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ssie Chen
H. Spectrum
Published in
4 min readApr 26, 2018

--

生醫新創的智慧財產與投資併購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營運長張淑貞Photo Credit: H.Spectrum

H.Spectrum特別邀請到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營運長張淑貞律師,以其自身多年的執業經驗,和近年投入甚多生命科學領域各項業務,講解生醫新創的智慧財產和投資併購。張營運長獨到的眼光,協助學員瞭解堅實的技術背景需搭配優質的專利;滿腔的熱血、理想需靠可行的商業解決方案,和多元的商業模式,才能實現。

選題也要大數據

世界上最沒效率的事,就是用最高的效率做不該做的事。

課程一開始張營運長就不斷的提醒我們,創業的艱辛不必多言,若在一開始就起錯了頭,走錯了方向,可謂得不償失。你有好的創業想法,但你如何知道這個想法沒有別人想過呢?以張營運長的經驗,有些團隊因為資金等各種因素,待到創業後期想回過頭來申請專利時,才發現自己的想法已經有人申請過了。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從創業一開始就應大範圍的建立與本身技術相關的資料庫。在創業題目的選擇,試圖推測各大跨國公司應研發卻沒有能力進行的項目 — 那便是創業題目的契機。

舉凡相關學術論文、國外創投投資標的、跨國公司投資併購或相應專利等資訊都極有參考價值。另外,美國FDA的資料庫也要多加利用,其實每個申請案的編碼都隱藏玄機,相近的號碼通常來自於相同類別,利用這樣的方式多了解每個申請案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相對應的審查進度,也能為自己將來要申請時打個底。即便最後發現自身產品相關技術已有他人申請專利,還可以透過「迴避設計」、「主張他人專利無效或不可執行」,或「購買」、「授權」等策略應對,甚至可以調整產銷地點、供應鏈或營運模式等,千萬別輕易放棄。重要的是提早搜尋,「知己知彼」是應戰不變的法則。

研發與智財管理並行

Photo Credit: 世博國際商務法律事務所

要有優質的智財權,從選題時就要開始規劃與風險評估。決定出題目之後,研發與智財管理也要同時並進。如上圖,創業家們心中可能都早已有明確的研發與商品化進程,但智財管理也要相應配合。研發初期就要利用各資料庫瞭解相關的專利技術,臨床階段開始風險管理,接著是專利的組合與佈局,如此一來才能有真的契合商品的優質專利。申請專利的概念其實就像收保護費,專利佈局得愈完善,劃到的地盤就愈大。這樣不僅可以保護自己,還可以向外來者收費。

擁有優質的專利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及談判籌碼

生醫產業鏈結構複雜,且每一環節又與專利及法規緊緊相扣,從上游 — 研究與開發;中游 — 工程設計、臨床試驗與生產製造,及下游 — 銷售及行銷等,要每一階段都身體力行其實有難度。

據統計,全球生醫產業投資併購案件每年約110至160件,就單季併購金額而言,2015年時更高達1,660億美金。因此投資併購其實是生醫產業很常見的商業模式,若能將自身目標定位在「被併購或被投資」,增加公司退場機制的多元性,思考誰來接棒,會更具發展力。

然而,要被投資或被併購並不容易,必須經過投資人及大公司的嚴格的檢查與評估,其中如智慧財產的無形資產更是檢查項目裡的首重要點。此時優質的專利便是非常重要的資產及談判籌碼若新創團隊擁有大公司開發產品時不可迴避的關鍵專利,大公司必會不惜出高價談授權或投資併購。而優質的專利不在數量多,而是有多少比例的專利能營造訴訟壁壘,或是能向銀行借款時當作抵押品,甚至是能當作公司的獲利來源。銷售產品或提供技術服務是傳統生醫創業的思維,但透過智慧財產權的經營,「賣知識」也能進入市場。

講師介紹
張淑貞女士擔任世博集團營運長,參與世博集團從創建至持續發展各階段。西元1998年取得台灣律師執照與專利代理人資格,執業迄今近20年。她擅長的領域,涵蓋國際商業法律、智慧財產有關各項專業。數年執業中,經歷全球從半導體資通訊至生命科學產業之週期循環與關鍵變遷,故能以跨產業、跨領域思維邏輯,協助客戶制定可行商業解決方案,並創造多元商業模式。

Reference:
周延鵬談生醫創業的智慧財產與投資併購(H.Spectrum)

撰文:陳穎潔
核稿:卓筱涵

--

--

Jessie Chen
H. Spectrum

大學生,喜歡多元的生活,在忙碌中尋找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