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終身學習者的 8 堂必修課》

《Never stop learning》(中譯終身學習者的 8 堂必修課),這本書談論了為什麼人要終身學習,以及如何成為更好的終身學習者。

從失敗中學習

「過去也許讓人心痛,但是依我看,你可以選擇逃避過去,也可以選擇從中學習。」 — 《獅子王》中狒狒長老拉飛奇的台詞。

昨天晚上在學院的系統中分享了一則關於過去在管理上的重大體悟與學習,有同學說像編年史,但我自己覺得比較像是成長歷程。必須承認,在 29 歲左右我遭遇了向上管理的問題,那時我並不想承認,我覺得自己總是能很好的搞定上級,錯在對方。

我本來是個從自己身上找解答的人,但那一次我選擇將問題歸咎於他人,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直到我們不再共事。一年之後,我才回過頭反思這件事情我做錯的幾件事,所以相同的錯誤我之後幾乎就不再犯了,這也是我換工作後可以在更複雜的上級組織中生存的關鍵。

失敗可能的原因很多,但從中找到下次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而非逃避,那我們從失敗中才能獲得正向的能量,而不是只有負面的結果與情緒。

成績目標不等於學習目標

做一件事,最後的成果很重要,但這不是唯一。第一次學走路,如果把重點一直放在每一次嘗試時都要「成功」,而不是放在終於學會走一步,兩步的進步或改善,我們會很怕嘗試新事物,因為新事物不會在一開始就成功。

學習目標是一個逐步達成的過程,關注點有兩個,一個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是否獲得解決或改善,另一個則是我們在過程中的學習。

舉例來說,在學院產品經理學習營的學員中有一群人其實是做產品做了好一段時間了,在工作中多數時候也能把工作處理的還不錯,但一直覺得自己好像哪邊卡卡的,直到參加了學習營。

有人說:「以前有些地方做好,但不知道原因,錯了也不知道原因,總之就是時好時壞,一直以為是老闆不同的問題,後來發現是自己太習慣用專業腦思考,太少用商業腦思考。」

有人說:「在工作上,因為我就是唯一的 PM,公司內也沒有人比我更熟產品了,所以很少被 challenge,但在學習營中,老師跟其他同學都會提出看法,自己的觀點會經常受到挑戰,一開始不習慣,但這才發現自己過往真的有很多盲點,找出盲點後,真得更有信心可以把產品做得更好了。」

參考:產品經理學習營

了解答案不是目的,學習提問才是根本

「你跟我說怎麼做就好了。」、「你告訴我這樣對不對就好。」從小到大遭遇到的學習者中,有一群人很習慣劈頭就要答案。他們沒有心思去了解過程中的為什麼,以及如何做才能對,因為這些太繁瑣了。

其實,要知道一件事情的答案很容易,但要掌握背後的脈絡則困難許多,而每個人因為先備知識不同,我不懂的地方,很可能你非常熟稔,所以即使面對同一個問題,我們兩個人不理解的部分可能也是不同的。

這時,透過單純的學習,或者要到答案已經不是關鍵了,釐清自己不理解之處對事情更有幫助。

過去在協助企業導入 OKR 時,有些老闆會跟我說:「我把目標一講再講,解釋的很詳細,我問員工是否了解,他們也說了解,但做出來就不是我想的樣子。」

我問他:「討論目標時,有很多員工提問嗎?」

他說:「很少,所以我才以為他們懂了。」

恰恰相反,他們只是知道,對於目標這件事,愈是接近「懂」的人,他應該會有對應的問題產生,例如資源、時程、手段、優先順序等等,他們會試圖釐清自己還不知道的部份,因為這些資訊都是展開計畫時很重要的環節,沒有人可以在不提問,不討論的狀況下真的懂了。

提問是一種重要能力,聰明的人知道答案,有智慧的人則懂得提出問題。

學院的課程我們很少給標準答案,即便很多學員一開始學習時會希望我們給肯定的答案,但我們更希望他們能先思考,然後提出自己的問題,或者面對我們的提問並提出自己的觀點,這都是為了培養大家探索問題的能力。

參考:情境式學習

充電、反思而非不停歇地行動

當你日復一日忙碌於工作時,學習可能停滯了,因為你沒有機會去學習那些讓你把工作愈做愈好的方法。在工作中,我見識過很多土法煉鋼,花了十倍時間,但最終還是會把東西做出來的人。這些人一直沿用過往的經驗做事,卻不知道現在早已有很多新的工具或方法可以非常輕鬆的解決他的問題。

其實,我覺得人的學習也可以參考摩爾定律,我們或許做不到 18 個月工作效率改善一倍,但我們應該有個意識,那就是現在做的事情,一年之後應該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做到一般好,又或者我們可以花一樣的時間,但能做到更有價值的事情。

當你有這個意識,你就會知道自己有進步空間,而且應該要努力找出來。

以前在企業內工作,我的學習是持續的,工作中遭遇問題,就從書中、前輩身上找可能的答案,然後嘗試新的方法。在成為自僱者之後,除了持續學習外,也會安排休耕期,讓自己休息 2–4 週的時間,好好的精進一下自己的能力。

靜下心來思考,對學習是大有幫助的。

壓抑自我,盲從他人有害無益

在工作中,我經常會碰到有人告訴我:「以前就是這樣,就這樣做吧。」、「以前問過,大家都不知道,做就是了,別自找麻煩。」

但我對那些「感覺怪怪」的事情就感到渾身不舒服,我會透過提問去找出可能的答案,問一個人不行,就多問幾個,先把流程解析清楚,然後搞懂之所以會設計出這種怪怪流程的原因,提出更好的方案,然後評估修改的風險,漸進式的做調整。

感覺怪怪的,這是我探索問題時的自然反應,與其迴避麻煩,我更傾向依循自我的感受去剖析原因,找出解法。

從別人身上可以學到很多,但當我們過度盲從他人時,你很容易走上錯誤的道路。

有些弱項是不需彌補的

簡單的說,與其補強弱項,不如把時間花在放大強項。

當我們沒有強項時,我們很容易著眼於自己的弱項,希望自己最少不要有那種明顯,很容易被挑剔的缺點。但其實這時的你,反而應該專注於發展出自己的強項,否則就算你將弱項都補強了,你頂多成為一個沒有明顯弱項的人,也很難成為一個有強項的人。

而當我們有一個強項,但卻也有明顯的弱項時,你的強項可能會因為弱項而無法完全發揮,例如專業能力很強,但溝通能力很弱,這時你的專業就會大打折扣,而弱項也會因此放大。但如果你的弱項只是錦上添花,那把時間花在強項上通常是更好的選項。

T 型人才是未來趨勢

T 型人才,意味著有一項主要專長,並發展出其他第二、第三專長。工業時代,我們可以靠著一技之長工作 20–30 年,但隨著科技的進步,許多的工作都逐漸被科技取代,我們每個人擅長的技能,在 5 年後可能都有一定比例會由更先進的科技替代掉。

培養多樣性能力的第一個好處是提高抗變化的能力。

第二個好處相對積極,那就是你可以在學習另一門知識時從另一個觀點回過頭來看本來的專長,舉例來說,工程師學習當 PM 過程,可能會理解到當 PM 面對的挑戰,而進一步去思考如何改善工程流程或溝通方式,透過這個過程,你的工程能力反因此提升了。

而當你更廣泛的去學習多樣的技能,你會提升你對一件事的全局觀,看事情更全面,思考也會更通透。

學院說每個人都需要學習商業思維,背後,就是希望提升所有人的全局觀,你不需要是商業專家,但你不能對商業一無所知。

參考:為何人人要具備商業思維?

學習不僅僅是自己的事

我們從小到大,都在從他人身上學習,也從他人身上獲得學習動機。小時候,父母、老師、同學是我們主要的學習對象,我們會觀察他們的言行,也會從跟他們的互動中產生學習。

長大成人後,我們會從更多人身上學習。有句話說:「跟你最親近的五個人,會決定你這輩子的成就。」

你最核心的圈子,之所以容得下你,通常意味著你也達到了他們期待的水平,而你為了持續與這些人交流互動,你也需要提升自己到能與這些人為伍的狀態。

你在什麼圈子、環境中學習呢?如果這些人本身都是終身學習者,那你的學習會加倍省力,因為你從他們身上可以學到很多,他們也會督促或威逼你學習,他們會提醒你要設定目標,要探索自己的熱情,要擁抱改變,在耳濡目染之下,你可能會受到激勵,因此產生自發性的學習行為。這時候的你,學習動機被引燃,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而這也是為何學院會認為社群式學習對學習是大有幫助的原因。

參考:社群式學習

晨讀這本書,覺得書中所提的觀點,正好也都是學院所在意的。跟我們一起成為終身學習者吧。

--

--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游舒帆Gipi
gipi的商業思維筆記

商業思維學院院長,致力於將商業知識科普到所有職場工作者身上。歷任鼎新電腦總監、TutorABC英文產品負責人,TGONetworks創會成員。從事顧問、培訓與教練工作。現為多家網路、電商、傳產公司策略顧問與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