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凝視死亡

Hsinyuan Hsueh
Les yeux de Hsin Yuan
7 min readSep 9, 2020

|動機

起初會開始接觸這本書是因為在高中班上,我們有很多同學的志願是進入醫學院(包含醫學系、牙醫系和中醫系等),想著這麼多同學在未來可能會成為醫師,而這本書的副標「一位外科醫師對衰老與死亡的思索」,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同時也想一窺「衰老與死亡」,這個我們一生中難逃的命題,對於我們民眾來說應該如何去看待,而對於即將成為醫生的同學們,他們又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去陪同病患面對這個議題。

|摘要

Being Mortal : Medicine and What Matters in the End.

這本書的英文書名我覺得更為貼切,衰老與死亡這條路並非是到了某個年紀我們才會開始進入的狀態,而是一出生就已經走上的旅程,這個議題的重要性在於我們是否可以完全地掌握自己的人生、是否能在人生的最後一哩路仍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是否能在心愛之人的身邊,不論伴侶、親人或是摯友,陪伴其踏踏實實地、圓滿地走完最後的旅程。

由此可見,這個議題與你我都有關係,而為何我們鮮少在談論此議題呢?我想一方面是文化習俗,另一方面則是恐懼,對於未知和不可控制的情況,我們會害怕,害怕自己無法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怕會成為他人的負擔、怕不知道怎麼去面對,對於醫生來說,更是怕如何去作判斷還有建議,怕自己的行為會造就錯的結局…。

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外科醫師,透過閱讀,我們跟著這位醫生看見一般醫院是如何對待重症病患,而美國又有哪些新興的醫療機構去試圖改變這些病患的生活方式,作者透過自己周遭的親人以及病患的例子,帶我們了解,這些人走到了人生的最後,心中最為掛念的是什麼?當兒女們說要將父母送進養老院時,他們是基於什麼原因而拒絕?而什麼樣的環境才可兼顧他人所注重的安全與醫療便利性以及本人所注重的身體、生活的主體性?這些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但更為可貴且重要的是將這些問題拿出來問問自己與自己所愛之人,當這一切問題的答案都明朗時,便可知道最後一哩路,可以怎麼協助心愛之人走得有尊嚴,而自己也可以在面對最後一段旅程時,更把握時間,做自己最重視的事情,創造人生精彩的結局。

|個人閱讀感想

這個部分會先列出我在閱讀時受觸動的地方,最後再道出自己看完的想法:

|書中觸動之處|

「要是我們不知道如何善終,那就只能讓醫學、科技和陌生人來操控自己的命運」

善終,對於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意義,但或許都會問自己,在接近生命終點時,什麼事情、人、關係、行為是最為重要的?若對自己的心之所向都不清楚,在人生的最後一刻,我們就只能讓一些生理數值、醫生的建議、身邊人們對於你的假設來作決定了。

對於上述所說的「身邊人們對於你的假定」這句話背後的涵義,可以延伸閱讀《解密陌生人》:其實我們並不如自己所想的那麼認識身邊的人。

「可以自己選擇生活的方式」

在書中,作者提到很多人其實想在人生最後一哩路,仍照著自己希望的方式過活,例如:可以掌控自己居家的空間、可以擁有行動的自由、可以吃個冰淇淋…等。在這些訴求的背後,作者看見人們想追求「獨立的自我」,年老或是病痛已經為其帶來一連串的失落與不可控,從身體的獨立、自由到精神上的獨立、自由,這些都從原先的完全掌控,到後來需要依賴他人,這樣的失落與沮喪是可想而知的,而我們應該看見與尊重他們對於自我生活的願景與期望自己生活所能創造的價值與,並且從旁協助他們,維持其希望的生活方式,好好地走最後一段路。

「現代醫學的進展,已為我們帶來兩大革命:不但改變人類生命軌跡的生理層面,也改變了這種軌跡的文化層面。」

現代醫學的進步,為衰老與死亡這個議題的討論帶來了很多改變,從生理面,它大大增加了減緩衰老或是避免死亡的機會,在心理面,也改變了人們看待生活、人生、意外和死亡的態度,從這樣的討論方向來看,我們應該要瞭解醫學從來都不單只是科學,不單只是在學校學習到了生物化學、解剖學、生理學…等這些將複雜現象簡化的科學科目,醫學會與社會進行互動,而其運用與展現的場域也是組成社會的個體:人的身體,進而也會影響這個人與社會互動的種種行為。

「我們如何利用時間,取決於我們覺得自己還有多少時間」

這段話,作者是在討論每個人對自己人生或生活的期待,取決於觀看的角度或是位於哪段人生時程。在年輕時,我們可能覺得自己時間還很多,會寧願出外打拼,也不願與家人一同吃頓飯,然而對於一些臨終的人們來說,或許看著心愛的人,陪在其身邊就是他/她最開心的事。這些的論述並非在指責哪個階段的人,而是點出了人們似乎應對每個階段的自己有體察的能力,去了解自己現階段最重視的事務與價值為何?同時也要將與心愛之人相處的時間納入安排,讓自己除了追求人生的目標之外,也能好好地生活。透過去試想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對生活做最為滿意的安排。

「同理心」的重要

在同理心與醫病關係的這個討論中,我們可以分成三個角色去闡述,一個是臨終者、愛他/她的人以及醫生:

當我們身為深愛著這個臨終者或是病患的人時,一切的選擇和建議必是出自於愛,我們希望他們在這個醫療或是安養機構中獲得最為完善、妥貼的照顧,但作者在這邊提出了一個很關鍵的想法:「我們自己最重視的是自主權,可是對所愛的人卻最看重安全。」,對於自己的照顧和日常生活,我們看重的是自主權的展現和自由,但當我們將目光移到所愛之人時,卻只在乎其安全與否,而不顧本人的自主性以及他自由選擇的權力,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說:難道注重安全錯了嗎?難道要讓他這樣任性下去而不顧他的安危嗎?這邊也並非是想要只聽取哪方的建議,而是欲點出聆聽本人聲音的重要性以及共創討論空間的必要性,一同討論出兩全其美或是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如此對於全部的人,才是最為舒心的決定。

而在醫生與臨終者的互動中,作者提到醫生們往往過於專注事實與選擇,而忽略了臨終者的存在,對於一個病情的治療與選擇,若只看見病情的表面,而無視病患整體的感受和想法時,作者說醫生便是:「往往在臨終之人的身上留下很深的傷口,卻對自己造成的傷害視若無睹。」,他提議醫生們應該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醫病關係與互動,去想想若自己作為一個病患,會希望醫生如何對待自己,進而改變自己對待病患的方式,可能就能從權威的上對下的關係轉為一同抗戰的夥伴,一起討論,在他人生最後一段路,要如何走的舒適、走的幸福。

|整體感受|

看完這本書後,深深感受到生命所帶來的掙扎與無常,明白自己已經走在逐漸衰老與死亡的路上,是一種很深層地領悟與震懾,理解到自己也要花時間與自我對話,了解自己在人生最後一哩路想活成什麼樣子是很重要的一件事。透過這本書,也想要將這些疑問(例如:老年生活想要長甚麼樣子?接受醫療的環境為何?最後想要完成什麼事?…等等)與我的爸媽、心愛的朋友們討論,以期待自己在未來,若真的面對到他們生活的巨變時,可以做出他們最想要的決定,協助他們活出想要、舒心的生活。

而對於我的醫生朋友們,看完這本書,深感到醫生對於社會、病人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力,期待我的朋友們在對未來有所憧憬和規劃時,也能將醫病關係、自己與病人的互動方式納入規劃與想像的範圍內,看見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帶來正向的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