicine and health, for the betterment of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