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y Chen
H. Spectrum
Published in
6 min readFeb 21, 2017

--

打造創業DNA就從找對Unmet Need開始

“ 創業的第一步不是用又酷又炫的技術做出最高端的產品再去思考要運用在哪, 而是如同孫子說的「謀定而後動」,從找到好的Unmet Need開始。”

第二屆H. Spectrum熱鬧開幕,首位講師邀請到曾參與臺灣-史丹佛STB計畫,目前為永齡生技新事業發展部門協理與新創公司副總的劉志豪Alvin,以自身經驗分享為何當初跨入生醫新創產業,以及如何找尋並定義出最佳的Unmet Need。

遇到瓶頸,莫忘初衷

Alvin當初決定從工程師改行,投入健康醫療領域的初衷,原來是因為當時的護理師女友、現任老婆的一句:「為什麼你們工程師好像沒有做出一些能改善醫療的儀器?」,他同時觀察到電子業毛利低及印度、中國等新興國家崛起,而決定離開職場,重返學校補足自己的醫學知識。在博班期間他參與研究病毒、Bio on chip生物晶片等,並利用自身長才協助實驗室影像處理自動化。他鼓勵大家勇於跨出舒適圈,累積不同領域的知識,共造雙贏局面。

參與 STB 時期,Alvin 與各國頂尖夥伴研發血液凝血裝置、呼吸器等,不僅發現夥伴中擁有多項跨領域才能者比比皆是,也在每次pitch的時候觀察到,創投們很重視團隊成員是否有人全職投入full time commitment。無論這些題目是否持續發展,這些創業家的思維都值得借鏡,Alvin也提醒大家「莫忘初衷」,每當遇到瓶頸、卡關的時候不妨停下來想想當初為何而做,再重燃動力繼續往前。

創業成功的五大關鍵要素

「100個創業團隊中只有3個會成功」,Alvin舉連續創業家 Bill Gross 在 TED 演講的 創業成功最關鍵的因素為例,分別是:時機Timing(42%)、團隊Team(32%)、未滿足的需求Unmet Need (28%)、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24%)、資金Funding(14%),這幾個項目是每個創業團隊都須注意的關鍵要點。

而在 Stanford Biodesign一書中,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分別是:Identify、Invent、Implement,其中Unmet Need的探尋就是屬於「Identify」,這個產品要專門用來對應什麼樣的問題,梳理出要對抗的問題後,接下來就進入到「Invent」,開始設法解決問題,此時會經過一連串的Brainstorming,並考量智慧財產權IP後產出初步的產品原型(prototype),最後進入「Implement」,進行通盤性的整合商業策略並籌措資金準備上市。Alvin笑說這些知識也是他自己透過看書、線上課程等,才習得的道理,像他就推薦 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Running Lean、Stanford Biodesign等書籍,並鼓勵大家勇於參與線上社群或是實體小聚等,與眾多同在創業道路上努力的同伴討論。

如何找尋Unmet Need,什麼又是最佳的Need Statement?

在創業之初選擇一個好的Unmet Need,對於一個團隊的發展成敗有決定性的因素,Alvin建議在思考Unmet Need的來源時可由以下幾點切入:臨床(Clinical)、 市場(Market)、研發(R&D)、製造(Manufacture)、品質(Quality)、法規(Regulatory)、保險(Reimbursement)、智財(Intellectual Property)、同理(Empathy)等,其原理是當未被解決的問題產生後,需求和解法自然會被討論出來,正如同所謂的”Needs‐Driven Approach”,如此一來才能真正貼近消費者的需求,而不是我們自身的想像。

將問題用一句話表達出,即所謂的Need Statement,但是這句話中也有很深的奧義,Alvin建議我們可以使用以下結構練習如何說出團隊的Need Statement:
”A way to address (Problem) in (Population) that (Outcome).”
例如:A way to address (置換人工膝關節) in (年長者) that (他們可以健步如飛)。要小心在敘述Need Statement時,先不要把解法Solutions帶入,因為這樣會設限團隊思考解法;也須注意是否有太廣泛敘述的問題而失焦了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或相對地太限縮某個固定族群而將自己的市場份額低估了;Outcome盡量能數據化,並盡可能使用正向敘述等技巧來讓Need Statement更加完整。

最後Alvin邀請學員上台展示Need Statement的成果,學員們各個都是人中龍鳳,有些組別適度拿捏Need Statement的敘述範圍,也有學員透過圖形表達,十分具有創意,最後也透過台下的互動回饋更加精確。雖說創業不一定是一場穩賺不賠的生意,但是在這一路上或許可以學習創業家的思維 — — — 勇於跨出舒適圈,時時謹記著初衷,並多與不同領域的人才合作,或許又能找出更精確的Unmet Need,開啟一段精彩的冒險!

講師簡介

劉志豪(Alvin Liu),於臺灣科技大學取得電機所碩士學位後,於電子產業累積近8年的產品開發經驗,包括系統整合、硬體/韌體設計、海外技術轉移等,並與跨國團隊合作,擔任領導與管理職。為了投入醫療與健康照護領域,Alvin辭去工作攻讀臺大應用力學所博士學歷,累積跨領域的科研能力,研究方向包含體外診斷儀器、生物傳感器及細胞/病毒奈米力學,於2013年透過Stanford-Taiwan Biomedical (STB) Program前往矽谷的史丹佛大學從事訪問研究,成為2013年的STB Fellow。Alvin 具有豐富的創業經驗,曾擔任新創公司的創辦人、執行長、技術顧問、產品原型開發者等職位。目前負責照護機器人、穿戴式裝置,及Smart Care相關的產品及應用開發。

編輯:Amy Chen(陳郁婷)
核稿編輯:卓筱涵

--

--

Amy Chen
H. Spectrum

理性與感性的綜合,喜歡每天學習未知的東西,再好好堆砌自己的人格和追求心之所嚮的美好,目前就讀台大醫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