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塞內夫博士是誰?

Eric Hung
HungHungfromTW
Published in
Apr 21, 2022

斯蒂芬妮·塞內夫(Stephanie Seneff)博士是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CSAIL)的一位資深研究員。她在MIT從大學一路讀到了博士,於 1968 年獲得生物物理學學士學位,1980 年獲得電機碩士學位,1985 年獲得電機和電腦科學博士學位。在她學術生涯的頭三十多年來,她的研究興趣主要在結合生物學和電腦科學,致力於開發人類聽覺系統的計算模型、理解人類語言以開發人機交互的算法和系統,以及應用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來進行基因預測。這段期間塞內夫博士也有指導了幾位碩博士學生的學位論文。

簡單來說,就是個對生物學也感興趣的電腦人。

可是自2011年以降,塞內夫博士將她的研究興趣轉移到了生物醫藥的研究上,尤其特別關注營養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但她研究發表的文章多具有極大的爭議、刊登的期刊也普遍影響力偏低。她自2011年起在健康方面研究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她幾乎都只是看到一些相關性就做出因果的推斷,中間極度缺乏了驗證的過程。(相關不等於因果,不太懂這個概念的可以參考本版以前的這篇文章。)

以上內容整理自賽內夫博士在MIT的網頁以及維基百科頁面

PudMed上搜尋塞內夫博士名字後的結果,可以看到在2011年以前她僅在生物醫藥領域發表過一篇文章,那篇文章還和她2011年後的研究課題毫不相關。(PubMed:是全世界最大的生物醫藥論文資料庫)

總的來說,2011年以前的賽內夫博士在電腦科學領域應是有許多不錯的研究成果,所以才會有學生會去找她指導。但2011年她突然就變成了另一個人,跳進一個她過去完全沒接觸過的學門、且開始就只在這個領域發表。她在這之後所做的研究,可說是完全科學界主流所排斥,但與之相對的,卻相當對陰謀論者的胃口。所以嘍,看到塞內夫博士的文章,或是引用塞內夫博士的文章,還是多抱持懷疑謹慎的態度會比較保險。

為什麼會突然介紹個與我的研究領域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的學者呢?主要是因為看到了下面這篇文章。(正文開始)

首先,你不免會感到好奇,神學院院長對疫苗也略懂?

艾立勤神父還真有可能懂,畢竟他是從史丹佛大學的人類生物學系畢業的;這個系主要是在教如何以生物、行為、社會、文化等觀點來理解人類這個物種,所以在艾神父有一定生物學基礎的背景下,想對兒童打疫苗這件事發生也是很能讓人理解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艾神父為何會認為疫苗恐傷兒童免疫力

我就不懂,國外早已有成千上萬的兒童接種過新冠疫苗、相關研究也不少,這樣難道還不夠嗎?不夠也沒關係,但台灣的政府又該如何去進行相關的研究?拿國外的案例進行研究嗎?那台灣的學者會比國外真正去執行那些研究的學者還厲害?

需要深入研究的第一個原因,其實這邊艾神父還可以再更大膽一點,美國18歲以下感染Omicron的死亡率實際上是遠小於萬分之一的,這篇文章有論證過。除此之外,雖然新冠疫苗在兒童上對Omicron防感染只剩下12%,但12終究是比0大啊。(關於兒童需不需要接種新冠疫苗,這裡有些資訊可以參考。)

需要深入研究的第二個原因,我不禁懷疑自己有沒有看錯:「與未接種疫苗的人群相比,接種兩劑疫苗者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性平均高三點八倍,死亡可能性高三點三倍。」這是在說疫苗打好打滿後會更容易確診、更容易死亡嗎?真是這樣的話遠比什麼「恐傷免疫力」要嚴重得太多了吧!

這邊我也就不去猜艾神父是如何得出這些數字的了,但這顯然一點也不合理。

在文章的最後,艾神父給出了新冠疫苗為什麼會恐傷兒童免疫力的原因,又是麻省理工學院、又是博士、還有最新發表的論文背書、論文的標題看起來又專業的不得了,整個說服力簡直高到爆表。不過,若知道賽內夫博士是誰,那這些堆砌出來的逼格也就沒一點用了,這也正是我會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註:根據艾神父所引用的論文,他文內所提到的新冠疫苗應主要是特指mRNA疫苗。

最後的最後,跟大家分享塞內夫博士這篇論文的圖象化摘要。裡頭從癌症、肝病、免疫不全、到神經退化性疾病都提了個遍,這廣度簡直大的離譜。實際去看論文,也就是幾個統計表格帶過加上相關性的臆測而已,甚至連塞內夫教授的老本行AI都沒用上。

瞧這粗中帶細、時齊時不齊的風格,您說專不專業。

後記:相信艾神父一定是出於對兒童無私的愛,才會站出來提醒政府須對兒童的新冠疫苗接種更為謹慎;兒童就是台灣的未來,這點絕對是再正確不過的了。不過儘管是一片好心,但畢竟隔行…

--

--