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透過遠距進行學生輔導工作?

Hsin Hong Chen
Reddtalk
Published in
May 19, 2021

本篇文章想讓你知道的是:

教育部於昨日(5/18)宣布,學生於5/19-28起開始實行「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模式。對此,輔導工作也正面臨跳脫出「諮商室」外的轉型,雖然現階段停課為期不到兩週,而顧及往後可能因疫情再度停課,輔導老師需留意個案知後同意、自主、受益及隱私權等相關倫理議題,才能延續及將輔導工作有效化(而非僅是沒有功能的暫停)。

對此,以下將簡單以三層面來談「遠距輔導工作的因應策略」,大家可以再從其架構延伸出個人風格的輔導模式。

遠距輔導工作的流程

陳信宏(2021) 遠距輔導工作的因應策略

初級預防(全校性)

1-1建置遠距輔導轉介機制的流程(導師)

1-2安心文宣的建置與推廣(學校網頁、社群平台、Google-Classroom)

1–3提供輔導諮詢平台、電子信箱或專線等聯繫方式

次級預防(部分性)

2-1個案、團體遠距工作前置作業評估

2-2遠距輔導形式的實際操作

2-3電話關懷與評估家訪的可能

三級預防(個別性)

3-1與社工師、心理師取得服務形式的共識

3-2追蹤學生在醫療服務進行的持續性

3-3與學諮中心進行疫情輔導工作的諮詢與建議

個案、團體遠距工作前置作業評估

因為涉及到理解的順序,以及輔導教師在三級預防工作的主要執行任務(介入性輔導),首先先介紹如何使用「遠距輔導小卡」及其設計概念,此小卡的使用時機原先是設定在「疫情未停課前」與學生討論「發生遠距輔導時」的因應方式,目的是為了檢視學生在遠距輔導進行的「可能性、意願性及自主性」。

因5/31(一)返校時,輔導老師們依然能把握時間和學生一起討論未來遠距晤談、團體輔導的可能,作為暫停或終止服務以外的選擇。

※更新:因5/25(二)宣布停課延期至6/14(一),請輔導老師改以電話或線上聯繫的方式與學生一同評估疫情間停課時的輔導形式。

陳信宏(2021)遠距輔導小卡

PDF列印下載(一式3張小卡)PNG圖檔下載

在第一個在環境設備的評估當中,便可以理解學生在遠距服務的可能性與限制。當學生在前三題中皆無法達成時,我們便需討論其遠距學習上是否面臨同樣的困難,這件事情除了與學生談論個別關懷的方式外,仍需與教務處討論學生是否以到校或借用載具的形式協助其學習與輔導

第二個晤談需求其實在檢視學生對輔導需求維持的迫切性及意願性,同時在討論的過程當中,亦能彰顯學生潛在對關係分離焦慮的議題。此外,學生可以自主決定和輔導老師維持晤談的形式,並一同討論、調整適合的遠距輔導形式

最後一個小小默契是基於倫理的概念,需與學生談論「何以需要妥善保存相關資料?」、「為何不要有第三人參與對話?」等議題,澄清學生對遠距輔導的疑慮及問題,並維持穩定的聯繫頻率

遠距輔導的實際操作

硬體準備:筆電/桌電/平板/手機

軟體使用:Google Classroom(平面)/Google Meet(視訊)

1.在Classroom建立課程(以學生班級+暱稱作範例)

2.邀請學生(以姓名或學生Open ID搜尋電子信件)或告知學生課程代碼

3.完成建置一個與學生專屬的課程(Meet連結可以進行視訊晤談)

4.將每位輔導學生獨立設置個別單一教室

5.以公告方式提醒學生晤談時間並邀請留言回覆

※注意:提醒學生勿將課程代碼公開給其他同學使用

小結:以Classroom作為聯繫、通知學生的平台,Meet則是進行視訊會談。

遠距輔導轉介機制的流程

  1. 於校網建置「遠距輔導專區」平台

2.請導師協助轉知校網-「防疫遠距輔導專區」學生能個別申請輔導晤談

3.建置官方Line帳號提供給不須透過導師轉介的學生服務

(謝謝Lee Pei Shan老師的分享)

4.定期更新社群粉專自我照顧的安心防疫訊息(留意潛在個案)

學校社群IG帳號提供給學生參閱
學校IG社群發布訊息提供給同學參閱
學校FB社群發布訊息提供給家長參閱

例如:

親愛的OO同學們:疫情中要透過遠距上課,真的辛苦了。
要熟悉操作、適應學習模式的改變,
真的不太容易,對嗎?
謝謝大家迅速地跟著學校的指示和安排,
有你們的配合,
讓我們一同創造很不一樣的學習體驗。
雖然過程艱辛,
在學習的道路上,
仍有一群始終默默支持、守護著各位學習的老師們,
儘管疫情嚴峻,仍不辭辛勞地到校,
不畏炎熱在教室,為大家授課。
我們沒有因為疫情終止了學習,
並展開了新的互動方式,
很新鮮、也很煎熬,
希望大家都能在家中,
以自在的方式投入在課堂中。
學習沒有捷徑,
防疫也沒有僥倖。
願大家平安

關係設限、工作界線與自我照護

我想有夥伴可能會留意到,遠距輔導形式所帶來的衝擊,即是挑戰我們與學生關係界線的模糊化,如同:
1.我們拓展了與學生在遠距輔導的關係(同時存有在校的輔導關係)

因而需要提醒學生的地方是,遠距輔導是因「停課在家」所衍生的輔導形式,並非將來返校後仍持續提供的額外服務。學生對此會容易感到混淆或忘記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一個與學生培養及理解關係界線的契機。

2.我們需面對學生在私領域互動的可能性

學生可能會在課餘時間、課外時間和輔導老師保有訊息上的互動與聯繫;對此,我們需在事前、當下與學生約定「服務的時間、形式與頻率」,這個討論會發生在遠距輔導小卡的晤談需求,或是透過線上Classroom的公告形式,以釐清我們對學生在要求忠誠權上的承諾(我們並非能在線上有立即性、隨時性及保證性。)以及告知學生會在約定的時間內才能看見及回覆學生訊息。

3.我們自身在遠距輔導的允許與限制

在遠距輔導小卡的討論中,除了檢視學生在遠距輔導的需求外,更重要的其實是與學生討論遠距輔導的最大公約數;這意味著輔導教師亦須檢視自身在提供遠距服務的允許與限制,包含評估輔導教師自身在家是否能有不被打擾的晤談空間、是否有符合學生需求的硬體設備等,都需明白地告知學生自身服務的限制,並一同找出彼此最合適的遠距輔導形式

現在停課在家工作,我想除了輔導教師外,也有很多人是需要留意「工作界線」所帶來的影響,譬如沒有明確的劃分工作/休息時段,或將工作的投入延續到下班的心情等,長期下來也會造成自身能力的耗損,沒有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在「學生輔導工作倫理守則」5–4自我照護裡便提到:

學生輔導人員需對自我身心狀況有所覺察和關照;若覺察個人因素有可能影響學生輔導工作及學生權益時,宜向適當之專業人員尋求諮詢或督導,討論因應策略。

輔導教師的自我照護亦是輔導工作倫理的一環,因而請大家在疫情中照護他人的同時,先找到自己安身、安心的方式和位置,才能發揮輔導功能的最大化。

總結

和遠距教學一樣,我們都正在適應不同型態與學生互動的方式,無法一次到位是自然不過的事情,也正在歷經滾動式修正的階段,留意學生的狀況前也需留意自己照護他人的能量,以及評估適合自己在遠距輔導的工作模式。

遠距輔導工作並非狹義的等同於遠距晤談」,其更重要的意涵是:「我們如何與學生一同檢視、評估及展開停課時的輔導工作」,它亦包含輔導各級預防工作的推動,不僅只是將晤談工作線上化,同時須留意倫理、關係設限、工作界線與自我照護等議題。

很感佩大家在第一時間中調整工作模式的定位,要在混亂的情勢中兼顧自身狀態與安別人的心,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歡迎大家交流彼此在遠距輔導工作方式,讓遠距輔導形式變得成熟而完善。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至 redd0324@hlc.edu.tw 討論唷!

5/26更新 疫情中遠距輔導工作的省思

--

--

Hsin Hong Chen
Reddtalk

一個窩在青少年堆裡生活,對EFT情緒取向、精神分析取向有好感的,諮商心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